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PP大市场已初步建立!


来自:北京中税税务     发表于:2017-04-14 00:14:35     浏览:395次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逐步引入一些PPP初级形式,主要作为政府市场化融资手段。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为满足民众日益多元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中国相关部门积极借鉴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成熟经验和做法,探索在中国公共服务领域推行PPP改革。

  2013年以来,中国把PPP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范实施,发挥PPP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放宽准入、打破垄断,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公平竞争。经过3年改革实践,中国PPP市场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宏观层面,PPP改革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在公共服务领域落实为一项实实在在、可操作、可执行的政策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资本创新活力,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动能转换。在中观层面,PPP改革有效推动了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微观层面,PPP倡导物有所值理念,通过公平竞争、全生命周期管理、风险分配、绩效付费、透明公开等创新管理手段,使政府少花钱、多办事,公众获得更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社会资本获得更多新的商机。

  目前,中国PPP大市场已初步建立,成果超过预期。在不少地方,PPP已成为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抓手。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中国利用3年时间初步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和操作规范,初步建立了包括法规、政策、指南、合同和标准等5个层面的制度体系。

  二是PPP大市场初见雏形。截至2016年底,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已收录全国入库项目1.1万个,覆盖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农业、旅游、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19个主要经济社会领域,投资额达13.5万亿元。其中,绿色低碳和社会类项目稳步增加,政府付费和混合付费项目上升至66%,系统集约项目增多,公共服务有效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PPP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改革综合效应初步显现。对政府而言,PPP改革加快了法治政府、信用政府、服务政府建设。对市场来说,PPP市场催生了各类社会资本公平竞争,增加了改革发展的市场新动能。对公众而言,通过全生命周期标准化和公开透明管理,在公共服务领域行使参与权、监督权和发言权有了更多渠道和手段。

  虽然目前PPP改革在统一顶层设计、法制政府和信用政府建设、政府监管、社会资本公共责任、民营企业参与率等方面仍有不足,但随着改革深入、制度完善、规范监管、能力建设等工作的加强,一个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中国PPP大市场会日益兴旺发达。

(作者系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

   附PPP政策文件汇总收集

第一部分 PPP总体政策文件

(一)法律

2015.01.30《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8号)

2014.08.3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011.12.20《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3号)

2002.06.29《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1999.08.30《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二)国务院发布

2014.11.06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

2014.08.08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

2013.09.2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

2010.07.2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国办函〔2010〕120号)

2010.05.07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

2009.05.25国务院《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国发〔2009〕27号)

(三)部委联合发布

2015.03.10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5〕445号)

2014.12.31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8号)

2014.12.15财政部、民政部、工商总局关于印发《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财综〔2014〕96号)

(四)发改委发布

2014.12.0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

1996.03.*《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计建设[1996]673号)

(五)财政部发布

2015.06.25《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财金[2015]57号)

2015.04.07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的通知(财金[2015]21号)

2015.04.02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15〕83号)

2015.03.18财政部关于印发《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32号)

2015.03.12财政部《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15〕64号)

2015.02.17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5〕15号)

2015.02.15财政部《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的通知》(财办库〔2015〕27号)

2014.12.31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财库〔2014〕215号)

2014.12.31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14〕214号)

2014.12.30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试行)(财金〔2014〕156号)

2014.11.30财政部《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112号)

2014.11.29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

2014.09.23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

2013.12.19财政部《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74号)

2004.09.* 财政部《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财政财务管理指导意见》(财建[2004]300号)

(六)住建部发布

2012.06.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12〕89号)

2006.01.04《住建部等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的通知》(建市[2006]6号)

2004.05.01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26号)

2003.02.13 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七)中国银监会

2009.07.27 关于印发《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9〕71号)

(八)审计署

2011.01.14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审投发〔2010〕173号)

第二部分 PPP具体领域政策文件

(一)国务院发布

2015.06.3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37号)

2015.05.2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

2015.05.1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37号)

2014.07.29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国办发〔2014〕37号)

2014.06.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

2013.09.0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

2012.11.05《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62号)

2011.04.2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政策促进普通公路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22号)

2010.11.2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8号)

(二)部委联合发布

2015.05.19《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

2015.04.20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在收费公路领域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财建[2015]111号)

2015.04.09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财建[2015]90号)

2015.03.17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发改农经〔2015〕488号)

2015.02.13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市政公用领域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工作的通知》(财建〔2015〕29号)

2015.02.03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

2014.12.31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税〔2014〕151号)

2014.12.26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9号)

2014.09.12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发改投资〔2014〕2091号)

2014.08.26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财社〔2014〕105号)

2014.07.0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2014〕55号)

2011.04.24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政策促进普通公路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22号)

(三)发改委发布

2015.07.10《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发改基础〔2015〕1610号)

2015.07.07关于切实做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发改法规[2015]1508号)

2015.05.19《关于开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15〕488号)

2015.04.25《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发改[2015]25号)

2015.03.31关于《印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5]755号)

2015.03.17《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发改农经[2015]488号)

2015.03.10《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PPP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5)445号)

2014.05.1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首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的通知》(发改基础〔2014〕981号)

2014.03.20国家发展改革委《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8号)

(四)财政部发布

2015.04.21《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公共租赁住房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通知》(财综[2015]15号 )

2015.04.20《关于在收费公路领域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财建[2015]111号)

2015.04.09《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财建[2015]90号)

2015.02.13《财政部等关于市政公用领域开展PPP项目推介工作通知》(财建〔2015〕29号)

2014.12.26《财政部等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9号)

2014.07.04《财政部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补充通知》(财税〔2014〕55号)

(五)住建部发布

2015.01.21《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建市设函[2015]10号)

2012.06.08《住建部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实施意见》(建城[2012]89号)

2006.01.04《住建部等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的通知》(建市[2006]6号)

2004.02.24《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6号)

2003.02.13《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

第三部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策文件

(一)国务院发布

2015.05.1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妥善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意见的通知》

2014.10.02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

2014.09.26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

2010.06.10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部委联合发布

2015.03.*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清理甄别初步结果核查工作的通知》(财预〔2015〕24号)

2014.04.24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

2012.12.24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2〕463号)

2012.11.05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62号)

2010.07.30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

(三)发改委发布

2014.05.1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创新企业债券融资方式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4〕1047号)

2013.08.2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2050号)

2013.08.0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1890号)

2013.07.2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财金〔2013〕1410号)

2013.05.16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企业债券发行申请部分企业进行专项核查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1177号)

2013.04.19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957号)

2013.04.07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保障房项目企业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742号)

2012.12.1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2〕3451号)

2012.10.09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发债过程中信用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2〕2804号)

2011.07.2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1765号)

2011.06.09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1388号)

2010.11.20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债券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0〕2881号)

2008.01.0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财金〔2008〕7号)

2004.06.2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2004〕1134号)

(四)银监会发布

2014.07.1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新规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250号)

2014.05.0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40号)

2014.04.0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99号)

2014.02.19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39号)

2013.06.2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全口径统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175号)

2013.03.25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

2011.07.05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还款方式的通知》(非银发〔2011〕16号)

2011.06.28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关于进一步落实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查工作的通知》(非银发〔2011〕15号)

2011.06.1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监管有关问题的说明通知》(银监办发〔2011〕191 号)

2011.06.1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据报送的通知》(银监办发〔2011〕190号)

2011.06.16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关于做好信托公司净资本监管、银信合作业务转表及信托产品营销等有关事项的通知》(非银发〔2011〕14号)

2011.03.31中国银监会《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1〕34号)

2011.01.13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1〕7号)

2010.12.16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0〕110号)

2010.12.03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中长期贷款还款方式的通知》(银监发〔2010〕103号)

2010.11.15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当前重点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0〕98号)

2010.10.1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下一阶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查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309号)

2010.08.0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查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244号)

2009.04.1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信政合作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55号)

2007.10.12中国银监会《关于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银监发〔2007〕75号)

(五)财政部发布

2015.*.*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初步清理甄别结果自查工作的通知》(财办预〔2015〕2号)

2014.10.23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的通知(财预〔2014〕351号)

2010.10.28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公益性项目债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会〔2010〕22号)

2009.11.06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09〕388号)

(六)其他部门发布

2014.*.*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中国结算发字〔2014〕149号)

(七)未明确文号或出处的

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负责人就《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关于规范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有关审核标准的工作指引(初稿)》

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有关工作的通知》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关于试行全面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的若干意见的函》

《整改为一般公司类贷款的有关要求》

《关于99号文的执行细则》

《企业债券审核工作手册》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企业债券簿记建档发行业务指引(暂行)》、《企业债券招标发行业务指引(暂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的几点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收益债券业务指引》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附第三批PPP项公布及政策解读

2016年10月11日,财政部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国家能源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19部委发布《关于联合公布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加快推动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正式对外公布第三批示范项目。至此,万众期待的第三批示范项目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下面将对通知的主要内容进行逐一解读。

一、示范项目规模扩大,影响力增加

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名单昨日正式对外公布,共有51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11708亿元,规模首次破万亿。从规模上看,示范项目规模快速扩张,第一批示范项目,总投资金额约1800亿元,包括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养老、能源、政府基础设施六个领域,第二批示范206个,投资额为6404亿元,涉及领域也随之扩大。

增加至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教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文化、能源、养老、片区开发、社会保障、科技、体育、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其他16个行业,第三批示范项目数量和规模均有大幅度提升,涉及的行业范围更加广泛,示范项目从存量项目为主转变为以新增项目为主。从地域上看,第三批示范项目依旧分布不均,31个省市自治区中山东省以42个示范项目位居榜首,上海和西藏均无项目入选。大连、宁波、厦门、青岛和深圳五个计划单列市的示范项目分别为2个、2个、1个、5个和0个。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前两批示范项目由财政部单一部门主导,第三批示范项目是由财政部联合19个部门评审、共同发布,表明PPP模式的适用范围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二、鼓励优先选择民营资本

已落地的PPP项目中,国有企业占比较高,对民营资本的“挤出效应”十分突出。为了保障民间资本平等参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扭转民间投资断崖式下滑的颓势,本次示范项目的评审过程中的政策引导性较强,对民营企业参加投资的PPP项目有额外加分。由此可见,在社会资本的选择过程中,首先应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型企业,按同等标准、同等待遇参与PPP项目,不得对民营资本设置差别条款和歧视性条款。而且在同等条件下,鼓励优先选择民营资本。

三、履行财政管理职能,加速项目落地

PPP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可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但财政管理仍不可或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物有所值论证保障PPP项目的质量和效率;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控制地方财政风险;前期费用补助、以奖代补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助力PPP模式发展;引导示范项目与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进行合作对接,破解项目融资难题;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等各类公共资产和资源,完善项目回报机制,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

四、注明示范项目落地截止日期,积极推动项目按期落地

通知的一大亮点是明确列示了各批示范项目落地的截止日期:第一批示范项目2016年底,第二批示范项目2017年3月底,第三批2017年9月底。从时间点上看,示范项目落地周期压缩,第一批示范项目作为试水,于2014年11月公布,历时2年;第二批示范项目是2015年9月公布,希望能在一年半年内落地;第三批示范项目更为迅速,预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落地。而且逾期尚未完成采购的示范项目将被调出,一方面,体现了20部委力推示范项目落地的决心,另一方面,表明随着PPP模式的蓬勃发展,未来示范项目势必加速落地的信心。

五、明确PPP项目用地供应方式,规范项目土地取得

之前,PPP项目用地政策尚未明确,PPP项目公司应如何获得项目土地使用权?如何确保获得项目特许经营权的的社会资本能同时通过招拍挂获得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得而知,成为制约PPP项目落地的一大主因。

通知成功解决了PPP项目用地的取得问题,明确PPP项目用地供应方式: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应;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除公共租赁住房和政府投资建设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可以作价出资方式供应外,其余土地均应以出让或租赁方式供应,及时足额收取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另外,可将土地招拍挂和PPP项目招投标环节合并,确保获得项目特许经营权的的社会资本能同时通过招拍挂获得项目的土地使用权。

六、示范项目“能进能出”,动态管理

     为发挥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为PPP模式提供成功运作的范例,20部委高度重视示范项目的质量,采取动态管理模式,遵循“能进能出”原则,对不具备继续采取PPP项目实施条件的示范项目予以移除,警示相关从业人员规范操作PPP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推荐|PPP的这些关键点,一个都不能忽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