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清华PPP研究中心,PPP观点
为把握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大势,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的交流合作,探索经济常态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峰论坛”于2017年6月2日在陕西西安隆重召开。开幕仪式后,几位重量级嘉宾分别作主题演讲,就新型城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为与会者带来最前沿、权威的业界信息。
严厚民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院长
以下文字为演讲实录。
谢谢刘主任、谢谢诸位同事听我的演讲。
今天非常开心有这样的机会来到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讲讲“一带一路”的事情,我下面花20分钟将我的一些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最近这段时间“一带一路”和国际化都有非常引人注目的事件在发生,一些全球化或者国际化的东西都在拿出来重新讨论,重新运作,这个怎么讲?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十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一些新型的国际机构建立、国际贸易复兴,很多国家经济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国在过去的30、40年,70年代、80年代经济的发展,其实是国际化、国际贸易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让我们维持基本的资金途径,所以对于国际化、全球化,就像习近平主席所坚持的,这是我们继续要做的方向。
下一张图是一张世界的地图,就是这个国家所在的地方跟挂国旗的地方,它的贸易交易是最多的。你看我们中国周围的国家几乎都是挂着中国国旗,但是我们中国挂的是美国国旗,美国是中国最大贸易的伙伴,我们有3千亿美金的贸易顺差。而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加拿大,加拿大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美国。要认识到我们跟美国的关系,经济上我们有非常多的联系。讲到这样的事情,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其实也不奇怪。讲到“一带一路”倡议,我们香港人把这个“五通”讲得非常充分,包括跟去做基础建设的项目、PPP的运作经验,香港都联系的比较紧。刚才也有演讲者强调PPP最主要的事情还是投资回报的问题,这当然是我们要注意的。
讲到这里一定要讲讲回报问题。我今天讲丝绸之路有点班门弄斧,因为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几件事情,也许值得重新提一下。为什么历史的考虑跟现实的实践结合呢?第一件事情就是说丝绸之路其实是一个贸易通道,我在香港跟我的同学们讲,丝绸之路就是把我们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往西边运过去。这么说只对了一半,你要把历史的东西拿出来看一看。丝绸之路的贸易不是简单的从我们长安装一马车的东西运到西方去,其实我们中国的货品运到蒙古,就卖掉了一半,再加上蒙古的货物继续往前走,走到俄罗斯,中国的贸易又卖掉了一半,再加上俄罗斯的货物往前走,等我们真正走到所谓欧洲的时候,中国的产品已经所剩无几。丝绸之路上的长途贸易得到短途贸易极大的支撑。讲到丝绸,我们都相信我们中国的丝绸当年是卖到欧洲去了,是的,当时在丝绸之路上,丝绸也是流行的,你给我货物,我给你丝绸,我买你丝绸就给你货物,为什么到最后19世纪把这个贸易的路径变成叫做丝绸之路,实际上丝绸当时就是我们交换的一种方式。所以讲到今天,讲到“一带一路”这样的事情,资金还是第一位的。怎么样去融资?怎么样有更好的回报?就是我们需要考虑比较多的一些事情。
今天早晨讲到了古代的西安,以及大西安的想法,我作为外地人感到非常振奋。想想中国这么多年经济发展的经验,如果讲得比较笼统,无非就是这么几件事情:第一,我们想办法要筹集资金,我们的政策要到位,我们修港口、修路、修铁路,把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提升物流,做工业园区,我们做工业园区时注意其规划性,就是怎么样把相同的工业集合起来。比如在东莞电子产业非常成熟,在惠州服装业非常成熟,加上出口贸易,这样的事情都促使我们过去几十年的成功。我们可以把这种成功经验推介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我们有这样一个宏伟计划的时候。讲到这里,也许大家会和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其他一些主要的经济提升项目、国际性的经济提升计划做比较。做这样的比较大家会不难发现,今天“一带一路”这个事情比过去“马歇尔计划”或者最近欧洲的计划都宏伟。我们挑战在哪里呢?“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都跟我们有不一样的金融体系,以及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能够使我们的项目落地,这样就对项目的可行性、公开性、可管制性,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今天早晨王天义教授也讲到PPP怎样跟私营的、政府的,或者说也许把PPP变成所谓的最后的方案,当然天义的讲法有很多内涵。讲到PPP,其实有它独到的功能,它可以把政府的资金不到位,或者政府管制效率不够高的项目通过PPP的方式公开招标,这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经济状况的国家有更特别的意义。
我下面跟大家讲轨道交通,今天早晨听到大家的讲座,包括讲到我们在城镇发展当中,怎么样看城镇发展,怎么样发挥城市不同的作风。我感慨在什么地方呢?说到大陆要做“一带一路”,香港能做什么事情?我们香港政府或者业界人士,第一件事情就是讲我们香港有很好的金融体制,第二就是有很完善的法律系统,你跟一般的香港人讲,他们很快会把这两条给到你。我今天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要换位思考。我跟大家讲所谓的轨道交通,讲到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我们国家的高铁,包括城市交通发展得很快,轨道交通规模大,旅客多、效益高、环保、有效利用土地,这些都是很快能够讲清楚的事情。但是讲到回报的事情,讲到铁路投资这件事情,从我们香港的数据上来说,这个投资回报只有1.5%左右,你要让私人来投资做这样的事情,也许没有太多的私人企业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但是轨道交通、铁路,这样的城际交通,我刚才讲了有那么多的优点,政府也很愿意推广,但怎么筹到钱做这个事情呢?在座的朋友们也许去过台湾,台湾的高铁其实是1986年开始立项,经过将近三十几年的运作,从建筑的角度上来说做了很多突破,但它却一直被投资回报所困扰,他们从30年运营期变成了50年运营期,最近在争取把它变成70年、80年、甚至90年的运营期,香港的轨道交通也许给我们一些启示。
我们来看北京的4号线,它是港铁运作的,深圳的4号线也是港铁在运作,港铁正在给伦敦做轨道交通的事,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做同样的工作。他们在做的过程当中,一个很独特的方法,实际上也是港铁的优势,就是能够把各方面信息汇总在一起,作为一个操盘手。最近港铁把港岛南线、港岛西线做了一个分析,说你把地皮、土地的税收加起来,是几百亿,如果按照30年运营期算就是几千亿,有了这样的资产,要把铁路运营起来就是一些比较靠得住的事情。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铁路的修通,对于土地的价格、土地的利用,完全都是自己需要操办的事情。
港铁发展地产,我认为它是PPP中做的最深最多的一件事,因为它的投资方不是哪一个公司,是老百姓。是老百姓用自己的资金发展轨道交通,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有讲价的地方,比如香港轨道交通的收费受政府规划,可增可减,这都是受政府管制的。
香港城市大学跟清华大学在发改委的领导下一起建立了PPP研究中心,我们也有做境外的事情,希望有机会境内的事情也有些进展。我有个同事是犹太人,我们前一段时间非常想看看犹太、以色列的历史,他说你要研究犹太史就等于半部西方文明史,我想今天在陕西这个地方,我们如果把陕西的历史搞清楚了,就等于是半部中国史。“一带一路”的事情,如果有一个好的操盘手,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投稿、授权、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