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基建环保,医疗教育PPP方兴未艾


来自:淘股吧     发表于:2018-01-24 00:49:22     浏览:217次

除了近期热点的基建、环保领域,在医疗和教育领域PPP同样蕴含着大量的投资机会。

(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人口下降催生PPP模式诞生

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出“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人口下降、第三次婴儿潮有望到来”等特点,老龄化趋势提升了医疗服务需求,而劳动力拐点的显现也使得人力资本投入加大。但是医疗和教育长期是民生领域的“短板”,例如卫生费用和财政教育支出占GDP仅为5.6%和4.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医疗教育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东西部差距不断扩大。而引入PPP模式后,一方面对政府来说有助于缓解公共支出压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另一方面PPP模式也使得企业改善盈利模式,例如医疗行业的“供应链+管理费模式”有助于提升议价能力和毛利率,教育行业的PPP合作办学使得企业以轻资产模式扩张,减少前期建设投入,专注于教育服务的提供。

(二)海外经验借鉴:医疗和教育是PPP项目主力

从海外经验看,医疗和教育是PPP项目主力,例如英国的医疗和教育项目投资额占比超过20%,欧元区2015年医疗PPP项目投资额占比超过25%,加拿大医疗PPP项目数接近50%。而从经营模式看,在医疗领域,英国模式的成功关键处在于运营环节私人机构只负责提供非医疗服务或少量简单标准化医疗服务,公立机构牢牢把握核心医疗业务;美国模式则是切入医学研究和药品研发领域。在教育方面,国外PPP模式多样,其中基础设施公私合作能有效缩短建设周期,大幅节约成本;协议供给模式能切入教育核心,发挥私人机构专长;教育券模式能提升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

(三)PPP模式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赢

引入PPP模式后,首先,政府可以借力社会资本来减缓财政支出压力,尤其在人口众多的地区和欠发达的地区推广PPP有助于解决公共医疗和教育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问题。其次,企业可以得到政府在土地、税收方面的优惠,降低投资风险而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改善医疗服务和教学质量方面,尤其对于社会办医来说,PPP模式还可以借助公立医院品牌资源,提高患者的认可度,相比其他办医模式,PPP模式最具优势。(如表1所示)再次,PPP模式有助于打破医疗和教育行业的准入限制,激发整个行业的活力和创造力,通过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提高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市场对PPP主题的认知存在三大分歧。

1)市场低估了订单对企业业绩的拉动弹性,全年1万亿元订单增量对企业收入拉动将超30%;

2)市场不看好PPP企业的回款质量和现金流状况,实际上,施工合同付款条件大幅好转,PPP对现金流的改善巨大;

3)市场担忧政府偿付风险,而随着法律法规完善,项目运营风险将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PPP中地方政府出资比例不高,偿付压力有限;信用风险和债务问题也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申报等行为中得到规范,将迎来持续改善。

A股消耗性博弈的格局并未发生变化,当前应布局两类股票,一是业绩和景气度确定性高且还没有形成拥挤交易的行业,以消费股为主;二是机构持仓较少而逻辑在发生变化的股票,以供给侧改革为主,PPP主题正是符合第二个特征。基金中报显示,环保板块机构持仓比仅为1.74%,建材与建筑更是只有0.45%和1.54%,三者在二季度还出现了减仓现象,都处于低配。

同样在万亿PPP大蛋糕下,亟待补短板的医疗和教育有望受益PPP模式的发展。截至2016年6月末,PPP项目库的项目数已超过9000个,项目金额也超过了10万亿。但目前PPP项目库中教育和医疗的项目数占比在5%左右,项目金额占比不到2%,相较于海外经验,仍有提升空间,并且人口结构变迁下也将提升这方面的需求,目前已经许多上市公司涉足PPP医疗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重磅!中国式PPP的使命与出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