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的监管主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应该包括准入监管和绩效监管。准入监管是在立项和特许经营者选择时所用的,而在项目一旦建设完成之后,对项目的质量、公共产品价格、服务水平、财务等方面又得需要监管,这就是绩效监管,也叫效果监管。
按照吕汉阳所编的《PPP模式全流程指导及案例分析》所说,准入管理的目的在于剔除不能实现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VfM)的PPP项目方案和特许经营者,以提高效率;绩效监管的目的在于解决市场失灵、普遍服务和绩效不符合要求等重要问题,以保护公众利益。
PPP项目的监管主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应该包括准入监管和绩效监管。准入监管是在立项和特许经营者选择时所用的,而在项目一旦建设完成之后,对项目的质量、公共产品价格、服务水平、财务等方面又得需要监管,这就是绩效监管,也叫效果监管。
按照吕汉阳所编的《PPP模式全流程指导及案例分析》所说,准入管理的目的在于剔除不能实现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VfM)的PPP项目方案和特许经营者,以提高效率;绩效监管的目的在于解决市场失灵、普遍服务和绩效不符合要求等重要问题,以保护公众利益。
准入监管
PPP模式,作为一种新投资模式,政府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比传统的投资模式效率高,所以准入监管的核心内容就是考察PPP模式及特许经营权能否实现物有所值,即比传统模式效率高。通过制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发展规划,考察项目的必要性,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来确定,看看是否适用于PPP模式。同时,通过竞争招标,选择最优秀的企业授予特许经营权。
竞争性投标是准入监管的主要方法。投标者需要同政府的公共部门进行谈判,通常这种谈判要进行多次,不断对初始的投标文件进行修改,目的是提高项目的VfM。同时,政府部门也会根据谈判情况,修改招标文件,最终通过竞争性谈判来决定中标者。
当然这种监管任务的落实,必须使监管机构的设立、职权范围和基本政策合法化。同时,在执行监管政策的时候,做到不受利益相关方的干扰,特别是作为项目公司股东的政府的不必要干涉。独立监管机构成员必须是专业人士,包括行业管理专家、技术专家、经济学家、法学家以及用户代表等。
绩效监管
政府把特许经营权放出之后,必须确保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并提高效率,这是绩效监管的关键。
产品/服务质量监管。推进绩效监管,必须明确分工。特许经营单位,制定日常管理规则,收集监管数据,形成监管报告;政府的公共部门,制定项目技术标准,审查特许经营者的管理计划和监管报告,审计财务,最后形成奖惩和评估报告。被聘用第三方,严格做到独立审计,搜集整个项目运营期间的数据,形成第三方审计报告。
需要强调的是,整个绩效监管过程,不能干涉特许经营者通过什么方法满足绩效要求,以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后,监管结果要通过报告的形式体现,且监管的费用一般由政府和项目公司分担,但如果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再次检测的费用,则由项目公司承担。
价格监管。在项目建成后,特许经营期间,可能会面临通货膨胀、汇率变动、供给材料、银行利息等风险,因此应设计动态调价机制来降低风险。在这方面,政府的公共部门应该积极作为,根据不同的制度环境、风险和监管目标,除了采取不同的定价方式,要设立动态调节/调价机制。目前,涉及到的主要是为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与消费指数挂钩;为降低汇率波动的影响,要与汇率挂钩;为降低需求变化的影响,与需求挂钩;为降低原材料质量、价格起伏影响,与原材料价格/质量挂钩。
此外,还有标杆评定法和市场测定法,主要是项目公司对分包商提出调价要求而进行价格评估的方法,政府有时也可在招标时明确首次行使价格标杆评定的时间和期限。对电厂、水厂、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一般还采用组合收费法,分析对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比例,然后分别设立调节/调价机制,以保证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长期动态公平。
2016年6月于烟台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