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建管廊莫因防水坏了百年廊


来自: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发表于:2017-03-25 10:10:41     浏览:412次

为从根本上破解备受诟病的“城市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国务院及各部委多次出台政策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并强调在综合管廊建设中,应优先考虑引入社会资本,采取PPP模式。综合管廊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热点和衡量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

管廊建设,管廊防水是重中之重。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设施动脉工程,一旦建成,其维修成本和难度都远远高于建设时期。有行业专家表示每年用于渗漏维修的成本达新建防水造价的五至十几倍之高。据了解,因对综合管廊防水工程的不重视,目前部分地区的这项“埋在地下的政绩”已出现渗漏现象,新建工程变维修工程。面对愈演愈烈的地下渗漏现象,杜绝管廊渗漏水现象、重视和提高综合管廊的防水耐久性要求,解决好防水问题成了综合管廊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PPP模式建的综合管廊在提升城市总体形象、创造城市和谐生态环境上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别因造价仅占总造价2%的防水对其耐久性大打折扣,坏了百年廊。

因地制宜定标准

国家曾强调,要将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综合管廊工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如何保证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的安全,应将确保管廊结构安全作为管廊结构设计之重点。

由于入廊管线存在高压线等各类管线,出于安全方面考虑,要绝对保证防水的可靠性;由于埋深较深,地下水位往往高于管廊底板高度,防水需要保证全方位无渗点;后期维护困难,防水需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原则,但重点在于防。因而有必要在现有相关规范的基础上,编制针对综合管廊工程的防水技术规程及其构造图集。通过地下空间防水设计、标准规范引领、图集选取、管廊设计,深化对管廊防水构造设计的理解,进一步为百年管廊设计高品质的防水构造。

建筑防水系统

地下管廊建设涉及防水设计、施工、材料等多个方面。综合管廊构造较为复杂,用途具有多样性,加之建筑渗漏长期位列建筑“通病”之首,这都决定了管廊防水技术的复杂性。虽然在地下管廊施工设计及施工阶段,均采用排、堵结合的方法进行工程防水设计与施工,但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渗漏仍是困扰地下管廊工程建设和维修整治的难题。

地下综合管廊建在地下,防水系统对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使用功能和寿命起着关键作用。在地下综合管廊中,防水的必然和重要使命就是阻止无孔不入的水渗入,延长结构耐久性。在设计、施工方案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防水材料对减少地下水对地下管廊的侵蚀破坏、避免地下管廊的渗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任何一种防水材料都有它的独特性、适用性,在选择防水材料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性质、构造、施工方案、施工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充分发挥各类型防水材料的性能,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符合质量验收标准要求,达到寿命最优。

重防水施工验收

细节决定成败,防水是百年管廊的关键。地下管廊建设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都对城市地下管廊防排水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防水层的成品保护也是重点。如果成品保护不善,施工不慎造成了破坏且未及时修补,容易形成渗漏点,造成地下水的渗漏。施工中的每一点疏忽都可能造成渗漏水隐患。为此,相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细部节点的施工处理,重视施工质量,把控防水验收。加强对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优先选用具有丰富综合管廊施工或者类似工程施工业绩的专业施工队伍;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对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规范施工和验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促使城市地下管廊防排水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有防水工程师表示,防水工程考虑的最核心问题是如何消除窜水层,一旦存在窜水层,防水层形同虚设。针对具体的工程,提供系统的、专项防水解决方案,才能确保管廊百年。

地下管廊建设立足民生,为解决长期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弊病带来转机,是完善城市功能的表现。惟有一个明确的防水工程设计技术规范,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惟有构建一个高标准的防水防渗体系,才能实现建筑工程的滴水不漏;惟有严格的验收加之良好的施工质量,才能实现地下综合管廊百年存留。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资产证券化】PPP资产证券化法律解析之五——污水处理类基本操作流程及主要法规指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