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融资创新】文旅产业资产证券化让PPP具备可实施性


来自:PPP融资策划大讲堂     发表于:2017-04-25 23:38:04     浏览:295次

导读:资产证券化是文旅产业在融资渠道和效率上做出的一个提升和探索,同时也让PPP更加具备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文旅产业的发展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PPP模式风起云涌的今天,旅游业界亟需思考如何应用PPP模式促进行业发展。业内人士认为,资产证券化是文旅产业在融资渠道和效率上做出的一个提升和探索,同时也让PPP更加具备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23支产业基金涉足文旅行业

2016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共成立23支针对文旅行业的产业基金,其中4支规模超过100亿元,他们分别分布在东北地区、宁夏地区、浙江以及山东,基本均属于旅游大省。

政府希望通过产业基金的方式撬动社会资本,通过引导基金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基金参与到其中来,一起来做大文化旅游的产业。随着我国进入旅游3.0时代,定制旅游日渐风行,创新创意型旅游企业将逐渐成为投资热点。业内人士表示,所谓3.0时代就是百花齐放,各有特色;投资机构将更加注重商业模式和盈利而非概念和低价补贴,现在一些产业基金投资机构主要看能够持续造血、能够盈利的机构,而不会靠低价补贴的企业;风投机构对团队素质更为看重,包括行业资源,还有你的专业度,人品、整个团队的互补性,这都是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PPP配合资产证券化,风险并没有完全消融

旅游PPP目前的基本态势是签约的大、投资的少。签的大体现了我们对这一块市场预期不错,投的少说明配套、风控方面没有出台相应措施。所以说,可以把资产证券化看成是在融资渠道上和效率上确实做出了一个提升和探索,让PPP更加具备可行性和可实施性。产业基金投资机构人士这样谈到。但他们仍认为PPP配合资产证券化,风险并没有完全消融。

再融资时相当于在PPP基础上通过资产证券化再融资,而一般来说,随着融资次数的增多,风险也会累积。资产证券化依赖于现金池的持续运营,一旦出现了断链,PPP和资产证券的债券回报就出现了次级贷的问题,后果更严重,业内人士表示,比如说景区,就押在景区的管理质量上,砝码加大以后对运营的质量要求就会更高了。比如说把门票资产证券化,门票价格每年都可能会变,取决于景区的服务和管理能否到位。政府把管理权力特许给民营资本的景区,完全授权问题,介入的方式和程度,都有待通过立法规范。

案例:早在2012年,华侨城集团曾通过门票给中信建投做了一个资产证券化产品,华侨城成立“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凭证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拟通过此次资产证券化(ABS)募资18.5亿元人民币。本次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自成立之次日起五年内特定期间华侨城及下属两家子公司拥有的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凭证为基础资产,设优先级受益凭证和次级受益凭证两种受益凭证,该计划的核心在于将北京、上海、深圳三座欢乐谷主题公园未来5年的入园凭证打包作为基础资产,将其产生的现金流用于向投资者支付收益。计划发行后,上述三家公园的门票收入收款账户将被作为监管账户,相关监管银行将把现金流汇入专项计划账户,由中信证券按照约定的分配顺序向投资者分配。

上述案例实际上已在客观上也为旅游业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基本经验。当下很多民营景区面临相当大的融资需求,资产证券化这一政策的出台或将撬动二线景区的融资和投资。 (中国PPP服务平台+东方财富证券。CCP整理)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金融】PPP项目核心文件一览,你要的都在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