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建筑行业改革方向在哪里?


来自:卓越索学     发表于:2018-02-27 13:31:33     浏览:239次

        

我们都说2017年是建筑行业改革的大年,很多新的政策在2017年接连出台,那么有人疑惑2018年建筑行业改革方向在哪里?今天小编就针对这个问题详细的给大家分析下,2018年建筑行业改革方向在哪里?



  2018年建筑行业改革方向在哪里?


新思想


  “新时代”引领新发展。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中国建造”奠定改革理论基础。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时隔32年后国务院专门为建筑业出台的“顶层设计”文件,再次强调了“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一事实,为全行业再创新辉煌树立了信心。《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直指行业面临的问题、明确给出改革建议,为建筑业进一步转型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意见》提出了“打造‘中国建造’品牌”的要求,对建筑业作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予以明确。专家表示,未来,“中国建造”将与“中国制造”并列,成为建筑业向产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理论基础。


  “质量第一”成为行业核心价值导向。自2014年开始,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便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2017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再次发布《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拟用3年左右时间,使建筑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推动下,“以诚信赢得市场、以质量获取效益”已成为建筑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恪守的准则,坚持“质量第一”已成为全行业改革的核心价值导向。


新变革


  有人说,房地产是严肃的“政治经济学”,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句话用于建筑业更加合适。因此,要看建筑业未来将如何发展,社会整体营商环境的变化和行业本身的政策是必须深入考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逐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着力改善营商环境。这几年尤其是2017年,业内人士都能感受到:建筑市场越来越开放、规范,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行业现代化发展方向逐步确立,建筑业企业自主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建筑业市场化改革步伐仍将一步步加快,有实力、讲诚信的企业一定会脱颖而出。


  从行业改革政策角度来说,2017年可谓改革“如火如荼”的一年,深入建筑业发展方式、企业组织结构等的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涉及国企混改、企业资质、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和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方方面面。仅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规就包括如下这些: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将拖欠工资“黑名单”信息纳入当地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和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限制。惩戒对象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存在拖欠工资情形的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其他责任人。


  发改委印发《招标公告和公示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对原有招标公告发布制度进行修订,规定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信息,应当在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发布媒介应当免费提供招标公告和公示信息发布服务,允许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免费查阅及在线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并确保发布信息的数据电文不被篡改、不遗漏和至少10年内可追溯。


  为进一步完善标准文件编制规则,构建覆盖主要采购对象、多种合同类型、不同项目规模的标准文件体系,提高招标文件编制质量,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标准设备采购招标文件(2017年版)》等5个标准招标文件。


  可以预见的是,2018年,建筑业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依然是大方向。


新未来


  建筑业加速分化的局面正在形成,这种分化主要有两个方面:市场的分化和企业的分化。


  市场的分化,体现在房建施工业务量的萎缩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扩张;企业的分化,表现在以是否有能力用PPP模式参与公路、铁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分界,一部分企业向全产业链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迈进,一部企业向专业化发展方向迈进。从目前来看,这种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


  2017年下半年,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专家研讨等形式,提出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应当“构建以PPP模式为核心的资源配置体系”的论断。因为,一方面,市场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一是“十三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二是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专业施工企业不断蚕食竞争对手的份额,小型施工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这种趋势,决定了建筑业业务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未来企业自上而下的资源配置,都要围绕这一变化来合理安排。另一方面,国家在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未来,一批在规模、品牌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将成为“中国建造”品牌的“形象代言人”。从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所以,2018年,建筑业改革将进一步深化,触及行业现有利益格局的举措将陆续落地。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企业应该认清现实,明确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在定位清晰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利用规律,才能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建筑民企转型五条路,你选择哪一条?


  当前,PPP项目基本与民营建企无缘,在贷款利率上民企受到与国企不同利率的对待,如何看待这类经济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不是顶层设计出错,顶多就是改革中出现的偏差,就像“最低价中标”在中国被强力推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关职能部门为了规避“履职风险”一样。不和谐的声音,总归会在深化改革中得到纠正。


  建筑业民营企业家现在要做的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在改革大潮中如何积极去应对。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让我们看看建筑业企业必须应对的有哪些“远虑”。


  首先,政府的监管方式改变了,四库一平台的建立,社保互联网的完善,让过去靠网上买证、业绩造假申报资质等行为立即现出原形,让混迹江湖的“皮包公司”没了生存空间,对原本规范运作的大企业当然是好事情。


  其次,信息化在建筑业推广步伐加快,BIM技术应用逐步成熟,并开始从设计应用走向施工应用,建筑工业化方兴未艾,装配率在很多城市和地区已经下达硬指标写进政府文件,这些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想过怎么应对的挑战吗?


  最后,民营企业自身的深化改革问题也迫在眉睫。有外省建筑业同行曾问过笔者,你们江苏存在“建筑二代”接不了班的问题吗?肯定的答复是:不仅存在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越来越凸显。


  除此以外,还存在许多民营建企天生的“短腿”:技术力量薄弱,管理能力差,以“挂靠”为生、以包代管等等,加上家族式文化的路越走越窄,再不转型升级,再不脱胎换骨能行吗?


建筑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五条路径


路径之一:走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路


  一是以南通四建集团为代表的推行股权进退出机制的改革,简言之就是“人在股在,人走股退”,让年轻人看到发展希望,从制度上保证建筑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二是以南通二建集团创新的项目模拟股份制,把公司法规定的母子公司体制,延伸到子公司对项目部的运作上,极大地调动了项目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他们形象地总结为:由过去的“火车跑得快,全靠项目经理车头带”变成“火车跑得快,全靠项目部和谐号动车组来带”;项目模拟股份制的推行,有效控制了成本,成倍提高了企业的产值利润率。


  三是对原有相对集中的股权进行重新配置。江苏有一批企业的董事长都对产权制度改革初期形成的股权比例51:49,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股权摊薄,由过去绝对控大股,变成相对持大股。


  有些知名企业董事长只占5~8%左右的股份,充分体现企业当家人在企业中人格的魅力,企业发展呈蒸蒸日上之势。


  四是积极掌握信息化,使用BIM等工具提升管理水平。一些大型民企提出要建立“数字化企业”,要做到“数据化运行”;在建筑工业化和BIM技术上已经渐入佳境,这样的差距已经放在眼前,不能算作是“远虑”。


  像建筑材料在网上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和通过“四流合一”(材料、资金、合同、发票)的方式有效管控成本,怎么也得下决心做起来,否则难有更好的办法来抵消由于“营改增”带来成本增加的影响。


  五是武进建安才良公司用精益建造和“工匠”精神,用“消灭合格工程”的底气(每个工程都要做到优良),向甲方争取工程的“定价权”,即:中标价下浮超过10%的工程不接,并且要求把工程质量验收后,工程款支付达到95%写进合同里。


  该公司把工作重心从片面追求经营规模转向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益上来,发挥企业文化在项目管理实践中独特的作用。


  六是中亿丰集团公司把“和”“合”文化的理念贯穿整个企业管理中,用企业文化来促进安全生产、优化施工环境、丰富员工生活、引导员工行为、提高建筑质量、展示企业形象,使企业取得稳步健康的快速发展。


  市场也由单一的苏州本地市场,拓展到大连、西安、郑州、新疆、广西、厦门、安徽,甚至走出国门到越南;门类从单一的房建,发展到交通、水利、市政、轨道交通和房地产开发。


  七是江苏龙信集团提出建筑承包商向建筑服务商转变的理念,通过以干毛坯房为主到干精装修为主,与知名品牌的建材供应商及家电供应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把产业链的上游(建材中如地砖、面砖、地板、卫生洁具等)和下游(配套的空调、热水器等)的批零差价都赚到了,增加了以前经营模式赚不到的效益。


  一句话,民营建企的深化改革就要抛弃以包代管的“一脚踢”式承包,逐步恢复项目直营,把企业做实,由“老板一人说了算”转到“一切按照制度办”,凝聚人心,集聚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创新能力,尽快适应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


路径之二:走产权制度混合改革的路


  江苏省建集团是20世纪50年代的老国有企业,2006年年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以1.13个亿价格被社会资本收购,当年的建筑业总产值是6亿,2016年也就是改制10年后的企业总产值是450多亿元(建筑业总产值加房地产开发),企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样一个在发展上升通道上的企业,2017年2月被上海绿地集团控股55%收购。从道理上讲“绿地”“省建”两家合作肯定是双赢,“绿地”控股了一个运行质态良好的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好处不言而喻,问题是省建“赢”在哪里?


  调研答案是:“省建”由纯民营企业变成国有控股的子公司,又一次实现“华丽”转身,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一是可以直接参与PPP项目承接和建设。在这之前已经谈好的一条50公里高速公路贷款,国开行有关部门领导临签约时听说省建早已由国有企业改制成民营企业当场拒绝签字。后被“绿地”收购,企业身份随之变了,贷款随即顺利解决,项目得以实施。


  二是省建每年完成几百亿产值,少不了要向银行贷款,被“绿地”控股后,贷款利率从过去民企的8%(并且要实物抵押),降为现在5%(不要抵押),一年利息支出节约数千万元。


  三是作为国有绿地集团控股的子公司,每年集团开发的项目,直接交给省建干,无须招投标,一年上百万平方米。如果是自己去开拓,其经营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四是把国有大企业的规范科学管理与民营企业机制结合起来,无疑又是生产力的再次提升。


路径之三:走联合承包的路


  针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绝大多数被央企垄断的现实,地方企业如何破解困境?


  要承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项目,企业没有相应的资质;要申请相应的资质,又拿不出有关的业绩,这“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难题,建筑企业一直被困扰。即使你有很强的施工能力,拿不出资质来证明,说破大天也没用。


  这个关键时刻,就看出地方政府的担当了:江苏省政府办公厅用明传电报的形式,提出省内建筑业企业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实行联合承包的试点的要求,使地方企业有机会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并且为今后申报资质打下了基础。苏州两家企业已率先受益,与中铁有关企业联合投标中了苏州地铁五号线项目。


路径之四:走“再造国企”的路


  南通是全国知名的建筑之乡,“建筑铁军”的摇篮,“鲁班奖”的创优大户,但是同样由于100%改制为民营建企而遇到发展瓶颈。虽然现有15个特级资质,运行质态都非常好,但要进一步发展,还是要能在PPP大盘子里分到一杯羹和在“一带一路”项目上寻求突破。必须解决没有“国企”身份的问题。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新成立一家国有控股的建筑企业,注册资金10亿,政府出资2亿,其余5家特级企业分摊。“5+1”的模式,加上特级企业原有的资质和市场资源,不愁闯不出一条新路。


路径之五:重走“劳务-分包-总承包”的路


  江苏的民营建企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绝大多数企业都走过一条“劳务-分包-总承包”的发展之路。


  现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强力推进时,民营建企如何走出去?


  最近,省市场管理协会在完成江苏省住建厅的有关课题时,进行一系列调研,笔者得出以下印象:


  一是民营企业不能失去这次机遇;


  二是民营企业鉴于自身的特点,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要脚踏实地重走“劳务-分包-总承包”的路。


  虽然同样是搞工程承包,但国际工程承包的外部环境,包括项目所在国的语言、适用法律、宗教、招投标制度、用工制度、资金及汇率风险等,对于从未参与过国际承包的企业,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而很多央企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已打拼二、三十年时间,有的也交了数量可观的“学费”,他们已积累了相当的国际工程承包经验,并且有雄厚资金和技术实力。


  但是央企不可能有那么多一线施工的队伍,我们地方施工企业(包括已经取得特级资质的民企),放下国内总承包的“身段”,在国际承包中从劳务做起,慢慢熟悉环境,学习国际工程承包的经验,特别是学习央企的管理经验,劳务起步,分包上路,最后再尝试进行国际工程总承包,才能既是积极地又是稳妥地投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


卓越索学提供:建筑类资质办理,升级;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办理、延期;建设厅八大员证书新报及复审、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初、中、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学历提升,成教学历。

详情请致电:400-016-2808

甘肃分校:0931-8476989

青海分校:0971-8110064

投诉电话:0931-8485027

公司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久等了!大连地铁4号线要开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