安徽“PPP+小镇”模式兴起全国首例VR小镇落地合肥


来自:中国PPP中心     发表于:2017-03-05 19:32:19     浏览:348次

特色小镇风靡全国的当下,地方如何解决小镇建设需要持续投入的资金问题以及小镇同质化和产业空心化问题?

2月19日,产业小镇运营商安徽路网在合肥发布其核心产品及战略合作方签约。而在此前的四个月,由安徽路网主导的全国首例“PPP+VR+特色小镇”落地合肥,已被视作是其核心产品的一次试水。


基建企业风口转型

特色小镇肇始于浙江,中央和有关部委高度重视这一由地方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公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此后,特色小镇的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各地也在土地、税收、金融、产业等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并将此作为未来一段时间促进投资和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安徽也不例外。作为临近浙江的省份,安徽当地党政代表团已于2016年10月赴浙江考察学习,其中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是重要一站,表明了地方发展小镇经济的决心。

在这样的风口下,作为传统路桥基建企业起家的安徽路网也践行了其转型战略。

实际上,早在2015年,安徽路网董事长刘义富便提出“基建+”理念,其核心就是要在PPP模式的框架下,通过资源整合平台,实现互利共享。目前,“PPP+产业园区、PPP+产业小镇”已成为这家企业的两大核心产品。

PPP模式,也是不少中西部省份未来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手段。财政部PPP中心2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入库项目,截至2016年12月末,共计11260个,投资额13.5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1351个,投资额2.2万亿元。


刘义富认为,当前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战略优化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的第一要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PPP模式是中央推动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PPP+产业小镇模式契合了地方需求,解决了资金和产业两大核心问题,将成为未来小镇开发的主流。

特色小镇的“门槛”

截至目前,安徽路网运营的产业园区和产业新城数量已有近20个,运营面积200平方公里,吸纳20万直接就业人口,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一旦形成50个产业小镇或园区,我就是一个大平台,这个产业平台的数据化、平台化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刘义富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落地安徽合肥的VR小镇和山东泰安的文旅小镇,是建立在地方优势资源基础上,以PPP模式进行开发的小镇,契合了国家发展特色小镇的初衷。

长期研究小镇经济的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特色小镇非常契合新常态条件下发展的趋势,以前的大规模开发的模式已经不具备条件了,反而是小规模集约化、节约化的开发,成为新常态下的潮流。特色小镇供给了以往没有的产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很多融合的业态开始出现,也有很多新的模式开始产生。

他同时指出,在目前情况下,还要警惕一种现象。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一种低门槛、低品质的特色小镇发展脉络。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形象工程,出现了粗制滥造,甚至有特色小镇地产的势头,这都是我们在未来需要警惕的。开发商在这种时候要秉持高品质、高门槛进入的追求,要寻求在特色小镇发展方面的特殊定位。

刘义富表示,在合肥做VR小镇是依托合肥作为“创新高地”的科技资源优势,泰安文旅小镇则是依托于其自然资源优势。目前PPP作为融资模式只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PPP一定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市场最需要的是产业,是去空心化。

冯奎表示,地方发展特色小镇需要注意四道门槛:第一是产业发展门槛,要形成产业链条、产业体系。如果失去了产业的支柱,失去了有吸引力的产业支持,特别是不能把一个产业变成产业集群,这样的地方是危险的。因此特色小镇要加速吸引产业,使其变成生态系统,变成小气候小环境,这样才能取得长远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二是小镇门槛,小镇一定要符合空间平台选址的要求,已经成功的产业小镇都是在特大城市周边,或重要交通沿线的周边,或依托特殊的自然资源或产业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宁愿留白,留下未来发展的空间。

第三是资金门槛,特色小镇其实是一个高强度资金的投资模式,如何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资模式,也是一个重要的门槛。最后一个看不见的门槛是规划的门槛。要实现以上诉求,需要很高的规划设计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独家】PPP项目与违法垄断行为——基于华衍水务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例分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