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合作助推宁国发展“换挡提速”


来自:宁国发布     发表于:2017-03-25 18:26:48     浏览:332次

随着S104“二改一”河沥溪段、城北新城综合开发两个PPP项目,分别于1月19日和2月23日成功签约,标志着继2016年中医院迁扩建、电镀污水处理设施及电镀标准化厂房建设、安徽材料工程学校与市委党校迁扩建及配套路网3个项目开工建设之后,我市在PPP合作上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2016年以来,我市紧抓国家在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政策机遇,围绕传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和运用PPP模式,首批共推出8个PPP项目工程包,总投资超50亿元,其PPP工作谋划水平和推进力度全省领先,被省财政厅推荐参评全国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县市。目前,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2个项目签订合同即将开工、另外3个项目分别完成确认谈判、招标评审和“两报告一方案”文本编制,全市PPP工作呈现出“3+2+1+1+1”的梯度推进局面。其中,估算投资达19.71亿元的城北新城综合开发项目,成功入围国家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并获得800万元奖补资金。  

  在推进PPP合作模式中,我市建立了领导主抓、统筹协调、协作推进、采购管控、质量监督、法律服务六大机制,做到制度化运作;搭建了统一的项目载体、咨询服务、宣传推介三大平台,做到统筹化推进。其中,围绕搭建项目载体平台,我市结合“十三五”规划,在市政工程、交通运输、污水处理、水环境以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谋划储备了50余个适宜采用PPP模式的项目,统一纳入PPP项目库平台管理,并按照“民生为本、成熟为先”原则,分年度、分批次推出。在项目形式上,既有单体项目,也有工程包项目;在项目运作上,既有BOT等传统模式,也有BOT+EPC的创新模式,顺应了社会资本对PPP项目的多层次、多形式需要。在此基础上,把握好项目入库、年限较长、合理回报、政府控债、施工优先、公开招标六大原则,做到规范化操作。  

  由于谋划实、实施早,全省医疗类首个PPP项目、我市首个PPP项目——中医院迁扩建项目,以及电镀污水处理设施及电镀标准化厂房项目、安徽材料工程学校与市委党校迁扩建及配套路网项目实现了迅速落地、快速推进的建设态势。更具有意义的是,通过PPP模式,我市的安材新校、规划馆、图博馆、大剧院、体育馆、游泳馆等一批多年想建,但受财力限制、债务控制而未建的公共服务项目得以实施建设,而首批PPP项目通过2-4年的建设,宁国市的城市路网、城乡交通、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将更趋优质,园区综合配套功能将加快提升,整个城市面貌将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将进一步增强。

  实施PPP合作模式的显著成效让我市在项目合作的途径上越走越有信心。2017年,我市将加大政策研究,力争通过政府少量的差额补助撬动社会资本方式,再包装推出5-10个PPP项目。同时,围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特色小镇等新兴业态,大胆探索和积极运用PPP模式尤其是BOT+BOO模式;依托梯度化推进的PPP项目和规范化运作的PPP模式,积极争取中央PPP基金和国家以奖代补、中央预算内投资PPP前期工作专项补助优先支持,积极争取国家PPP模式创新城市试点,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示范项目,真正让宁国通过PPP模式运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跨越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必知】特色小镇资金支持政策汇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