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产城综合开发运营及PPP架构方法


来自:帛仁资管     发表于:2017-06-19 13:17:54     浏览:357次


旅游投资模式解读

旅游是一个搬运的过程,通过将人从客源地搬运到目的地,实现经济学上的消费搬运。旅游是一个通道,把人有效的运输到目的地,实现人口及消费的聚集。对于特色小镇而言,由于旅游对人群的大规模搬运,最终落实到对文化、体育、运动、养老、农副产品等的消费上,最终形成了增量经济。因此旅游的思维、旅游的方式、旅游的模式、旅游的手法以及如何运用旅游去带动发展,成为特色小镇发展和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


旅游思维方式首先要认清旅游行业的五大特质,即旅游是消费的搬运、依靠吸引核形成吸引力、直接面向市场终端、是一种预卖产品、具备战略统筹作用。旅游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创意打造吸引核,强化其互动性和体验型,并依托吸引核聚集人气和消费,以实现产业结构布局和区域综合发展。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旅游思维方式的突破和自我提升,实际经历了四种结构:


服务思维——旅游是一种服务,旅游服务是以人为本的服务过程、体验过程;


产业链思维——旅游是一个跨行业的产业结构,由多个产业构成的产业链结构,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体、养、学、悟;


综合开发思维——旅游不是一个产品或一个区域,而是一个复合型的结构,旅游是区域开发,是跨社会、跨行业的结合,包括景区、项目、目的地、旅游村、旅游小城镇、旅游城市等;


创新思维——互联网+、创客、众筹、投行等新理念作用于旅游,将会产生新的效应。特别是投行思维,用新的投融资的模式来带动特色小镇发展。


其次改革+资本,才能形成创新突破,旅游投行思维是当前在旅游投资风口中如何运用最重要的方面。旅游项目的开发主体应从微观主体培育、投融资渠道、政企合作等多个方面,把握投资热点,从八个方面做好投融资规划。


结合旅游思维与投行思维,旅游投资可分为六类产品、五类管理、五大角色、三大综合与三大平台。


在打造特色休闲小镇上,首先是要文化找“魂”,找到特色小镇的特色,要文化特色、主题特色。找到文化之“魂”后将其梳理转化为体验产品,转化成可互动的模式,结合进行游憩方式的独特设计与特色小镇效益优化,并运用互联网+思维,达到特色小镇设计提升的最优化。在特色景观的打造上,业内专家认为应遵循六大理念:景观主题化、景观游乐化、景观生态化、景观情境化、景观本土化与景观动感化。


对于特色小镇来说,如何规划设计四季全时引爆型项目,让特色小镇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业内专家认为针对春夏秋冬四季以及工作日与夜间的六大解决方案,打造四季全时性的引爆核,夜间解决方案是特色小镇解决方案中最核心的内容,通过夜游、夜间演艺、夜间夜市、夜间景区和夜间活动等五大模式来解决夜间方案,对于特色小镇和景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出通过业态创新和培育,提升特色小镇发展。每一个要素即是一个大的业态结构,每一个要素都能形成大量的多样化的方式去解决,有效的运用旅游12要素,对重点要素与业态模式进行创新,实现资源整合与业态培育。


特色小镇需要专业化的孵化器

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需要资金、人才、管理、营销、企业等各类资源的共同发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特色小镇孵化模型为顶层设计与全要素导入以及持续的服务相结合的统一整体。


特色小镇孵化器一揽子全产业链全程服务中,第一方面,顶层设计包括特色小镇规划、投融资规划与三年/五年实施计划等几大方面。任何一个特色小镇,无论是政府平台来开发,还是企业来参与开发,投资结构非常关键,不是一个企业能干完的。特色小镇提供了民营机构深度参与的机会。


第二个方面是全要素的导入服务,遵循四招五引入的机制,四招为招开发商、投资商、服务商与运营商;并结合资金资本、人才团队、智库平台、IP项目与品牌企业等五方面资源引入。


第三个方面是开发支持与EPC建造服务,对于任何一个特色小镇而言,产业开发EPC即设计施工一体化,需要大量的管理与服务支持。


第四个方面是持续性后续服务,包括创建辅导,经营辅导,专业化运营支持,各种托管运营等,形成一个全面的服务结构。


孵化器模式下的特色小镇操作策略

把握一大发展趋势


特色小镇在未来五到十年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培育与建设特色小镇是各地各省开发金融带动下,政策扶持结构下的发展模式,是各省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及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抓手。


辨析特色小镇与特色小镇内涵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两者是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关系,两种类型都有价值,如何运用特色小镇去带动特色小城镇发展,实际上是核心手法和模式。 


特色小镇是双特产业,即特色产业和特色旅游,以产业为依托的“生产”或“服务”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功能。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应具有特色的风情、风格与风貌。风格我们讲的是格调,风貌是讲外观,风情是讲文化、活动、民俗,这三方面怎么形成特色一体化,是小镇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而是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主办运营商开发模式。政府以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服务管理为主要任务,把控整体方向、创造制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企业(小镇开发运营商)通过资源整合以及市场化的运作管理方式, 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主角;而与特色小镇息息相关的当地居民,则承担参与与社会监督的责任。这是特色小镇的特有“机制”。


特色小镇总体特征以特定的产业、环境、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兴的体制机制和投融资机制为依托和保障;以产业培育带动人口聚集为推动力;以旅游消费为引擎,实现消费聚集;以产城综合开发运营及PPP架构利用为手段;以城乡结合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目标。


遵循三大发展逻辑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是政绩工程,而是在市场机制下,基于城镇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而产生的一种解决方案,需要统筹兼顾政府、企业、百姓三方利益。


对于政府来说,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的重要平台,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


企业是特色小镇开发的一大主题,更是市场化运作体制下弥补政府短板、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角色。


特色小镇建设最主要和终极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因此在特色小镇的开发中除了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外,还需要为他们配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开发精品化的休闲度假项目、提供便捷化的公共管理服务、塑造文化精神领地。


特色小镇的开发有三大基础


首先特色产业真实有效的落地发展是前提基础,特色产业是城镇发展的背景与推动力,其发展构成了人口与要素集聚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人流聚集引导的消费聚集是泛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


再次,人口聚集是新型城镇化落地的基础。人口的聚集必将产生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居住、教育、医疗等多种需求,由此便催生了商街、商业综合体、居住社区、度假社区、学校、医院、银行等系列生活配套设施以及公安、工商、市政等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机构的产生,形成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健全、城市管理人性、相关政策合理完善的宜居环境。


注重两大产业培育


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发展首要做好产业的选择,各级政府应尊重本地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加强创新驱动,促进特色产业领先发展。第二个是产业规划,第三是进行产业导入与培育,既要导入又要培育。


针对产业的选择有四大要求,第一要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第二要接近于市场;第三是关联性强;第四是易于形成规模化的结构。


其导入可概括为O2O导入终端产品、市场端促进产业聚集。


在特色产业的培育中,应应用集中突破的产业链思维,用一个核心产品带动产业链结构,由人才、技术、资金、开发、信息等资源的导入,培育研发、生产、应用等全产业链体系,构成规模优势产业。因此在资源体系的导入架构中,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开发资源、营销资源的导入是我们做孵化器的核心。


特色小镇产业培育另一个就是泛旅游产业的培育,旅游是通道,泛旅游是基于旅游这个通道所形成的各种产业+ ,以旅游消费需求为驱动力形成的产业集群,是在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依托于旅游产业,并通过旅游产业的的带动、延伸发展带动起来的产业群体。


构建“两产业三引擎五架构”


结合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新型城镇化架构与互联网引擎与智慧化架构,形成吸引核和消费聚集区和产业结构,构建整个小镇发展的模型。


整合五类开发运营


特色小镇商业模式的核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从一级土地开发、房产开发、产业项目开发、产业链整合开发与城镇建设开发。这五个开发是必须要做的,不能单一开发,要五大整合开发。


IP的导入对于特色小镇的开发来说,是推动其落地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支撑其健康发展的关键内容,是盘活其现有存量资产的重要手段。IP的导入不同于招商引资,贯穿在特色小镇开发的全过程中。绿维致力于联合多方优势资源,打造跨旅游产业的IP联盟,结合顶层设计,切实推动特色小镇的有效落地。


关于特色小镇的建设,有着明确的指导细则:

● 一是明确建设规模,从浙江省实践的结果看,小镇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为最佳;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小镇适当放宽);


● 二是明确建设标准,实施中以A级景区建设标准实施;典型的有河北省和浙江省,例如,浙江省要求所有的特色小镇都要建成3A级以上景区,其中旅游类特色小镇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


●三是明确投资要求,要求具有一定投资规模,例如,浙江省原则上要求三年投入30-50亿,旅游小镇可适当放宽条件。


反观当下中国的小城镇发展,高度分化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1、东南沿海部分小城镇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小城市,当前的城镇管理体制演变成了束缚,产业转型升级是挑战。


2、中部绝大部分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无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3、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部分小城镇人口和经济空间正在萎缩。


4、以往10年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强镇,资源价格高启时收入暴涨,房地产畸形、空城鬼城频现、过度福利化(榆林的全民医保)正在苦苦挣扎。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色小镇发展走在排头的要属浙江:


浙江省已经成功完成了两批79个特色小镇的创建工作。而特色小镇也为浙江这一年的经济转型贡献了巨大力量。拿杭州而言,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GDP达10053亿元,成为国内第10个万亿元级城市。


据统计,2015年,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的新入驻企业达3207家,完成社会投资超过1500个亿。在众多支撑杭州发展的引擎中,梦想小镇、基金小镇、云栖小镇、贸易小镇等特色小镇作为杭州市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实,特色小镇计划并非浙江独创,北京、天津、黑龙江、云南等地都曾提出建设特色城镇,且部分省份目前仍在持续。但是浙江实践,赋予了特色小镇全新的内涵。


那么,特色小镇为什么能够在浙江迅速兴起?

特色小镇的发展都跟源于浙江鲜明的地域特性和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具体而言,原因有三点:


第一,浙江是全国经济大省、私营经济强省、消费经济强省,关键是块状经济特征十分明显,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具备特色小镇发展的一切根植性条件。


第二,吴越文化体系魅力不断彰显,名胜风景强省优势突出,文化及旅游根基深。


第三,以浙商群体为代表创新拼搏的精神,是全国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特色小镇正式他们施展拳脚的优质空间,他们创造了浙江如今的辉煌,他们更有创造未来的实力。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浙江模式可以推行全国,浙江“一镇一产”源于深厚的产业根基,复制到全国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很难站得住脚。


开发架构:产业与旅游双核驱动


关于特色小镇的开发,一般包括了7个部分,如下图: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警惕伪PPP项目兴风作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