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PPP工作“荆门模式”——“PPP模式”的荆门探索与创新(上)


来自:荆门市商业联合会     发表于:2017-09-03 05:20:26     浏览:363次

      

      阅读提示: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称PPP)模式,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合作共赢的桥梁纽带。2015年以来,我市坚持把PPP工作作为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快培育区域性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打造PPP工作“荆门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不仅是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更是倒逼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体制变革。2015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广、探索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省级示范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2015年,荆门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在全省率先推广PPP模式。当年3月,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领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赴贵州省贵阳市,就推广运用PPP模式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学习考察。随后,我市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PPP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全市一盘棋、上下共联动”的工作格局,并将PPP工作纳入县(市、区)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年度政绩目标考核。


为加快推进PPP工作,荆门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高标准谋划,于2015年5月出台了《关于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确定了PPP模式的合作范围,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资源环境等四大类。同时,我市还制定了相关的操作规程、项目库管理、社会资本选择、咨询机构考核等12项配套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2015年6月12日,荆门市率先成立全省首家PPP中心,这个隶属于财政局的二级单位,被赋予了统筹全市PPP项目、拟定PPP项目实施指导意见以及编制PPP模式发展规划等职能。围绕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环境治理、全域旅游、大健康养老、园区建设等领域,我市策划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示范带动力强的项目,并按照“同一标准、统一规范、全面梳理、重复剔除”的原则,建立了全市统一的项目库。


与此同时,荆门市积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中央、省级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PPP项目信息;通过召开项目推介会、银政企联席会等多种形式,搭建双多边项目对接平台,先后吸引300余家社会资本前来对接合作。


为有效降低项目风险,荆门市通过公开征集,建立了由79名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PPP项目专家库,引入专业力量,对项目运作方式、交易结构、风险控制、监管架构等核心内容进行全要素评审,确保咨询有点、参谋有力、决策有方。我市还建立了财政支出责任台账,实现项目政府支出责任监控“全覆盖”,防止触碰“财政支出10%红线”。


通过推行PPP模式,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得以进入开放程度较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参与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减少了政府对微观事务的过度参与,有效地促进了民间资本的转型升级,释放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红利”。


荆门市PPP中心主任常兴成告诉记者,目前荆门市PPP工作在全省实现了“六个第一”,即第一个成立了市州级PPP专职机构,第一个制定了系统化的PPP配套制度,第一个建立了PPP项目库,第一个建立了PPP项目专家库,第一个将PPP项目建设任务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落地PPP项目数量在全省第一。


8月24日,全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与会代表在看现场、听介绍后,对荆门市PPP工作不断“点赞”,表示“深受启发、备受鼓舞,荆门的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荆门市策划入库PPP项目293个,总投资3180亿元,其中申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174个,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入选财政部和省级PPP示范项目20个,数量位列全省第二仅次于武汉市;累计落地PPP项目37个,其中3个PPP示范项目(新建)获得财政部普惠金融发展专项奖补资金1400万元,奖补项目数位列全省第一,资金量位列全省第二。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财政部PPP中心约稿薛涛:全面污水垃圾PPP万亿空间和优化建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