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三旗:贵州欢迎产业经营型地产企业


来自:小镇中国     发表于:2018-03-04 21:51:32     浏览:251次

主任、党组书记李三旗


“这次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很光荣很自豪。”3月3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之前,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李三旗表示。


这次,李三旗委员带来了多个提案,包括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计划中如何将乡村旅游纳入其中,以及文化挖掘与西部地区建设。


针对房地产行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机会,他认为按照十九大的精神,房地产行业需要与实体经济、相关产业进行结合发展,向旅游城镇建设、经营管理方面转移,会有很大空间。但切忌炒房。


贵州下一步会有名城、名村、名镇的建设,有很多这样的项目,但是我们不希望是建房子卖掉,而是希望能够经营好小镇、名村,把服务功能、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起来,这样房地产行业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那地产企业如何产业化运营?

对于房企而言,借助较低成本获得大量土地开发权,并在后续运营中持续获得稳定的现金回报,是特色小镇最大的亮点,而房企转型特色小镇越靠近地产转型越容易成功,就全国性房企纷纷试水特色小镇而言,这4种从产业布局的模式极为适合。

第一种:用科技为小镇注入新动力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新兴产业的兴起,城市工商业集中于核心大城市的必要性在逐步降低,新兴产业如科技、金融、航空、生物医药等对于城市配套要求较低,可在一二线城市周边布局,分散中心城区压力。房企拥有大资本、大规模,为科技产业服务,解决科技产业所面临的成本高、空间挤、环境差问题,提供产业人口住得起的房子,留住产业人口。

案例:碧桂园科技小镇

 项目介绍:

碧桂园有在郊区做大盘开发的经验,能够很好的运用到产业地产中来,同时科技小镇一定是“重资产”打造,更多的是做平台搭建,提供产业配套服务,同时是与拥有科技产业资源或运营机构合作,更好更快地让科技人才集聚、企业入驻,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入驻,实现小镇的产城融合发展。

 选址:

一线城市周边和强二线城市的30-80Km区域,最好不超过60Km

 占地规模:

2-5 K㎡

 难点:

产业资源导入和招商


第二种: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小镇

以农业为基础,配套有医疗、教育、娱乐等设施进行的地产开发,房企要么有农业技术资源要么与拥有农业技术的科技院所合作开发,通过地产开发获得的利润,来进行农业整体规划改造,让周边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工人。

案例:绿城农业小镇

 项目介绍:

绿城专注于农业15年之久,于2012年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共同推动成立蓝城农业公司,旗下有8家子公司,分别负责营销、检测、种子和研发、生产基地等,从生产到销售的农业链条已初具雏形。绿城农业小镇在中心1K㎡进行地产开发建设,利用自身农业技术带动周边2K㎡农业改造,建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农业基地,并将周边农民转化为现代农业工人,同时配套完善的医疗、教育、娱乐系统。

 选址:

距离上海、杭州等城市市中心30-50Km

 规模:

占地3K㎡(其中农业即相关产业占2K㎡,建筑规划占1K㎡)

 特点:

有完备的整体规划,特别是基础农业的配套,其次是提供稳定的农地和有产权的住房。


第三种:以文旅资源为依托的小镇

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依托,结合生态旅游产品、居住、健康产业为一体的地产开发,房企具备文化旅游产业基础优势,同时小镇本身也是城市旅游目的地,通过与政府合作进行PPP模式的地产开发。


案例:华侨城文旅小镇

 项目介绍:

华侨城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传统优势,针对有优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旅游资源的城市旅游目的型的小镇进行有选择的城镇化开发,以主题乐园为开发引擎,通过PPP模式进行地产开发。目前华侨城集团分别与成都金牛区政府、大邑县政府、双流区政府以及成都文旅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拟投资超千亿元打造天回(占地10K㎡)、安仁(占地15K㎡)、黄龙溪(占地16.7K㎡)三大名镇。

 选址:

城市旅游目的地型的郊区小镇规模:占地10K㎡左右

 特点:

基于华侨城在文化旅游产业所取得的成绩和品牌优势,同时小镇自身具备旅游功能。


第四种:传统产业带来人口聚集的产业新城

以传统产业园区开发为主体,通过传统产业聚集带来产业人口聚集,从而进行土地一级二级联动开发。房企要具备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基础,在城市有产业外溢趋势的周边,通过PPP模式进行“地产+园区”的开发,即可获得地产收益又可获得园区开发运营收益。


案例:华夏幸福产业新城

 项目介绍:

华夏幸福作为全球产业新城运营商,自2002年以来一直扎根实体经济领域,以产业新城为载体打造多样化的发展平台,构建从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到城市运营三大业务体系。华夏幸福打造以产业新城为主体, 抓住一线城市工业外溢趋势,通过PPP模式在一线城市周边建立工业园区,同时进行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

 选址:

一线城市周边,同时一线城市有产业外溢趋势

 特点:

地方政府有产业转移需求,同时可提供丰富的土地;大量人口导入。



编辑整理|小镇中国

素材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搜狐财经等,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地铁建设审批与地方政府债务率挂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