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选择ppp咨询机构时,应像面试应聘者一样


来自:PPP热点     发表于:2016-08-02 23:10:00     浏览:337次

自从国务院、财政部和发改委等2014难新一轮力推PPP以来,PPP这个词基本上已经为所有相关人士所熟悉,PPP项目也是遍地开花,取得了不少成绩。

中国目前PPP咨询市场的份额在10个亿到20个亿之间,规模并不大,但行业内真正能熟悉业务操作、工程、财务、法律、金融、环境等综合知识的PPP中介咨询机构寥寥无几,特别是传统的咨询机构并不熟悉资本市场、结构化融资等,因此不具备PPP咨询服务的全部内容,出具的PPP项目实施方案没有实际意义,无法落地。

在这种背景下,加快推动PPP项目的落地,就需要有专业的PPP咨询机构的介入。那么,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如何选择优秀的咨询机构?四川智库首席专家黄全文认为,面对面地磋商才是最佳方式。


四川智库首席专家黄全文分析,目前政府在选择PPP咨询机构时,往往看重形式多于内容,“很多时候都是看参与竞争的几家咨询机构,谁提交的材料厚,就简单地认为谁实力强。”黄全文说,PPP咨询机构的选择和以往对工程项目施工方的选择不一样,不能采用传统的招标评判方式,仅从机构的业绩、规模和报价方面评判。

他建议,政府可以采用新型的、适合PPP咨询机构选择的方式,让咨询机构可以展示出自己的实力,而非只是将自己的材料递上去。“面对面地磋商,就像找工作面试一样,才应该是最好的方式。”


增加懂PPP的专家一起评判

由于PPP是一项新兴事物,所以造成了如今在对PPP咨询机构的招标过程中,很多政府人员自己都不了解,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四川智库首席专家黄全文建议,在评审过成长,可以邀请2至3名懂PPP、对PPP有研究的专家,协助政府一同评判咨询机构是否有实力,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咨询机构。


避免恶性低价竞争

另外,四川智库首席专家黄全文提到,一分价钱一分货,一家实力强、业绩好的PPP咨询机构,报出的咨询费金额一定是相对高的。这也是由咨询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决定的。

然而,但实际的竞标过程中,有的咨询机构为了拿下项目,有时会出现恶性低价竞争。比如,在某次一个关于旅游PPP项目的投标过程中,一共有4家咨询机构参与竞争,前期所有环节都在正常的轨道上运作,结果在第二次报价时,其中一家报出的价格竟只有几千元,远远低于正常的价格。最后,造成项目废标。

类似这样的竞标乱象,在PPP行业中并不少见。怎样才能避免出现恶性低价竞争?四川智库首席专家黄全文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对比价的方式以及所占的比重进行调整,否则很容易出现烂尾咨询,或是对整个项目造成不好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应用知识(连载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