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那些套路|PPP和TBL教学法


来自:学愿桥     发表于:2017-04-17 19:05:07     浏览:841次



先来做一个小测试。


举个例子:

老师展示一个新款机器人,介绍他有某些新功能,来呈现含有目标语言点can 和 can’t的句子,如The robot can clean rooms/ The robot can't play the drum.这样,在语境中展示(Presentation)了目标知识点的意思和读音、形式。


接着,学生通过大量的操练活动(重复、跟读等)有控制地练习目标语言,特别是音形义三个方面(Practice)。


最后,老师设计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另外的情景中自由运用和拓展can和can’t的句子(Production)。与练习阶段相比,在最后的产出阶段,学生不止局限于说The robot can/can’t … ,还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如 I can/ My sister can…,进行对话、表演等。


这就是PPP,或3P教学法。即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这是我们老师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法。


操作流程

1.Lead-in/Warm-up(引入/热身)

2.Presentation(呈现)

3.Practice(操练)

4.Production(产出)

5.Summary/Feedback(总结/反馈)


优点

易操作:演示—操练—产出的环节步骤明确,也符合老师一般的设计顺序,省时省力

可控制:知识内容、学习材料、练习方式都可以由老师来控制

效率高:老师可以集中地操练目标语言,在单节课内加大了语言的输入输出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师倾向于用PPP的原因。


适用的学习者阶段

PPP不要求学生掌握太多基础知识,适用于所有阶段的学习者,尤其适用于初学者。


但对于水平稍高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学龄和基础的学生,如果总是用PPP,学生难以产生兴趣和成就感。

挑战与难点

1. Practice和Production之间的平衡


要注意的是,学生会听说读写、会翻译、会背诵,这些都不叫做运用。真正的运用是放置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的。老师们在上课时也要注意,practice之后最终是要将语言点回归到运用上的。


2. 一堂课时间有限,常常没有时间到Production阶段:


这也是PPP最大的挑战。一堂课40分钟,学生要达到一定的练习量才能输出,但往往这时候时间已经不够了。老师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在学生练习量不够时让他们产出,这时候学生痛苦,老师也痛苦,觉得“他们怎么还是不会?”其实你应该想想是不是自己的脚手架搭得不够、练习不够或者还有其他原因。

适用的课时目标

PPP着重语言知识点的展示:

发音(Pronunciation)、单词(Vocabulary)、语法(Grammar)、语用(Function),因此它侧重于对语言知识点的掌握,而不是技能的掌握。因此如果这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某个发音、单词、语法点或者是展示某个句型的语用功能,用PPP是没有问题的。



Task-Based Learning,或者任务型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任务的形式习得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提倡learning by doing。在课堂中,老师给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来完成任务。


举个例子: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用英语进行买卖交易,获得最有价值的商品或者卖出最多钱者获胜。(任务)在第一轮的task里,学生利用自己所有的语言知识来完成任务。当任务完成后,老师再给出一些新的语言点来帮助学生解决在这个任务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what a bargain/rip-off, deal, etc.)然后学生再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新一轮任务。


操作流程

1.Lead-in/Warm-up

2.Task performance 1

3.Show examples

4.Highlight the target language

5.Task performance 2

6.Summary/Feedback


3和4解释一下,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有需要得到新的语言点来帮助他更好地完成任务时,老师这时候就可以给一个更好的example,同时将 target language着重讲解和强化,那么学生在进行到第二轮的task时就能够更轻松了。


适用的学习者阶段

由于学生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自己所有的语言储备来完成任务,因此TBL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


优点

1.快速激发学生兴趣


2.语言是在真实情景中习得的:TBL的核心是任务,学生在情境中是真的需要某个语言点而不是假的虚设,例如上一个例子中讨价还价就是生活当中很重要的技能。 

(可以思考一下,这点上TBL与PPP的差异)


3.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度更高,要学习的语言也来自于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的真实需要

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决策能力等等


挑战与难点

1.TBL的核心是完成任务,因此往往学生能完成任务,但不一定是对目标语言点的锻炼。


还是讨价还价的例子,最后获得最有价值商品或卖出最高价的学生不一定是目标语言用得最好的人。这是TBL的典型特点。


2.对老师来说,TBL要设置可操作的任务、选择适合的学习材料、学习过程中也不容易把控课堂,这些都会加大老师的负担


适用的课时目标

更多干货:

周末读书|Learning Teaching 2: 课堂管理

周末读书|Learning Teaching 3: 语法教学

周末读书| Learning Teaching 概览,教与学,和教师角色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金准PPP观察专栏|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2号线PPP项目介绍之二轨道交通领域PPP方案设计需体现合理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