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专家岁末新年寄语


来自:吉林PPP智库     发表于:2019-01-01 19:52:12     浏览:286次

在众PPP大咖的“2018、2019,我们的PPP!”新年寄语中,我即兴抛出了“凡是”论,算是对2018年的一个浓缩总结:“凡是运动式的PPP推广都不会有好结果,凡是一刀切的PPP政策都不可持续;凡是不理解PPP内涵的很容易误读政策,凡是不信或迷信PPP的很容易判断失误;凡是不参与PPP的大企业很可能被边缘化,凡是乱做PPP的大中小企业难免损失…。”


至于对2019年我国PPP的展望,原弟子王盈盈与我研讨后达成共识,应《项目管理评论》约稿于28日发布了“2019年PPP去向何方?”的新年寄语,在其中提到“2018年,社会各界一致认可PPP的价值,政府和市场对PPP的态度是又爱又恨。中国的PPP表现为四个特征,即投资落地速度放缓、立法之路任重道远、规范管理旗帜鲜明、投融资风险初显”之后,提出了6个方面的预测,即“加强监管、出现违约、争议增多、数据蓝海、新咨询显现、培训回暖”。


吴亚平

PPP模式从潮起到潮落的这五年,我因为反对运动式推广PPP模式并不时对有关PPP政策和很多地方的PPP做法持批评意见,被PPP业界朋友开玩笑说是某某派PPP代表。其实20多年来,因为长期研究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和政策,看透了公建公营模式的种种弊端,也目睹了很多公建公营项目在低效运营甚至“晒太阳”,我比很多PPPer都更爱PPP。PPP模式是一种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有机结合的投融资机制,有助于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有助于为公建公营树立“标杆”。我是PPP真正的拥趸和粉丝!祝愿PPP从2019年开始真正走向“以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曹珊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句郑板桥的诗也可以用来形容PPP。因PPP有其自身方方面面的特点和适用要求,它说复杂也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我很赞同财政部金融司王毅司长的讲话。PPP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专门用来拉动GDP的简单工具。经历了5年的发展,见证了清库和整改,我认为PPP人应吸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记住PPP的初心,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经济整体有下行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一个“忧”字,这是经济结构调整阶段难以避免的正常现象。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的中速增长平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未来PPP更多的要用在补短板、惠民生、生态环保领域,比如乡村振兴领域就有很大的潜力。我作为一名以PPP领域为主要业务之一的专业律师,对2019年充满了期待。《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版)》已出台,国家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经济逐渐回暖、PPP条例出台在即,这些都将利好PPP的发展。PPP模式在2019年会更加的规范健康发展,进入执行阶段的老项目以及新的PPP项目都将为祖国的70华诞增添光彩。PPP渐入佳境,PPP人风华正茂!

徐成彬  

2016和2017岁末,我分别总结了年度中国PPP“十大事件”和“十大新闻”,媒体发布后广为转载。2018最后的夜色渐浓,蓦然回首,寒气袭人,转身凝视中咨公司研究中心“十大亮点”。


借着点点亮光,迎接2019新年四季。《政府投资条例》炸响PPP春雷,贸易战导致基础设施投资夏日炎炎,审批制度改革秋果香甜,以人为本PPP让寒冬难觅贫困。

刘世坚

中国式PPP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摸着石头过河(1994至2003),黑猫白猫(2004-2013)和PPP新浪潮(2014年至今)。从时间跨度上看,第三个阶段应该方兴未艾才对? 2014年的地方债防控政策催生了此轮PPP,而2017年以来的金融风险防控政策,对于高歌猛进的PPP运动却不啻于当头棒喝。何至于此,PPPers是否应当有所反思?

 

展望2019,我想好了几个字送给PPP。第一个是“稳”。希望中国的PPP能够慢下来,稳一点,不要总是心急火燎。第二个是“质”。我们的PPP立法、制度建设和项目实施,一定要重质轻量,不要好大喜功。第三个是“新”。规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创新才是动力之源。中国式PPP的未来,在于解放思想,在于改革创新。

王强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2019,爱你依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