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北京商报。
本文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如果您有相关文章,欢迎投稿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或者添加微信号liaorui008。
盈利难一直是企业参与PPP时的一大心病,如今这种情况终于有望得到缓解。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重大市政工程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创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我国将率先在部分省份的个别行业中完善费价机制,设置平均行业基准利润率,给民间资本投资明确的市场预期,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具体来说,国家发改委将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从全国遴选2-3个省份,每个省份选择1-2个相关市政行业,开展PPP创新工作,其中就包括设置基准利润率。据了解,基准利润率是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润率,企业可以以此为参考,估算投资收益,因此基准利润率需具备公认性和客观性。
而从政府的角度来说,由于此前民营企业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一个PPP项目的分红、让利如何操作,在更大程度上需要由政府决策,“但政府给企业让利多了,就怕其中有暗箱操作,个别官员从中牟利,给企业的利润少了,企业又没有太高的积极性,这经常让决策者左右为难”。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按照本次国家发改委的通知来看,基准利润率应该是按照行业来划分的,但由于我国各个省份经济情况不同,优势产业与市场条件不同,项目的执行难易程度和具体企业成本也有变动,所以每个省份的基准利润率应该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目前,我国设置基准利润率主要是出于防范国有资本流失、增加民营企业积极性的双重考虑,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未来的基准利润率会进行不断调整,直至有一天会取消,“现在我国PPP模式还处在不断试点和探索的过程中,有些政策虽然刚出台时不够完善,但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试错,才能找到真正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的PPP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