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企业的PPP反思


来自:佳明环保     发表于:2018-08-29 15:55:11     浏览:268次

从商业的本质来讲,合理的商业模式、现金流和净利润“双正”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是,不少企业忘了这一点。

  传统的业绩为王思维需改变 ”

  投资要“ 佛系”些,现金流和净利润“ 双正”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国务院近日稳投资再出招,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支持民间资本在环保领域控股。这一政策无疑对民营环保企业是利好的。此后,一些环保上市公司发债成功对政策市场进行了回应。

  在资本对环保企业的态度回暖之时,业内也对企业争抢PPP 项目进行了反思。


不少环保企业的难题集中在资金链。“因为市场选择的问题,导致了环保产业的低毛利。这几年出现了很多PPP 项目,对环保企业产生资金压力。”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3 年PPP 大潮下,企业争夺的是不是好项目成为行业热议话题。有环保企业投资人坦言,“ 我认为投资还是要‘ 佛系’些,戒贪很重要。任何一个公司的投资要看标的物的质量,不能为拿项目而拿项目。”

  今年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期间,中持股份董事长许国栋表示,“ 如果企业投资的项目非常好,融资不成问题。要是非常好的创新项目,钱会争着给你,其实与融资相连的是投资的问题。”

  对于一些环保企业遇到资金上的困难,他认为与外部政策环境、市场竞争环境都有关系。但是作为企业来说,要注意自己投的项目是不是好项目,是不是创造了价值。如果能创造价值,一定会获得投资者支持。

  环保企业要充分考虑自身承担项目的条件。一位行业专家说,前不久好几家民营上市公司都出现了拿到了PPP 项目,但是交不起资本金的问题。“企业扩张太快,从项目中赚取的一些收益还不够投入新项目的资本金。加上应收账款迟迟收不到,企业当然会出现融资风险。”

  他 还表示,有些企业部分PPP 项目存在瑕疵,项目多集中在小城镇和县城,同时有不少项目在财政部PPP 项目管理库和储备清单中查询不到,即未入库项目。对于这些项目,政府或无法在预算中列出支出责任,项目融资也会受影响。企业应注意到,PPP 项目风险主要不在政府,而是企业。“明知一些地方政府存在支付风险,企业为抢项目还冒然进入,资金都是企业融资或者垫付的,当然存在较大风险。”


  此外,争抢PPP 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保企业传统的业绩为王思维。只要有工程业绩,即使利润很低甚至没有利润,都有企业接单,这种思维需要改变。

  许国栋坦言,在PPP 项目中相对重工程不重运营,特别是从业绩上重工程不重运营,这是非常不好的倾向。“ PPP 项目好比是装修公司为客户提供服务,要考虑客户需求。”


  巨无霸也有困惑? ”


  产业模式创新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项目大小、周期长短、资金周转等需考量

  有行业研究人员认为PPP项目对于民营企业投融资影响较大。在环保PPP 项目中,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占了较大比例,相比于国企央企拥有较强的信用背书,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更窄,被波及更深。

  但是,央企国企在风险管控上也决不能掉以轻心。最近,央企三峡集团斩获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77 亿元项目、央企背景支撑的康佳集团进军环保3 个月拿下41 亿元项目的消息着实“惊艳”了业界,完成了跨界者的“逆袭”。然而,其中仍然是风险机遇并存。

  浏览三峡集团网站发现,近3个月来,三峡集团动作频出。与多地和多家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比如,与湖南省政府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安徽芜湖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 议等。在企业合作上,可谓都是重量级央企,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能建、中国中铁、中国电建均与三峡集团确定合作。

  与以往进入环保行业的央企不同,三峡集团堪称央企中的“巨无霸”,很可能影响环保PPP 项目的业态。

  有 分析人士说,三峡集团年净利润在300 亿元左右,在三峡工程、金沙江上游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中体现了强大的综合实力。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将有九江、岳阳、芜湖、宜昌4个示范项目陆续推进。 “三峡集团是就特定区域,要完成国家交予的重大任务,解决长久以来的长江水系大保护问题。”

  以 九江项目为例,产业模式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据知情人透露,当联合体中工程企业收益率超低时(约为5%左右),三峡集团很可能会对其他企业 承诺收益,使其利润率增至7% ~8% 。这在经营策略上并无风险,但可能在市场上对其他企业有失公平。“这可能与三峡集团的定位有关,长江经济带的大保护需要大型央企做出贡献。但是从行业角度 看,应该提前规避一些风险。”

  这位知情人士分析称,三峡集团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对 长江水系的保护工作从何入手,项目大小、周期长短、资金周转等存在疑虑,需要整体规划考量,凝聚政府、企业和行业智慧。第一,依靠PPP 离散化、碎片化、点对点的操作是否能够保证九江水系长治久清?项目做大了,有可能突破PPP 项目10%的财政支出红线,得不到财政支持。第二,三峡集团的示范项目定位于“ 三个一”——“一座城、一片水、一个主体”,集团是要就最终治理效果兜底的。项目做小了,有可能治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比如九江项目也许77 亿元难以实现国家水功能区划要求,而要更多投资才管用。”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贵州省“五性五融”推进PPP项目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