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江苏PPP发展高层论坛


来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发表于:2018-02-02 14:52:40     浏览:209次

近日,我院与江苏省财政厅联合举办“江苏PPP发展高层论坛”。 国家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董德刚,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章寿荣先后致辞。国家财政部金融司、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财政厅、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江苏省社科院,部分市县财政部门、高等院校、金融机构、民营资本、咨询机构及新闻媒体代表100余人与会。会议由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宋义武、江苏省金融研究院院长吴先满研究员共同主持。

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回顾了江苏四年多来PPP工作实践,总结了全省推动PPP的做法和经验并围绕PPP改革及持续推动江苏PPP规范发展展开了深入研讨。


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董德刚认为,PPP发展要规范化。要正确看待、积极应对PPP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回归本源,推动PPP规范健康发展。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推进PPP立法,建立健全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统计监测机制,强化财政承受能力10%的红线约束。二是坚守规范运作,要切实贯彻中央92号文的决策要求,健全项目管理机制。三是调动民企的积极性,打破隐形壁垒,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建立多元化信贷资金保障机制、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规范开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试点。



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韩斌认为,近年来,我国PPP项目建设发展较快、规模较大,通过项目的实施,逐步实现政府、市场、公众的共赢。面向未来,PPP发展首先是要提高推动高质量增长,同时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继续抓好规范,完善顶层设计,规范项目库管理,加强能力建设,支持地方政府合法合规与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地方政府规范运用PPP以及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严禁PPP异化成新融资平台。在继续发展好其对推动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加大民生工程和生态治理这方面PPP的运用,落实好风险防控。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研究所所长彭程教授指出, 要牢固树立共治理念,促进PPP健康发展。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共治的项目决策机制。在决策过程中建立各类主体和要素公平公开参与,并表达意见的渠道,引入各类主体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来保障决策质量,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多方共治的项目评价和监督机制,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建立多方参与共治的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让市场价格真实地反映出来,把项目的各类信息真实、公开、完备地传递出来。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与企业社会责任相挂钩的奖惩机制。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良好功能,建立起比较公平合理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机制和奖惩机制。


江苏省金融研究院院长吴先满研究员谈了对PPP模式及其深化发展的四点看法。一是中国以及江苏的PPP的发展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而不是权宜之计。二是国家和江苏省PPP发展规模大,涉及领域广,在运作模式方面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和江苏的特点。三是PPP发展存在运行机制,数量和质量关系,规模总量与结构不匹配、不均衡等问题。四是在推进PPP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过程当中,应当高度重视立法,应当努力界定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之间的边界和使用范围。


 省财政厅宋义武副厅长回顾并展望了江苏PPP的发展,江苏勇于探索实践, PPP入库项目的数量和投入实现稳步增长,PPP项目覆盖地区和行业领域不断扩大,化解政府存量债务和节约项目投资显著。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逐步完善了PPP运作模式,打造了一批较高质量的PPP项目,强化基础工作,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创新财政支持PPP发展的体制机制。规范发展,促进PPP健康运行。江苏将续写PPP规范发展新篇章,切实转变思想理念,严守项目方案的审查关,严格项目实施管理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省社科院财贸所所长孙克强研究员从如何深化江苏PPP实践谈了几点思考。江苏进一步推进PPP实践需要确定PPP实施的范围;科学划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边界,科学配置好政府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特别要为民营资本参与到公共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创造条件;进一步明确政府支出负担,确定合理的合作期限;提高专业机构参与PPP建设规范性和积极性;加强跟踪管理,充分发挥相关社会力量、中介力量比如说财务管理、技术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其他相应的专业管理机构的作用来规范发展PPP。

   

  

上海济邦咨询投资有限公司张燎董事长以“知往鉴今,以启未来——新形势下PPP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回顾2014年以来PPP发展历程,下一步PPP健康发展要从制度层面,尽快推动和出台PPP条例。同时在组织层面有所改进,规范行业组织,特别是中介机构的发展,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在金融资本方面既要放宽准入又要控制风险。风险和回报相对应,吸引高质量的投资人参与到PPP项目中来,从源头上减少风险。


徐州市财政局姚宾礼局长做了“先行先试,开拓创新,规范推进PPP模式运行”报告。 近四年来,徐州PPP工作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PPP之路。在新形势下,新实践中要规范推进PPP工作。一是加快PPP立法工作。 PPP从法律层面来讲,在税收融资、民营资本参与、咨询机构服务等方面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出台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为实际工作保驾护航。二是规范推进PPP模式,切实把握PPP内涵,有效发挥PPP在完善国家治理结构、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镇江市住建局胡坚副局长从镇江PPP实践实践经验指出了镇江的做法,一是完全通过规范的程序和充分的竞争来选择最优合作伙伴。二是严格进行项目的压力测试。对所有项目进行压力测试,吸收了合作者的一些要求和合理的诉求进一步完善了PPP的方案。三是科学地测算了融资成本,有利于选择合作伙伴,确保建设过程中资金到位。四是科学设置绩效考核的办法。把目标相应的指标都反映到绩效考核里面去,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目标。对于重要的指标如环境指标,进行一票否决。五是建立了监测体系,在监测体系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更科学的来衡量。


江苏省社科院财贸所陈涵助理研究员供稿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的融资方式和投资方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