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李克强定调:PPP立法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


来自:建造与建筑VIP     发表于:2016-07-08 13:28:06     浏览:320次
2016年7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PPP模式推广情况汇报。发改委和财政部两个部门分别提请了“特许经营立法”和“PPP立法”的意见,其中许多内容重复交叉,还有不少意见相左。法制办负责人表示,应该统筹协调两部门意见,推进单一法案的立法工作,为推广PPP模式提供根本的法律保障。

国务院法制办牵头PPP立法工作

李克强在上述会议上强调,“我们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法制办一定要超越部门利益。在起草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过程中,既要充分听取吸收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更要站在‘法治’的高度,超越于部门利益之上。在这一点上,法制办必须要有权威,‘说了算’!”

       李克强当即明确要求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加快推进相关立法进程,以更好的法治环境更大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参与特许经营法起草的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世坚告诉记者,这是国务院首次强调PPP立法合二为一,之前学界、业界已经对此有很多讨论,也达成了这一共识。PPP领域立法合二为一,将减少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不确定性,也让PPP实操问题可以在一部法律下解决,减少混乱。

       刘世坚介绍,目前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等11个部委成立立法组,力推特许经营法,争取在9月底前形成《中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按照立法程序上报国务院。而财政部在今年年初则起草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即上述PPP立法。

       刘世坚告诉记者,两部法律所体现的一些冲突,本质上是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两个部门职责不同,对PPP的内涵外延的理解有所不同

       他举例,比如财政部要求所有PPP项目都要做物有所值论证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而国家发改委并不否认这两个论证,只是认为使用财政资金才需要做两个论证。这些论证就涉及部门审批权力。在项目性质划分方面,发改委更多地从规制特许经营项目去做,而财政部不怎么提特许经营。

       不过,特许经营法和PPP立法这两部正在起草中的法律,许多内容重复交叉,还有不少意见相左。

       PPP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守清告诉记者,从学术层面来看,两部法律草案其实没有本质差别。无非是PPP立法比特许经营法范围更广些,内容更具体些,两个部门在PPP领域权力分配上更倾向自己的部门

国务院法制办简介:

国务院常务会议
厘清了有关部门在PPP领域职责

在立法上,我们了解到,PPP领域立法正在加快。

  财政部条法司司长李承近期在走访全国人大代表、池州市委书记赵馨时透露,《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起草完毕并已征求了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的意见,正在抓紧修改完善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公开表示,争取在9月底前形成《中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按照立法程序上报国务院。

       刘世坚认为,一个PPP项目实施一般在10年以上,如果期间PPP领域出台上述两部法律且时间肯定不一,这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也让投资者尤其是民间投资者不敢介入PPP项目。而且两部法律有交叉和冲突,也让投资者和地方无所适从。而两部法律合二为一,然后进行体系性立法,则稳定了投资者预期,也让PPP项目更好地落地。

       刘世坚建议,针对特许经营PPP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PPP项目进行立法,二法并一法,用一部法律规制两类模式,在一法之下实行“双轨制”管理。这一方面将解决特许经营与PPP的区别问题,一方面解决使用者付费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区别问题,而且能够有效覆盖双方交叉领域。
       在立法推进方面,刘世坚认为,目前只有特许经营法进入了国家立法计划,这一立法资源非常宝贵,应该抓紧这一时间窗口,凝聚各方共识来推进PPP立法。
       王守清表示,目前两法合一最难的是两个部门如何妥协,包括法律名字、适用领域等。不过更关键的是,目前PPP模式推广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包括PPP法律救济问题、土地问题、金融机构介入问题、投资者退出等问题。
       目前全球各地PPP法律名称不一。比如,中国台湾称为《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日本称为《关于充分发挥民间事业者的活力来促进特别设施整备的临时措施法》,韩国则为《社会基础设施民间投资法》。
       刘世坚建议,新法名称可以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事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事业法》或《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促进法》等。
促进民间投资
会议就推进PPP模式给出四大举措

“我刚从汛区回来,有些地方的城市棚户区,淹了快4米深,看着真是惨啊!”李克强总理说,“这也凸显了我们城市公共服务的突出‘短板’。所以必须要加快相关立法工作,切实加快‘补短板、惠民生’的进程!”

李克强说,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对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这方面确实存在政策衔接配套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民营资本进入公共服务等领域还存在很多障碍,而政府投资财力又有限,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着许多历史‘欠账’。”总理说。

李克强要求国务院各部门,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同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只要是合理投资,能够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就要尽量‘开绿灯’。”总理说,“这件事情不能光‘喊’,更要加快‘做’,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更要切实落到实处!”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截止2016年5月31日,全国各地PPP项目总数量为8644个,总投资需求约为10.42万亿元。不过,截至2016年4月13日,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的PPP项目的落地率约为21.7%,PPP项目仍有一定落地难度。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称,民营企业普遍反映,在市场准入条件、资源要素配置、政府管理服务等方面,仍难以享受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另外,一些民营企业反映,部分地区仍然存在重审批、轻监管、少服务等问题,相关行政审批链条未见明显缩短、审批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未全面推开,重复检查较多,政府服务缺位。

  关于政府的契约意识,在去年贯彻落实PPP指导意见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称,“从国际经验看,重诺履约的市场环境,是顺利开展PPP的前提和保障。与真正的PPP项目相比,过去我国许多政企合作项目都是‘形似而神不似’,一定程度上在于政府没有作为平等的参与者,缺少‘契约精神’。比如,一些地方政府把社会资本‘圈进来’之后,对所做承诺兑现不到位。
  针对这些问题,上述会议还在推进PPP模式上给出四大举措:
  一要以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促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领域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对各类社会资本一视同仁。多推介含金量高的项目,减少和简化不必要的审批。
  二要积极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价格改革,根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不同付费方式、运作模式,完善财税优惠、用地招拍挂、融资支持、资本退出等配套政策,探索项目经营权、收益权资产证券化,建立合理回报机制。
  三要强化合作双方契约意识,规范履约行为,切实保护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履约能力。加强规范和监管,防范地方政府变相举债行为,避免形成过度的政府支出责任。

  四要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立法进程,以更好的法治环境更大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中国政府网,论道PPP张正学编辑整理)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干货~史上最全PPP项目操作手册(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险如何介入PPP项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