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宏观】PPP落地放缓,基建有忧?(PPP大数据系列之五)


来自:XYMACRO     发表于:2017-07-01 04:14:19     浏览:281次

1PPP落地速度连续3个月出现放缓,符合我们此前的预测;

2)但出现一些新变化——入库速度回升、落地周期延长;

3)目前新变化并不改变PPP落地“前高后低”的判断;

4)从资金来源和政府意愿看,基建下滑幅度预计可控。


近期PPP落地速度有所放缓

        PPP落地“前高后低”的判断逐渐落地。我们自2016年以来对财政部PPP项目库的大数据保持高频跟踪。在上一篇PPP大数据报告之四——《今年基建怎么看?基于PPP视角》中我们指出的, 2015年底和2016年初是PPP项目发起的高峰; 2016年年中是PPP项目入库的高峰;而从测算来看2016年底和2017年初将是PPP项目落地的高峰,2017年全年落地会呈现“前高后低”;虽然PPP项目投资具有较长的持续性,但对基建投资边际贡献最大的时点可能已经过去。我们测算外推2017年PPP项目总落地规模与2016年规模可能大体相当,但节奏可能正好相反(即2016年前低后高,2017年前高后低)。

        从近期的PPP高频数据跟踪来看, PPP项目落地规模从2017年2月的高点3800亿不断下滑,5月落地已不足1000亿,我们的观点正在逐渐落地。而除了PPP项目生命周期本身的规律以外,政策影响对PPP的节奏也产生影响,87号文等政策文件对地方政府通过包装项目来违规融资举债进行了控制,也导致了PPP项目推进的放缓,甚至可能影响已落地的存量项目。



但入库速度回升、落地周期延长

        PPP大数据的新变化:入库回升、落地时间延长。2017年上半年的PPP数据除了逐渐验证我们提出的“前高后低”的节奏判断以外,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新结构性变化,具体表现为:1)近期入库项目规模小幅上升;2)平均落地时间从2016年11月的390天小幅上升至436天。

o PPP入库项目出现小幅上升。自2016年7月以后,PPP项目入库规模增速大幅放缓,从前期的月均项目入库近万亿下滑至不足3000亿,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入库速度有所回升,2017年3至5月,PPP项目入库规模达到月均6325亿,是前期低谷的两倍,而增加的项目主要来自于新疆、内蒙古等欠发达地区。PPP项目的增加可以补充前期停滞的入库规模增长,但在近期对地方政府融资监管趋严的情况下,增长的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o 落地时间有所延长,但料空间有限。从我们2017年1月开始匹配PPP项目面板数据的半年多以来,可以识别的落地项目数从752个(1.28万亿)上升至1762个(2.95万亿),但平均落地时间整体保持稳定,仅从约13个月(390天)小幅上升至14个月(436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2016年后新发起PPP项目数量显著减少,导致长期项目(时间长)的占比上升和新项目(时间短)占比下降。考虑到近期新入库项目有所回升,叠加落地项目已成规模,平均落地时间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可能有限。

新变化影响有限,维持“前高后低”判断

        新变化影响相对有限,模型预测维持“前高后低”的判断。我们曾在PPP大数据报告之四——《今年基建怎么看?基于PPP视角》中测算,由于2015年底2016年初是PPP项目的发起高峰,此后发起快速回落,而PPP项目从发起到落地所需的时间稳定在13-14个月左右。因此, 2016年底2017年初可能就是PPP项目落地(进入执行阶段)的高峰期,2017年全年来看PPP落地大概率将呈现“前高后低”格局。

        而近期PPP数据库出现的新变化对此结果的影响相对有限

        1)落地所需时间的延长使得预测落地高峰有所后移,但影响有限(半年时间推后了一个月),从我们的测算来看,如果仅考虑落地时间延长的效应,当落地时间从390天上升至436天,2017年2季度落地规模预测仅将上升10%;

        2)入库项目的温和回升使得长期预期有所改善,但考虑到当前入库项目仍需相当时间发酵才能落地,而2016年发起项目的大幅下降已“积重难返”,且在地方政府融资监管趋严情况下PPP入库项目增长的持续性也有待观察,目前的变化并不改变我们“前高后低”的模型预测。



从资金来源和政府意愿看,基建下滑幅度预计可控

基建投资主要有五方面的资金来源:一般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类政府债券、贷款和社会资本。

        年内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有减有增,资金可能不会构成年内基建投资的制约。87号文对地方政府通过包装项目来违规融资举债进行了控制,预计将导致PPP项目推进的放缓,也可能会对基建投资完成额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PPP仅占基建投资约10%,拖累幅度有限。而这种放缓是为了去芜存精,防止地方政府将PPP项目作为新的融资工具。

        此外,根据我们的估算,从基建资金来源角度来看,分项上有减有增,这意味着资金可能不是年内基建投资的核心制约:

  • 国家预算内资金和政府性基金对基建投资的资金支持大约占30%,而今年以来一般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明显较去年同期提高;

  • 基建资金来源中的类政府债权包括城投债、地方政府债和专项金融债,占比约为35%,考虑到今年以来城投债发行受到高利率的限制,净发行规模为负,这意味着基建投资中的类政府债券(城投债)资金来源可能受限。

        中央政府目前托底意愿仍不强,但部分地方政府可能在推动基建投资。我们从两个角度出发来论证这一点,第一,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速在经历了短暂的反弹后再次回落,仍处于负增长区间;第二,发改委核准通过项目数自2016年9月开始趋势性回落。

        但部分地方政府可能已经在着力推进基建投资。今年以来,新疆和内蒙古的PPP项目推进明显加速,占全国比重,新疆从去年年底的3.3%升至6.7%,内蒙古从去年年底的5.3%升至6.5%。

        同时,财政支出中与基建有关联的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和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的支出同比增速上升,并且高于2016年的增速中枢。

        从这两个角度而言,今年基建投资的下滑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对冲,下滑幅度预计可控。



相关报告

相关报告

20170322:今年基建怎么看?基于PPP视角(PPP大数据追踪之四)
20161031:PPP大数据:增长中的节奏变化(PPP大数据追踪之三)

20161016:大数据看PPP第三批示范项目:从量到质(PPP大数据追踪之二)

20160824:PPP大数据!对上万项目逐个梳理后的发现(PPP大数据追踪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干货推荐]农业PPP助推特色小镇与乡村旅游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