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PPP模式大发展,给养护留下什么样的压力?


来自:检师学社     发表于:2019-07-23 19:56:42     浏览:275次

最近几年国内基础设施领域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出现了大跃进式的发展,几大建筑类央企几乎都开展了大量的PPP模式的工程项目,单体项目规模动辄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工程单位大多感觉到“不投资没项目”的行业现状。截止2018年底,某建筑央企集团批准的投资类项目累计金额超过了20000万亿,如果简单推算,八家建筑类央企累计批准投资额至少15-16万亿。不知道有没有相关机构统计过,PPP大发展这几年这几家央企总负债以及负债率有多高?大家到处能够听到央企员工高喊,出表,出表!为什么会出现PPP大跃进这种目前现状呢?

我们先看看下图,2008-2018年公路建设投资增长情况,2009年公路建设投资增长率达到顶点为40.5%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中国为了保卫经济增长率,国家推出四万亿投资拉动计划,铁公基最为见效快,而其中以公路投资体量为最大,所以2009年峰值增长率是因为国家的四万亿(其实n个四万亿)政治任务。到了2012年增长率短短三年下降为9.7%,为啥呢?政府一股脑花钱搞建设,没两年钱花没了。钱虽然花没了,但是基建狂魔的国度,公路建设还得搞啊,咋整?不知道哪位领导,英明伟大正确,政府没钱国企上,于是乎PPP模式遍地开花,有些项目咋看也长得也不想3P啊,于是项目打包,政府回购服务等等中国特色的模式创新雨后春笋,遍地冒头。到了2018年,从媒体上可以看到,上面拿鞭子抽打,政府没钱了,国企负债率高得吓死人了,公路建设投资增长率唰唰唰摔到了1.63%(当时笔者只有1-11月份投资额,12月份按前11月平均加上的),这个增长率,在中国几乎是没想到的增长率。

1 2008-2018年公路建设投资增长率

2 2008-2018公路建设投资额(万亿)

上面是从数据上看,那么PPP模式大跃进背后的机制因素如何呢?如果一个体系内只有推动的力量而没有抑制的因素,那么这个系统会膨胀式发展,除非系统发展到自我崩溃。癌细胞就是没有抑制因素制约的细胞,结果细胞疯狂分裂最终增长为恶性肿瘤,直到机体死亡癌细胞失去了能量来源。我们看看PPP模式中各方的行为机制和逻辑。

Public方,也就是政府方。比如某条高速公路需要投资100亿元,如果是之前的政府投资模式,政府需要筹集30%资本金30亿元,其他以收费权抵押从银行贷款,在承包商看来这是现汇项目,干完项目获得施工利润。PPP模式下,政府和国企联合凑齐30亿元,其他从银行贷款。政府可以出资额很少,当然国企业乐于在SPV公司控股,从而控制施工承包成本。作为一名有勇有谋有作为的官员,现在只需要一点点钱就可以干成100亿的大工程,业绩是不是大大地?前途是不是光明远大地?所以政府方面的动力十分地大。大家有目共睹,之前国企做承包商的时候,见个处长都不容易;转身一变成投资商,副省长都能随便见,不但如此,省长省委书记纷纷拜访央企大佬们,除了PPP,还能有啥能让这些人民的公仆们如此降低身段呢?

Private方,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行为逻辑与private相同吗?比如上述100亿的高速公路,根本没有多少交通流,25年特许经营期算下来咋算咋赔钱,真正的民营企业会投资吗?显然不会!国有企业呢?国有企业领导不可能在领导岗位干25年吧,既然如此本人在位期间,大把钱投资进去,初期施工利润很高的,政绩突出,得到了上级领导赏识,升职!至于以后项目亏损多少,与该领导有什么关系吗?从人的行为机制和逻辑上分析,国有企业领导倾向于大把大把搞投资。

政府方乐意搞3P,国企乐意搞3P,双方很和谐,于是乎3P之花开满祖国大地。上面说了,各方都和谐的系统,需要到系统之外看一看,瞧一瞧。如何呢?大批大批不走汽车的豪华高速公路就建成了。交通量很少的高速公路,本质上是全社会的负债,房地产行业高负债,政府高负债(据说不靠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自给自足的省份没几个),基础设施高负债,国有企业高负债,从金融角度来看,全社会负债率必然有个天花板,理论上当年的利润总额=负债利息总额。达里奥是不是出了一本《债务》的书呢,据说全球畅销。负债必然违约,不知道这些银行的领导们怎么想?

说了这么多,这个与养护有啥屁关系呢?估计会有点,如下:

第一、施工期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证?集团牵头投资,下属企业分项目搞施工,资金到位率值得怀疑,施工单位垫资吧,于是下面施工企业现金流都很糟糕,层层拖欠,如此施工如何保障质量?由于国企自己投资自己建设,过程质量监督能否做到位?PPP之后,政府成了小媳妇,彼此竞争各央企大佬,于是乎各自使出些小招数,“大哥您来投资,可以弄些利润回流什么的,号称100亿,90亿就够了。”有点像明星代言费,号称800万,实则600万。施工质量保障不了,养护工作是不是亚历山大?尤其是业主管养护的领导们。

第二、PPP大发展阶段,好的投资项目不多,报价时候往往不平衡报价,提高施工期利润,压低运营期费用。后续养护经费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没钱的话工程养护怎么搞法?

第三、25年特许经营期结束之后,路权需要移交给政府方,移交时候设施资产的完好情况有没有相关标准?如果有相关标准,在整个运营期养护工作如何实现既能够达到移交标准又能够节约总的养护经费?

第四、养护管理放眼整个特许经营期,那么养护理念、技术和相关产品以及数据管理是不是需要相比之前有个质的提升?

有位运营单位的领导提出过几个比较好的问题:

1)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尤其是桥梁和隧道

2)从长期来看,哪种加固方式更好?

3)桥梁病害有哪些共性,如何能够反馈到新建桥梁设计环节?

4)如何从桥梁全生命周期内节约养护支出?

5)如何做好桥梁养护管理长期规划?

     看来PPP模式下的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挑战不小。

   

    检师学社[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公司股权转让的“四条铁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