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万亿盛宴开启,海绵城市大有可为!


来自:成长股事会     发表于:2016-06-12 16:08:06     浏览:391次

      

       中国经济经历了近三十年两位数的发展速度,过去几年开始软着陆。我们现在处于从8 %10 %下降到5% 6% 的这样一个阶段。过去的GDP 的支撑点,已经不能再持续了,比如房地产行业。所以过去的GDP,它支撑的结果是在下滑。那么中国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要保持中高速增长靠什么呢?只能靠转型!


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看传统行业在做供给侧改革,所以GDP 的总量是出现收缩的,新兴行业里面在做什么呢?在做互联网+和传媒。我们发现互联网+对于GDP 的作用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它在减少所有的项目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对效果来讲是好的,但是对于实际GDP 的数量增长来讲,可能就有限了。所以我们就会发现,传统行业转型需要时间,新兴行业互联网+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对之前固有的商业模式产生很大冲击,蚕食了这部分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那么如何来维持我们整体经济中高速发展呢?转变模式下的PPP,是当下不错的选择。


PPP是个比较新的词就是指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更深,企业对项目前期科研、立项等阶段参与更深。政府和企业都是全程参与,双方合作的时间更长,信息也更对称2015 年是 PPP 政策开启的元年,2016 PPP 项目库快速扩容、落地率提升,截止2016年三月末,PPP项目库入库项目超过7700个,投资总额近9万亿,这标志着我国 PPP 时代已经到来。


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可以发现,环保投资的大幅增加及产业发展启动往往开始于经济危机、经济转型或结构调整期,我国现在就处在宏观经济向下调整的时期,采取PPP模式,使政府,企业以及居民的热情和参与度空前提高。环保产业是经济转型期的风向标,在PPP领域里占据重要地位,海绵城市作为环保产业的新亮点,迎来政策东风,大力展开是必然趋势。那么,海绵城市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呢?



海绵城市,就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的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简单地说,就是解决城市中与水相关的环境问题。


2014 2 月国家首次提出“海绵城市”概念后,2015 1 月三部委联合发文做出了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政策设计,2015 10 月国务院部署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 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2020 年,实现城市建成区 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到 2030 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对应十三五”期间海绵城市的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1.9~3.1 万亿元,万亿饕餮盛宴已经开启!那么海绵城市的PPP模式具体工作如何开展呢?我们以第一批试点城市中萍乡的项目融资为例,进行简要的探讨。


下面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 PPP 项目融资结构图——东方园林江西萍乡PPP 项目,从中可以解释环保PPP 投资中企业、政府两方面的资金来源。

我们从图中的资本金来源看,股东各方按照股比构成进行工商注册,分别是项目设计主体东方园林出资2.4亿,占26.09%;政府出资2.4亿,占26.09%;第三方(主要是做其他外围土建或其他市政项目)出资1.2亿,占13.04%;农发基金出资3.2亿,占34.78%。四方合资成立PPP项目公司,注册资金总计9.2亿,占项目总投资的31%。其余69%的投资金额以PPP合同质押、土地抵押、国有平台公司担保、财政承诺,人大决议等方式向农发行贷款融资。注册资金可分期认缴,按工程进度安排资金投入。同时银行贷款按工程进度和资本金投入进度进行发放,以保障工程用款需求。而在政府方面呢,该项目进入省PPP库,列入该区中长期财政预算并出具人大决议。它通过地方政府向项目公司购买服务从而为其后期发展源源不断输血,并且服务期限长达18年。政府与民营资本及第三方利益捆绑,项目公司的各个出资方在单个项目建成后即完成单个项目的资本金回购,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建设各方的积极性。


传统模式下,民营资本一般在这种长周期的政府项目中参与热情不高,因为总是有许多的应收账款短期收不回来。所以我们重点看一下整个项目建设中的民营资本。PPP 项目中民营资本方,通过加大杠杆撬动更大投资,且通过工程期利润实现快速的现金回流。从东方园林萍乡麻山项目中可以看到,这个项目 30 亿总投资,东方园林出资 2.4 亿元,与地方政府、第三方、农发基金共同成立 PPP 项目公司,PPP 项目公司再将相关工程给予东方园林及第三方承包(东方园林具备竞争优势的生态景观等项目将100%由东方园林承担,第三方主要是做其他外围土建或其他市政项目),该项目中,农发行出资(农发基金做资本金+配套银行贷款)高达 24 亿元,占比 80%,且为 18 年长期贷款,而东方园林仅出资 2.4 亿元,即可获得 20 多亿工程项目(扣除第三方承包工程),按 15%净利率估算,工程净利润将在 3-4 亿元(按 7-2-1 方式回款)。对 PPP 项目参与的民营资本方来看,以 2.4 亿元撬动了 30 亿总投资项目,而其中 2.4 亿元还可通过东方园林公司负债筹得,因此,民营资本的资金杠杆可放大至 10-20 倍,且凭借工程期利润回流将在 2-3 年迅速回流资本金支出。

   
        PPP模式的优越性在上面的案例中可见一斑。它在企业,政府以及银行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互惠互利模式。传统的环保的公用事业属性决定了投资将以地方政府为主,紧张的地方财政形势成为环保投入的制约。
PPP
模式促进了海绵城市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入社会资本,可以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弥补资金缺口,利用社会资本来提供资产和服务,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深层次上,PPP 模式转换了政府职能,有助于树立政府的契约精神。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和债务负担,政府就可以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来,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为监督者、合作者。同时企业利用杠杆撬动大项目,凭借工程期利润回流在 2-3 年内迅速回流资本金支出,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


项目风险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分担。PPP模式使风险分配更合理,政府在分担风险的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控制权,同时由于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减少了承建商与投资商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项目运行效率与质量兼备。社会资本参与项目能推动设计施工过程等方面革新,提高建设及运营效率。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取长补短,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服务。


    海绵城市相关项目的收入一般由使用者付费的项目运营收益、政府购买及财政补贴三部分构成。目前来看,政府购买服务仍是大部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主要收益来源。但对比国外我们可以发现,从水费支出占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来看,我们按 2015 年水价及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计算了比值,我国一二线城市这一比值均在 0.8%以下。世界银行和国际贷款机构的研究成果曾显示,家庭或个人水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 3%-5%是可行的。当我们把以绿地+水为主导的海绵城市建设好,完全可以让居民以水费等形式为这一部分的服务买单。在蓝天白云成为最大奢侈品的年代,不要忽视每个个体对生态和环保的支付能力。


海绵城市PPP的饕餮大宴来了,作为投资者的你,准备好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实务投资资金退出机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