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鹰原创】PPP实务操作知多少(二)


来自:盈科晋鹰金融资本团队     发表于:2017-04-07 14:55:29     浏览:327次

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基本确定为6.7%,在经济新常态的情况下,与发达经济体1.6%的平均增速相比实属不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归功于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除常规财政政策以外,准财政政策也在发力,且效果显著。即借助于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更好的参与到公共服务领域的经济活动。PPP项目与专项建设资金可以说是较为典型的准财政政策,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合理使用专项建设资金。2016年,财政部就发布了PPP示范项目516个。投资总额达到了1.17万亿。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七大重大投资工程包,涵盖了420各项目,超过10万亿投资额。七大重大工程包包括交通、生态环保、健康养老服务、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清洁能源、信息电网油气重大网络工程、粮食水利。


二、概念延伸

PPP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者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

广义的ppp包括了三种形式:外包BT、特区经营权以及私有化BOO

外包BT包括模块式外包以及整体外包。外包是指私人部门承担项目建设、维护等过程中的一项或者几项,政府为其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付费。属于比较单纯的商业价值交换的行为,不分享项目收益,项目投资和经营风险完全由政府承担。

特许经营权包括BOT、TOT以及狭义的PPP。特许经营权就是指私人部门涉及项目投资或者运营,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共担风险,政府部门需要协调私人部门收益性和项目整体的公益性之间的关系,在特许经营期限之后,项目资产需要抓你给政府部门。

私有化BOO是包括了完全私有化与部分私有化。私有化类是指私人部门负责项目的全部投资,承担全部风险。项目所有权永久归私人所有,不需要交回。项目定价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需要接受政府的监督,保证公共福利不会由于私人部门权利过大而受到损害。

BT建设-转让:主要是政府通过招标方式选定企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再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照合同支付相应价款。这种方式建设效率比较高,政府付出的成本要比自建成本高,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可能存在对工程质量的忽视问题。最终该工程归政府所有。

BOT建设-运营-转让):主要是政府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定企业建设基础设施,企业建设完成之后,在一定时期获得政府给予的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该设施,但是企业对此并无所有权。由于社会资本参与阶段加深,市场力量的介入致使工程建设以及运营效率都会得到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公共服务存在较高的定价。与BT模式一样,该设施所有权最终归政府所有。

狭义PPP:该类型主要是基于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来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的,强调参与各方共同提供某种公共服务或者物品。强调政府与社会资本的通力合作,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社会资本的先进的管理能力以及技术,同时运用了政府天然的优势地位来聚集人力物力财力。同样的,该设施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

BOO建设-拥有-运营:该种模式设施在企业建设完成之后,将长期拥有和运营该设施,其实就是类似于对该类基础设施的私有化,很明显,该设施的所有权至始至终归社会资本所有。

最常见的PPP与BOT模式的比较:

BOT模式下,政府与民营企业属于一种垂直关系,即政府授权社会资本独立建造和运营基础设施。民营企业只有等到政府招投标阶段才能够介入项目。相对来双,双方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融资方式主要是民营企业通过资信或者是获得的项目预期收益作为担保来融资。主要也是依靠用户付费来解决后期收益。在该模式下,社会资本承担较大的风险,由于政府在该类项目中投入较少、参与度较低,相应的控制力也较弱。

PPP模式下,强调政府与企业公共组建PPP项目公司,共同建造与运营该基础设施,企业介入项目的时间阶段也比较早,在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及论证阶段就已经介入,。无论是政府与社会资本,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项目利益最大化。同时,由于政策支持,PPP项目的收入来源不仅有用户付费,还包括了各类政府补贴。因而,项目公司可以通过以项目预期收益以及政府补贴为担保来获得融资。基于共同参与,政府在该模式下控制力相对较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属于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共同控制。


三、PPP操作基本流程

第一步:项目识别与前期准备

项目识别具体包括了项目发起、项目筛选、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项目发起**

    一般项目的发起人为政府。中央层面的流程是由财政部门向交通、环保、能源、教育、医疗、体育以及文化设施等主管部门征集潜在的PPP项目。然后行业主管部门向财政部提交规划内项目清单,财政部进行初步筛选,然后根据中长期财政预算对可能涉及财政承诺的项目进行审查,对候选项目清单中的项目进行调整和设定限制条件,最后确定入选项目后,报地方政府审批,进入规划内项目。

    社会资本也可以对规划外的潜在PPP项目发起市场调研和申请。社会资本自发性开展社会市场调研,社会资本向财政部门提交项目意向书,财政部门会同各主管部门针对项目意向书进行审查。财政部门根据中长期的财政预算对可能涉及财政承诺的项目进行审查,最后向社会资本反馈审查情况,同意纳入的项目报地方政府审批。

**项目筛选**

    针对政府发起的项目,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产出说明和规范,结合说明与规范对申请的PPP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按照公共服务交付时间的要求和准备工作的复杂程度进行紧迫性的排序。结合重要性和紧迫性对项目进行综合排序。形成当期、近期、中期和长期PPP项目的计划。

    针对社会资本发起的项目,首先需要经地方政府批准纳入PPP项目库,社会资本编制项目建议书,包括产出、技术可行性、财务可行性和项目实施计划,再由财政部门审查项目建议书,同时向社会资本反馈意见(同意或者拒绝纳入启动计划),最后对入选项目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行评价,纳入启动计划。

**物有所值评价**

其实就是针对该公共设施项目,明确其采用PPP项目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同时依据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来具体分析论证。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论证的最后阶段就是通过将论证的项目纳入年度预算以及中期财政规划之中,运用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来明确是否属于财政可承受范围。

项目的前期准备包括了管理架构组建、实施方案编制以及实施方案审核。

管理架构的搭建:主要就是成立PPP项目领导小组来负责PPP项目的协调工作。具体就是负责PPP项目的评审、协调项目实施、检查、监督管理、统筹制定相关政策、负责项目运营全过程以及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实施方案的编制:包括了项目尽职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计划

实施方案的审核主要是有专家评审进行。评审内容主要包括物有所值评价以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第二步:项目招标

    政府方面而言:主要是由政府确定和发布招标文件、对投标书进行评估、进行PPP公司初步筛选、进行谈判磋商、签订PPP协议。有些时候为了确保项目运作资金到位,在签订正式的特许经营权协议之前,政府会要求项目公司先要与相应的金融机构、承包方签订合作意向书。

    社会资本方面而言:需要筹备成立项目公司,组织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相关主体达成初步协议,参与投标,与政府谈判签约,注册成立项目公司

第三步:开发运营

    在此阶段,从政府方面而言,主要职责为监督PPP项目按期按质完成项目进度、监督公共服务与商品的质量、价格。对项目公司的运营提供相应的支持。

    项目公司则与相应参与主体签订正式协议,组织项目的开发与运营,PPP项目运营时间都比较长,以确保社会资本收回合理回报。

第四步:终止移交

政府在到期后接管基础设施运营,也可能继续与项目公司签约委托运营。而项目公司则将项目移交政府,进行清算。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保证国家经济航行方向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PPP与国家专项资金作为非常规财政政策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不同于2008年的四万亿政策的强力资金刺激,PPP模式强调的是在政府引导、管控、监督的情况下,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以及内生动力,运用市场主体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来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运营质量和效率。

PPP模式,绝对不是只要市场主体参与,也绝对不是减少政府参与度和管控力,而是保证参与各方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能力保证项目更好、更快的为社会大众提供商品与服务。

PPP模式,可以说是中国宏观经济哲学中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共同合力发挥作用的典型。也只有在理解和PPP模式的精髓与本质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进行项目的实务操作。

此文为针对PPP的简单概念延伸与基本入项流程介绍,具体操作实务内容将在随后呈现。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智慧城市PPP模式备受青睐推广任重道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