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P资讯国土资源部终于认可“PPP+土地”联合公开招标方式了!

    2016-11-15 16:18:07

    国土地资源部:“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PPP模式)实施项目建设时,相关用地需要有偿使用的,可将通过竞争方式确定项目投资方式和用地者的环节合并实施使用.”

  • PPP超高速发展10%预算制约伪命题

    2016-11-15 14:48:07

    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PPP快速发展,但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力评估流于形式,PPP正成为地方政府的新融资渠道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稳增长离不开公共部门的投资.

  • PPP模式落地开花山东陵城“暖”起来

    2016-11-15 14:46:33

    11月10日,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集中供热四期工程的第一把火燃了起来,为新增的7个小区60万平方米送去暖气,也标志着这个于3年前落地的PPP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终

  • 【PPP周报(11.7-11.13)】

    2016-11-15 01:26:08

    摘要一、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二、国家发展改革委PPP专家库正式成立一、PPP政策速递(一)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 PPP“大跃进”,10%预算制约伪命题

    2016-11-15 00:36:33

    原题:PPP大跃进来源:《财新周刊》作者:财新见习记者王晓霞记者吴红毓然时间:2016年11月12日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PPP快速发展,但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

  • PPP大跃进:萝卜快了洗不了泥,10%预算制约伪命题

    2016-11-14 23:46:07

    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PPP快速发展,但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力评估流于形式,PPP正成为地方政府的新融资渠道.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稳增长离不开公共部门的投资.

  • PPP大跃进,10%预算制约伪命题

    2016-11-14 21:16:08

    原题:PPP大跃进来源:《财新周刊》作者:财新见习记者王晓霞记者吴红毓然时间:2016年11月12日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PPP快速发展,但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

  • PPP环境领域的3大特点、4大意义、5大关键

    2016-11-14 16:19:11

    PPP模式在国内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但在环境领域,尤其是除市政污水、垃圾领域外,尚是新生事物.在环境领域推进PPP模式将有利于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同时对环保投融资

  • PPP大跃进:萝卜快了不洗泥,10%预算制约伪命题

    2016-11-14 14:36:33

    原题:PPP大跃进来源:《财新周刊》作者:财新见习记者王晓霞记者吴红毓然时间:2016年11月12日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PPP快速发展,但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

  • 【PPP资讯】陕西省延安市财政大力推进PPP项目

    2016-11-14 12:59:16

    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更好地服务延安经济社会发展,延安市财政局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规范推进PPP项目的有关政策,

  • PPP理财悄然兴起价值陆续展现!

    2016-11-14 11:16:15

    自从政府加强了对于PPP项目的重视之后,投资PPP理财产品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潮流.目前市面上的PPP理财产品并不少,但是有人表示PPP理财相对来说比较“高冷”,并没有

  • PPP模式下谁有权选定监理单位

    2016-11-14 11:16:13

    PPP项目是指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由公私部门合作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的伙伴式合作模式.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在我国

  • PPP那些事David,律师喊您补补逻辑

    2016-11-14 11:16:11

    [摘要]将BT同PPP比较就好比是关公战秦琼[关键词]PPPBOTBT逻辑一、引言最近在网上又看见了几篇将BT同PPP比较的文章.能否将BT同PPP放在一起比较?或将BT同

  • PPP投资采购招标细则将出传统基建有望成主力

    2016-11-14 10:26:31

    ●PPP投资采购招标细则将出传统基建有望成主力为了推动PPP项目更好地落地,近期发改委正在研究特许经营招标管理相关政策,目前已进入意见征询阶段.此次政策的制定旨在

  • PPP物有所值评价将推“升级版”

    2016-11-13 21:09:09

    物有所值(VFM)一直被认为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核心理念,但各界对于物有所值的评价方法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这也引发了业界对物有所值评价有可能流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