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PPP模式核心机制与案例剖析


来自:中兴旅游研究院     发表于:2017-04-13 09:15:56     浏览:358次

请输入标题     bcdef

特色小镇既可以是行政建制镇,也可以是有明确边界的非镇非区非园空间,或是一个聚落空间、集聚区,隶属于地方政府行政管辖范围。而一般地方政府土地指标少、基础设施弱、财政能力有限,引入PPP模式发展特色小镇成为最佳选择。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公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该政策出台,必将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PPP模式也将开拓一个全新应用领域,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有力资金支持。


特色小镇既可以是行政建制镇,也可以是有明确边界的非镇非区非园空间,或是一个聚落空间、集聚区,隶属于地方政府行政管辖范围。而一般地方政府土地指标少、基础设施弱、财政能力有限,引入PPP模式发展特色小镇成为最佳选择。


它是一种以特色小镇项目为合作载体,让实力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实现政府建设特色小镇目的,同时为参与社会资本带来一定投资回报率的模式。其中它参与的项目主要适用于准公共产品的开发,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产业发展及服务类项目。

1

明确PPP项目运作机制


对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企业而言,明确PPP项目运作机制及投资回报预期至关重要。 


首先,明确项目合作主体。


四大主体是

- 政府授权的下属机构或下属公司

- 各类投资主体

- 金融机构或其他投资人

- 咨询设计、工程施工、招商运营等产业服务机构


其次,明确职责分工。


政府部门给予整体方向指导、行政便利支持和专项资金补贴等。合作成立的SPV公司作为PPP项目实施主,负责与政府签订PPP项目合同,进行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物业项目开发等项目开发运营活动。

PPP项目属于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决定了它需要在社会资本收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收益率大概只能达到10%。


因此,建议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社会资本方一开始就要降低收益预期,其次,明确项目收益及补偿来源,主要包括开发建设成本补偿和特许经营收益。最后,要明确项目周期。


一般PPP项目都有长达10-30年的运营期,要靠后期运营的收益来弥补前期投资,因此,需要社会资本方具有强大的运营能力。

2

建立PPP项目资源库


对建设特色小镇的地方政府而言,建立PPP项目库、制定和争取相关的税收、金融政策支持尤为关键。


首先,明确入库项目范围,重点为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项目。


其次,聘请专业PPP项目咨询机构,包装特色小镇PPP项目,向上申报;然后邀请中介机构基于项目的建设经营方案、盈利补贴方案、经营年限等综合条件,对项目进行初步筛选。


再次,根据申报项目的性质及成熟度,明确项目分类(储备项目库、执行项目库、示范项目库),确定项目开发时序。最后,对项目实施动态化管理,及时有效掌握每个项目的详细信息,有针对性的提供技术支持与专业指导,同时建立针对进度慢、效应差的项目建立退出机制,形成良性机制循环。

3

制定PPP项目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财政部已出台一份《关于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主要涉及基础建设领域。


因此,在针对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PPP项目,政府也应加快出台针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PPP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的专项支持扶持优惠政策,以达到降低社会资本的投资成本。

2

加强PPP项目金融支持体系


目前,国家层面出台的特色小镇金融支持政策仅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家政策性银行,远远不能跟上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步伐。


建议政府加强加紧出台更多金融支持政策,建立符合特色小镇PPP项目的金融体系,如:扩大商业银行对特色小镇建设贷款力度、对于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的社会资本进行贷款贴息、大力在各个金融机构宣传特色小镇PPP项目、直接发行一些特色小镇PPP项目的项目收益债、资产证券化进行特色小镇PPP项目融资等。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小城镇建设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以贫困地区小城镇建设作为优先支持对象,统筹调配信贷规模,保障融资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财会丨PPP投资与建设模式下会计问题研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