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小镇融资:PPP为最佳模式


来自:特色小镇设计     发表于:2017-06-26 14:07:47     浏览:397次


体育小镇建设具有投入高、周期长等特点,纯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因此不仅仅需要吸引人的IP和扎实的群众基础作支撑,同时更离不开政府和投资者的重要角色。体育小镇融资来自政府资金、政策性资金、社会资本、开发性融资、商业金融五种渠道——这种投资主体多元化,以政府为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融资模式,即PPP融资。


我国在建设体育小镇的进程中,已涌现出一批经典的PPP模式案例,例如,昆仑体育与光大资本联合成立100亿体育PPP基金,投资定位于体育小镇和体育场馆。


近期举行的首届体育小镇高级研修班暨首届体育小镇峰会中:相关权威指出在资本和市场浪潮下,PPP模式是解决体育小镇资本瓶颈的最佳途径。


为什么是PPP模式?


体育小镇需要以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前提,但是对一些财政比较薄弱的地区而言,大量的资金投入显然不现实。其次,体育小镇所需土地很难一次性到位,对于项目的推进效率也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导致地方政府在推动体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持续的财政输出显能不太可能。此外,体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投融资模式及后续的运营管理方式,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体育小镇的建设,融资约束则是其中最大障碍。而PPP融资模式能够有效地综合使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弥补体育小镇资金缺口,丰富资金来源。

第一

PPP模式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开拓融资渠道

体育小镇必须以产业为主体,投入的金额巨大,造成政府持续的财政输出比较困难,也就要求实现体育小镇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以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一种融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才能够在比较少政府投入的同时,撬动庞大的设备基金。

第二

PPP模式有利于降低和分散风险

一方面,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与公开招标的形式,引进综合实力比较强的企业来参与小镇的建设;另一方面,参与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雄厚的资金积累,进而提高体育小镇建设的整体风控能力。同时,PPP模式在项目的开始阶段就引入社会资本,使其可以以自身先进性的管理经验,对项目本身的风险进行甄选和识别,进而通过行之有效的风控手段规避风险。

第三

PPP模式有助于项目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体育小镇建设能否吸引到民间资本的参与,关键在于体育小镇融资空间和回报能否匹配社会资本的预期、收益。根据设立目的,体育小镇作为一个集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为一体的平台,在未来产生的价值可以满足投资回报。此外,在政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小镇建设过程中,社会资本可以从更多方面敦促政府相关政策的落实,提供优惠的条件,保障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率问题。


2016310日,按照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融资支持基金筹建方案,财政部联合建行、邮储、农行、中行、光大交通、工行、中信、社保、人寿等10家机构,共同发起设立政企合作投资基金。作为基于稳定现金流的结构化投融资模式,PPP基金是PPP项目一个有力的融资工具,在股权、债权、夹层融资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为政府方配资;为其他社会资本配资;单独作为社会资本方;为项目公司提供债券融资等。

2

PPP产业基金有哪些形式?


模式一

由政府主导的PPP产业基金

通常由省级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子母基金模式进行操作,先由省级政府与金融机构发起成立省级母基金,作为LP优先级;母基金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共同成立子基金。同时,由地方财政充当LP劣后级,并承担风险,杠杆比例通常为1:4。这一模式政府对金融机构有稳定的担保,吸引更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对所投的PPP项目自然也是优中选优。


图为政府主导的PPP产业基金


模式二

由金融机构主导的PPP产业基金

一般由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LP)作为发起人,通过地方政府(LP次级)共同成立专项资管计划,金融机构委派制定的股权投资基金为GP。资管计划与承建公司出资成立PPP产业基金。承建公司多为大型集团企业,具备风险承担力,充当劣后方。这种模式专注于地方项目,减少申报程序,大大降低项目的门槛。


图为金融机构主导的PPP产业基金


模式三

具有建设运营能力的实业资本发起成立基金管理公司(GP),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LP优先级,成立专项资管计划,承建公司充当LP劣后级。这类模式中基金出资方往往没有政府,资信度和风险均由企业承担,但由于政府授予企业特许经营权,因此仍属于政企合作的PPP项目。相比以上两种模式,企业一方面承担更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具备更为灵活的运作模式,甚至可以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


图为社会企业主导的PPP产业基金


PPP基金通过股权或“股+债”的模式,投资于由地方政府纳入PPP框架下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具体体育小镇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政府根据协议授予项目公司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在基金存续期限届满时通过约定回购、份额出让或资本市场变现实现投资的退出。由于PPP项目具有期限长、规模大的特殊性质,PPP基金退出也一直是PPP项目融资的难点。


第一层面:PPP基金结构层面中优先级的退出结合上述三种形式的PPP产业基金分析,通常情况下,优先级对接的是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理财资金,劣后级由社会资本方(施工方)认购。从退出期限上看,商业银行的参与时间通常在2年之内,保险公司的参与期限在5年及以上,但仍可以通过期限错配滚动参与。

第二层面:PPP基金对整体项目层面的退出PPP基金有清算、IPO上市、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形式的退出方式,但根据表现,约定回购凭借其稳定性,成为PPP基金普遍的退出方式,也是社会资本方最能接受的一种。PPP基金在设立之初就会明确退出安排,多数PPP基金会要求公共机构或政府指定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回购基金份额、基金持有的项目公司的股权、债权或项目公司的特许经营权、收益权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一带一路”——东非亚吉铁路项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