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大潮下实现转型升级


来自:翰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于:2016-06-14 22:08:06     浏览:366次
     行业需要全面了解自身,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中国的供水行业发展得如何,供水企业如何掘金?薛涛从“行业政策分析”解读“供水企业在PPP大潮下的转型之道”。
PPP大潮下实现转型升级

    国外媒体谈中国环境产业,无不艳羡地用“掘金时代”来概括,尤其供水行业,更是国外名企进军中国环保圈的一个标志性领域;然而,中国的供水行业发展得如何?要获得“掘金”式的发展,还有多少问题需要清晰的答案—— 
  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企业成长与市场发展是怎样的关系?
  能否摆脱历史羁绊成就企业的产业链延伸?
  行业需要全面了解自身,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在6月21日,2016(首届)供水高峰论坛暨济南水务“小白热线”成立20周年供水服务交流大会上,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就带来了“行业政策分析”,同与会的300多位行业精英共同分享了“供水企业在PPP大潮下的转型之道”。

供水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史?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和政府公共服务提升的力度,整个社会都有目共睹,其中PPP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推手”,而回顾PPP对供水行业的影响,应该是一个“先扬后抑的过程”——最初,先收购,通过改制以后,在2007年、2008年有一次“返潮”,随着市场化改革发展得慢了下来。
  
  整体上看,PPP在中国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80年代发改委所主导的“6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中就包括“供水”、“排水设施”。(2)从2003年—2015年,建设部推动市政设施六项的改革,是到目前为止整个市政基础行业受影响最大的阶段,直到今天为止,发改委谈PPP仍然主要针对的还是市政基础设施,而“市政”两个字就代表了地方政府。(3)2013以来,财政部发起了国家基本国策的PPP改革大潮,与之相应,发改委也随后从地方政府的财务控制上,同时推动地方政府在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进行调整,这不仅在法规方面,而且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投资融资中也受到了影响。
  
  当前,PPP在供水行业发展变化的源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其决议中有关于资源配置市场化和国际定位的相关描述。如前文所述的“(2)”阶段,虽然2007年、2008年,PPP在中国供水行业有所弱化,只有少数企业要上市,实现市场化,但是2013年以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在推动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过程中,或推动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转变时,供水行业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大影响,虽然目前看来,供水行业虽然还是以公益为主,但是在改革大潮中,或者未来十年,现在的看法还是有点保守了。
  
  2014年“国发43号文”发布后,目前财政部通过大数据建设,已经积累了9万亿项目,并且通过多次筛选和省级和国家级的示范性项目的评定,已经获得了很大的一个数据,可估算,地方政府建设资金投资中间至少30%以上会在这个大数据库中被追踪,而且可能被大数据赋予各种融资的助力。例如,财政部、发改委共同推动着一个国开行1.2万亿的项目,其利率只有1.2%,直接作用于PPP项目,如此以来,企业只要不被本地的市政府直接管理就可以算PPP。所以,PPP不仅涵盖私营企业,也可涵盖外企,也包括到外地扩张的国企、央企。这实际上是中央投资转移支付的一种版本,这种版本借助了政策的作用。原来基本上是传统体系去承接这样的项目,但现在有财政部的领导,直接形成PPP,支持企业做市场化扩张。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英国推广运用PPP模式主要做法与启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