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


来自:创业投融资     发表于:2016-09-22 17:45:00     浏览:415次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县域经济而言,因其自身地理人文环境、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状况等方面的制约,加之受近年煤炭等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经济发展面临着活力不够、基础不牢等困难和问题,亟待破解。

(一)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特点


自然环境方面,“地少、景美、矿藏富”。中西部地区富储资源的县域多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或丘陵地带,深处内陆腹地,大多为山林、荒地、沟壑,可用建筑、工业土地面积小;耕地有限且受地形限制零星分布,农业生产条件一般,全年降雨量偏少,农田灌溉水源匮乏,很多地区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状态;得益于近年来保护生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工作,部分靠近河流、湖泊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中西部地区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以上,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


人口人文方面,“人稀、路远、景观多”。中西部地区县域普遍人口密度较小,居住分散,由于生存气候环境、医疗卫生条件的差异,老龄化趋势与东部地区相比较慢,但受劳动力转移输出等因素影响,当地富余劳动力不多;城镇、村落之间距离远,联通道路以盘山公路、隧道、桥梁居多,虽然已基本实现公路“村村通”,但中长距离的交通运输成本较高;中西部地处古代中原政治、军事要害地带,在现代革命战争年代中也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有留存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各类遗迹、纪念设施数量大、种类多、等级高,历史资源丰厚,人文气息浓郁。


经济发展方面,“靠矿、倚农、结构单”。资源型县域经济自然以开采矿产资源为支撑。以煤炭为例,前几年在国内市场有效拉动下,煤炭需求迅速增长,煤炭产业高速扩张,涉煤企业经营效益大幅提升,地方财政收入连创新高,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在适宜农作地区,群众沿袭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习惯,传统农业、果业广泛存在。但总体而言,中西部的资源县域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经济结构以矿业为主,农业和其他工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慢、水平低。如2014年,作为中西部地区产煤大县、“陕西十强县”位列第七的彬县完成生产总值约18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约11亿元;而东部的江苏省启东市(县级市)生产总值约7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约34亿元。


(二)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县域经济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是经济结构不完善,发展的可持续性堪忧。其一,资源型县域经济通常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受资源要素、生态环境等条件制约,发展后劲不足。过分依赖资源性产业的单一经济结构,导致县域经济基础不稳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着市场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一旦资源市场形势或支柱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县域经济就会受到较大影响。其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农业仍是基础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的根本所在。当前,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资源矿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下;农村发展不平衡,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带动下,部分农村人居环境已有较大改善,但在公共财政未覆盖的区域仍旧存在“脏乱差”现象。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程度比较严重,农业劳动力再生能力不足。其三,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近年来虽然逐步发展,但在大多数地方,由于支撑区域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居民消费能力都在向大中城市集中,使本就乏力的县域服务业很难有所作为。


二是工业系统性弱,城镇发展带动力不强。没有围绕矿产资源形成有层次的产业体系,资源企业多从事单一的勘探开采业务,产出品是原矿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提纯、净化等资源深加工产业和能量转化、伴生资源再利用等延伸产业,产品附加值小。较大型的资源企业对采矿机械设备没有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仅可以进行组装、维修等简单的生产性服务,没有机械制造能力。与工业情况类似,中西部县域的乡镇、村落间隔距离大,作为县域经济组成部分的乡镇经济对所辖村落几乎没有辐射带动能力,乡镇更多地是作为一级政府组织驻地而存在,其作为村落连接点和区域市场载体的集中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围绕农产品加工的延伸产业发展不足,由于思想保守、缺少带动项目、土地流转障碍等因素,农业规模化发展步伐缓慢。


三是财政负担重,收支矛盾日趋突出。一方面,自2012年以来,受煤炭等资源价格下跌的影响,资源产业增长乏力;而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税收贡献非常有限,致使资源型县域的财政收入下降较快。据了解,2015年个别地方上半年实际财政收入甚至不足去年同期的1/3。另一方面,近几年中央和省、市出台的财政增支政策增多,民生支出刚性越来越强,县域财政保工资、保社会稳定、保法定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资源型县域有一定的财力积累,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也逐年加大力度,因此尚不至于滑落为“吃饭财政”,但很多地方政府尚未确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尤其是前些年财力充沛时所实施的县域内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高福利”民生政策仍在延续,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稳定的社会预期,轻易无法改变,这方面所造成的支出刚性需求压力日渐凸显。财政收支不平衡,还削弱了政府发挥财政资金“引子”作用、调控县域经济的能力,用于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极为有限,延缓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三)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中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而言,依托县域资源禀赋和发展特质提升工业化水平是实现其他“三化”的基础和动力,发展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可以进一步推进整体的工业化。在信息技术要素向东部沿海地区、大中城市集聚的趋势下,中西部县域在信息化方面存在区域劣势。当前较为重要的是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挥资源优势、后发优势、特色优势,从单一资源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多元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型发展。


一是推动矿产资源产业纵深化、集群化,培育非资源型工业体系。借助目前资源产业低迷周期的倒逼压力,充分利用县域的矿产资源及相关产业基础,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兼并重组,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延长矿产资源产业链,推动矿产品深加工、能源转化、能源化工、开采机械装备制造工业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非资源型工业,利用中西部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低廉的成本优势,按照“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部署,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发展“拾遗经济”、“补缺经济”,围绕国家投资导向和中长期宏观政策走势,搞好招商引资和东部地区产业梯次转移承接,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产品质量好的项目,根据县域周边区域的产业情况发展配套工业,打造新兴产业体系,形成多元化的现代工业发展格局。


二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性质、市场需求等条件,大力发展有县域特色的粮经作物、果木菜菌,按照企业化、品牌化发展要求,差异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保证食品安全,做大做强涉农产业。发展多种出资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农户、村集体、农技科研单位、农企之间对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扩大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研发高科技农产品,加速生产信息化,提高农业生产率。运用“互联网+”模式,探索土特产品购销、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输出新渠道。发展农区畜牧业,培育养殖大户,积极扶持畜棚建设、规模养殖项目。


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城乡建设为载体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应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新农村建设,使第三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科学规划设计工业园区内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排水等基础设施,提升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力,吸引企业向园区聚集。优化第三产业布局,使工业、商贸等产业布局与办公居住、文体娱乐、教育医疗等民生服务产业相协调。加强工业园区、规模农业片区、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之间的规划衔接,增强城镇在吸纳就业、服务供给、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综合承载能力,扩大辐射带动效应,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人为核心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建设一批居住集中、规模较大的乡镇新村社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保护性开发、挖掘县域内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培育具有县域特色的休闲生态农业,完善餐饮、住宿、娱乐等旅游配套设施,根据景区规模鼓励跨县域的联合开发,打造成熟的旅游服务业态。


四是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切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民营企业数量偏少、实力偏弱,资本市场不发达。发展县域经济,既需要地方政府科学规划,积极引导各次产业协同发展,扶持壮大民营经济;同时也要转变角色和职能,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简政放权有关部署,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坚持依法行政,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推广政务集中综合服务,提高县、乡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整治群众“办事难”等问题。强化以“增收节支”为目标的财力保障措施,保持公共支出力度,新增财力主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抓好项目资金整合,运用PPP模式推进项目建设,用好内资、引进外资、撬动民资,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解决制约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资本问题。

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小镇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中国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5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化速度、质量、效益和影响明显提升。特别是一些地方,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小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发展路子。
  
  以浙江为例,浙江自古是鱼米之乡和富庶之地,人文历史厚重,自然资源多样,小城镇发展基础好、起步早,建成了一批包括水乡乌镇、云栖小镇、基金小镇等风格多元、风情浓郁的特色小镇。浙江在特色小镇发展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笔者还了解到,今年浙江省政府出台指导意见,将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每个小镇3年内完成5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集中精力和财力,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这必将对今后一个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从世界城镇化发展规律看,当城镇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起步加快发展;达到50%时,进入快速发展期;达到75%时,进入平稳缓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城镇化发展重点从数量提高向质量转移的关键阶段。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滑,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速6.9%。从经济数据分析看,整体经济运行仍是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呈现下行走势。在消费和进出口短期难以有效改观的情况下,要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城镇化带动投资。长期以来,小城镇是投资的薄弱环节,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要把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新一轮投资的重点。以特色小镇稳定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小城镇作为联系农村和城市的纽带,一产基础扎实,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丰沛,农村转移劳动力充足,具备发展二、三产业的基础条件。一些地方,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加工业和服务业蓬勃发展。立足特色小镇建设,实现产业升级和三产融合,打造新的产业升级版和经济增长极。特别是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以工业、服务业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四化同步”推进。这样也可以特色小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小城镇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和特色,有极强的人口聚集和市场发育能力。小城镇具备土地费用、投资门槛、交易成本低等优势,聚集了大量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济组织,创业和就业潜力巨大。特别是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建设,为全民创业就业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此外,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和生活成本低,有利于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实现城镇化。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可以避免高房价、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大城市病”。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让城市公共服务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解决小城镇和农村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特色小镇发展,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改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进而以特色小镇改善民生。
  
  突出特色
  
  加快中国特色的小镇建设,首先要立足自身环境和资源禀赋,把握区域分工和社会分工带来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和把握小城镇发展的特色并且要突出特色。
  
  资源环境方面,小城镇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适宜开发的土地、淡水等后备资源宽裕,农村剩余劳动力、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供给充足、价格低廉。特别是在当前资源环境对经济快速发展约束越来越紧迫的形势下,小城镇独特的资源环境特色,正在转变为发展的竞争优势。
  
  产业优势方面,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优势,小城镇选择适宜的特色产业,促进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有的小城镇毗邻城市,加快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工业。有的小城镇农业资源丰富,加快建设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一乡(镇)一业”和“一村一品”。有的小城镇环境优美,主要发展特色种养业、休闲旅游农业。这些产业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大大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繁荣了乡村经济,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从小镇的历史文化特色来看,文化历史,是城镇的灵魂。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文明历史悠久,许多历史文化都发源于农业农村,集中展现在村镇。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成果相比,小镇建设大多保持了农村生产生活的特点,彰显区域特色、体现村风民俗、传承优秀文化,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要坚持和突出小镇的历史文化特色,防止千篇一律,实现个性化发展。
  
  此外,从小镇的管理制度特色来分析,小城镇以血缘、亲缘和族缘为纽带结成的区域共同体,在小城镇发展和治理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一些地方积累和形成了较好的乡规民约,倡导互帮互助、注重邻里和谐,这些优秀的乡村治理传统和管理制度要继续坚持和发扬。
  
  以产业为核心
  
  发展特色小镇,涵盖内容丰富多元,但最核心的是产业。发展特色小城镇应从产业抓起,依靠产业集聚人口、发展经济、提供服务。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实现产镇统筹和协调发展,促进从小镇资源到小镇产业,从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从小镇经济到小镇发展,为中国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支撑。
  
  一是从资源优势出发,确定主导产业。产业是人口合理聚集、城镇健康发展的基础。从小镇的自然资源、人口结构、产业基础等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确定小镇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应充分考虑区域定位,做好小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规划设计,防止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依托主导产业,形成拳头产品,引领市场发展。
  
  二是推动产业聚集,提高规模效应。产业集群发展,通常指的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和融通发展。在小城镇区域范围内,推动形成产业聚集,可以畅通产业信息、增强产业活力、节约交易成本,形成产业抱团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带动效应。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代表,是产业先进生产力的掌握者。在一定程度上,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的发展水平。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在财政支持、税费优惠、用地用电、产品流通等领域要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产业链条上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等各相关主体,建立公平的利润分配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和经营主体发育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四是发展配套产业,提高综合发展能力。在小城镇区域范围内,一、二、三产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要结合各自条件和发展阶段,进一步挖掘产业内涵和潜力,推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特别是要立足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促进产业功能拓展,提升产业文化内涵,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三次产业综合发展能力。
  
  五是突出特色优势,创新品牌市场。建设特色小镇,主要体现是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发展特色产业,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千篇一律,要加强创新和品牌建设。大力开展品牌创建,发展品牌产业、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用特色品牌占领市场。
  
  六是产城融合共建,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产城融合是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产必有城,有产则城立则城兴,有城无产则城衰则城空。产业自身发展,不仅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各类产品和公共服务,丰富城乡市场供给,还能推进城乡资源平等流动,带动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向乡村延伸。要把产城融合共建摆在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位置。树立“以产立城、以产兴城、以产聚人”的发展思路,实现产、城、人的融合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一些地方把城镇化等同于“房地产化”,忽视了产业的发展,推进城镇化应大力发展城镇产业化,以“产城一体化”破解“城镇房地产化”困局。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正以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的速度进入快速发展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城镇化面临一些发展难题,如物的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产业城镇化,造成了城镇就业难、农业转移人口融入难、城市公共服务难等相关问题。
  
  各地应加快推进“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通过财税、金融等手段,大力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加快地方产业技术创新,培育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城融合,以产带城,以产兴城,最终提高城镇化的吸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投资逻辑:企业/产业核心价值--成长性!成长性!成长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二次创业投资:11年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经验,胜于企业上市辅导和企业融资;对接华尔街资本,为股权融资/PPP项目融资【可用资本50亿美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是不是旁氏骗局、电动汽车是不是垃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