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贵州经验打造西安PPP新模式


来自: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表于:2018-02-23 22:48:44     浏览:245次

 为深入学习借鉴贵州省PPP发展经验,用好PPP这一推动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政策工具,助推大西安建设。近日,由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刘发奎带队,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地铁办、市交通局、市金融办、西安银行、西安市城投集团一行赴贵州专题调研。

 贵州省PPP项目推广之所以卓有成效,有以下四大原因:

(一)求变心切。调研组在贵州期间,感受很深的一点就是:贵州虽然欠发达,但干部思想不欠发达。为切实解决贵州发展瓶颈问题,从省委到基层,上下一致高度重视PPP工作,从2014年就全力部署PPP的推广运用。在省级层面,以高速公路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发力,全省共计45个高速公路项目采取PPP模式建设,总里程3271公里,总投资4148亿元,约占全省高速公路已建在建总规模的五分之二,仅2017年省级政府采取PPP模式完成高速公路招商引资项目7个,总里程494公里。被国家有关部委专家评价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贵州PPP模式”新样本。在市县层面,各级政府积极谋划、上报项目,项目储备全面、覆盖面广,目前全省共有1832个项目录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PPP)综合信息平台并对外发布,项目投资总额17355亿,居全国前列。

(二)意识超前。贵州省在PPP项目成交额、入库数等方面能取得全国前列的良好成绩,主要归功于各级干部抢抓机遇的超前意识。我们通过座谈交流,发现贵州在财政部允许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采购工程项目时,绝大多数项目采用政府采购服务模式操作,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得以快速落地、开工建设。在化解存量债务上,积极运用PPP模式,制定《PPP化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全省24个重点推进的PPP化债项目,推动市县积极抓好债务化解工作。有机遇就抢抓、有政策就争取,没有机遇就创造机遇,这是贵州PPP快速发展的一大特色。

(三)部门合力。作为主抓PPP的两大牵头部门,发改、财政在项目识别、项目审核方面通力合作。即使出现分歧,两家都能在协商中达成统一意见。特别是在PPP项目审核这一决策环节上,发改和财政通过联评联审制度实现完美配合,确保了最高指挥部统筹领导的权威性和协同性,有力地保障了PPP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示范带动。贵州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注重典型引路。印发了《关于创建基础设施领域PPP样板工程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一批PPP项目,并将这批项目打造成样板工程,安排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4400万元给予引导支持。并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为全省规范、有序推进PPP项目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这种抓本地典型案例,对推动PPP快速发展具有极强的示范、借鉴作用。


贵州经验对西安的启示

同样的欠发达背景,贵州为何比我们快?同样的巨量需求,为何贵州能做而我们不能做?调研组在深入分析基础上,对比我市现状,得出如下启示:

(一)唯有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才能在看似不可为的情况下做出有所为的成绩。对比贵州省经验,回首西安PPP工作历程,在2014-2016三年极其有利的机遇期里,贵州大干快上,我市波澜不惊,发展相对滞后。2017年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各区县、开发区动作加快,但又因市财政局过分强调10%空间等问题,再度错失发展良机。在对待财政部清库工作上,贵州省财政部门只要10%空间允许,都可以入库。但我市财政部门在近期自查中却比财政部92号文的要求还要严格,这种“自我加压”实在没有必要。

(二)唯有步调一致、协同作战,才能在重大问题重要环节上不断取得突破。PPP工作政策性、综合性极强,单独一个部门不可能承担全部环节。贵州省在2014年初就意识到这一问题,在体制机制上明确以政府为主,协调发改、财政为主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的思路,实际操作中更是强调发改、财政两家的协同。反观我市,编办在财政、发改分设两个PPP工作处室,硬性分化两家,导致政出多门,基层无所适从。市PPP办成立以后,也未及时对发改、财政进行融合,PPP办未能有效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一些该处理的问题没有果断处理,导致工作环节增多、运行不畅、效率不高。

(三)唯有上下同欲、共同发力,才能在全市形成有利于推进PPP的良好氛围。贵州省各市区县在争取项目入库、申报示范项目方面都十分积极,唯恐落后。而我市各级推行PPP意愿普遍不强。市区县在擂台赛后有较好的推进,但8家开发区中有项目落地的只有4家(西咸、高新、曲江、航空),24个有任务的市级部门同样也只有4个部门有项目落地(建委、水务、地铁办、公安)。少数单位存在应付思想,上报的PPP项目只有一张纸的内容,主要领导不过问、不把关问题凸显。整体上对PPP推动改革理解不足,科技局、教育局等少数单位对PPP抵触情绪较重,发函或直言不搞PPP。


学习借鉴贵州经验,发挥西安优势,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开创PPP可持续发展的西安模式。


第一,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在体制机制上再发力。

一是理顺工作机制。借鉴贵阳市投融资委决策模式,由市政府授权市PPP办行使PPP项目发起审核决定权。

二是整合机构职能。在PPP办统一领导下,整合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两个内设机构职能,统一联合办公,实现全市PPP项目统一决策、统一部署、统一推进。

三是优化工作流程。优化现有的PPP项目审批流程,合并发改、财政审批程序,将可研、两评一案的审批(查)交由联席会议统一联评联审,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应认真发挥职责,提出审查意见,会后不再重复审查,做到见章盖章。


第二,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在提速提效上再努力。

一是营造环境。要充分利用既有发展期,研究对策、抓住机遇、加快推进。

二是用足政策。发改、财政部门要深入钻研政策,用足、用好、用尽政策。

三是应入准入。对待项目入库,要坚持应入准入的宽松原则,加强指导,实行宽进严管,争取多上报多入库。


第三,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在整体推进上再突破。

一是细化任务,落实责任。聚焦我市工作重心,分别确定大西安建设、品质西安、民生九难、乡村振兴、存量资源等重点专题,由各有关单位分头制定PPP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编排计划,上报市PPP办研究通过,纳入三年行动计划,逐一推进。

二是积极争取,重视申报。建议对发改、财政、交通等重点部门,下达向上争取指标任务,尤其在入库项目、示范项目、奖补资金等方面予以指标量化。

三是考核推动,奖惩分明。建议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解决做与不做一个样的问题。市考核办要会同市PPP办共同研究制定考核办法,明确考核范围和目标任务。重点突出项目入库数、签约额、完成投资额等主要考核标准。


第四,进一步推进综合施策,在落实保障上再加强。

一是狠抓项目前期。强化项目前期意识,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力度,制定西安市PPP项目前期经费补助办法,专项用于补助市级重大PPP项目的可研、两评一案编制评审等前期费用。

二是加强合规引导。发起阶段,坚持立项、可研在先;编制方案阶段,坚持尽职调查在先;批准发布阶段,坚持联合审查在先;签约阶段,坚持法务审查在先。尽快组建西安市专家库和咨询机构库,确保咨询服务质量。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各类合作发展基金,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积极拓展直接融资,用足间接融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PPP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模式咨询服务:内容、行业、特点、流程介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