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PPP大数据


来自:民生证券研究院     发表于:2016-10-17 17:30:32     浏览:352次

朱振鑫(执业证号S0100516020001)、杨晓(执业证号S0100116080036

1
中国式PPP基本规模 

总数量10313个,投资额超过12万亿 

截止20168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入库项目10313个,总投资额12.28万亿元,十万亿的PPP规模已经开启。表明在各部委的协调配合下,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中国发展成世界最大的PPP市场。

中国式PPP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大量项目仍处于识别阶段

入库的10313个项目中有6739个项目(近70%)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论证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只是作为PPP备选项目,能否成长为合格的PPP项目尚未可知。

2、财政资金参与度提高

按付费方式,PPP项目可分为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贴和政府付费三大类。入库项目中使用者付费项目4481个,投资额4.35万亿元,分别占入库项目总数和总投资额的43%35%,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2670个,投资额5万亿元,分别占26%41%,政府付费项目3162个,投资额2.9万亿元,分别占31%24%,有财政资金参与的使用者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类项目比重增加。

3、行业和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入库项目涉及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片区开发、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政府基础设施和其他等19个一级行业。其中市政工程3644个,3.3万亿,交通运输1254个,3.7万亿,片区开发638个,1.3万亿,三者数量和投资额之和占比分别为54%68%。除西藏外,其他的30个省市自治区均有PPP项目入库,贵州、山东、新疆、四川、内蒙古和河南为PPP大省,六地共有PPP项目5820个,投资额5.4万亿,占比分别为56%44%

2
中国式PPP签约情况 

签约项目936个,总额已达1.55万亿,落地率为26.2% 

在政策利好的催化下,中国式PPP加速落地,继续保持较高的签约增速。截至20168月底,PPP加速落地,已进入执行阶段的PPP项目936个,投资额高达1.55万亿,新增317个落地项目,投资额增加0.55万亿。

1、落地率为26.2%,稳步提升

截至20168月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入库项目10313个,其中识别阶段、准备阶段、采购阶段、执行阶段、移交阶段的项目数量分别为6739个、1863个、775个、936个和0个。由此可得,8月末入库项目落地率为26.2%,而第一季度为21.7%,第二季度为23.8%,表明项目落地率稳步提升。

2、签约项目行业分布不均,市政工程落地最多

签约项目行业不均,从数量上看,市政工程落地数量最多,共有407个,占比高达43.48%,从签约金额上看,交通运输项目规模位居榜首,签约金额为0.51万亿,市政工程以量取胜,签约金额紧随其后为0.49万亿,二者之和占比为64.52%。同时,片区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行业的签约情况也较好,签约项目数量分别为60个和59个,签约金额分别为0.15万亿和0.078万亿。

各行业的落地率如下图所示,存有一定的分化,能源、市政工程、农业项目的落地率较高,均超过30%。体育、林业落地较为缓慢,不足10%

3、各地签约项目差异较大,山东位居榜首

PPP项目落地情况与地区市场需求、政府财力、政府信用息息相关,因此,各地签约项目差异较大。山东因PPP市场巨大、地方财力雄厚和信用良好位居榜首,签约项目195个,投资额0.17万亿,占比分别为20.83%10.97%。四川省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指引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幅较大,同时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凭借因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优势,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有66个项目落地,投资额为0.068万亿。河南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中部地区中的经济大省,受到社会资本的青睐,有63个项目签约,金额多达0.1万亿。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指引下,新疆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签约项目63个,金额为0.04万亿。浙江财政实力雄厚,民间投资较为活跃,有55个项目落地。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下,贵州作为重要节点城市,产生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入库项目数量位居第一,弱点为财政能力不够强,但为社会资本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投资标的,已有44个项目落地,投资额最高,为0.25万亿。

各地区的落地率如下图所示,差异巨大,上海仅有一个PPP项目并已完成签约,落地率为100%,天津市尚未项目签约,落地率为0

Pay attention please!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保障房项目PPP模式的法律探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