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转型从融资到投资


来自:和平百阿腾资产     发表于:2017-07-05 11:46:05     浏览:299次

“任何一个领域,资本进入的前提就是考虑如何退出,如果说不清楚怎么退,资本是很难进入的。这在基础设施PPP项目中也是同理。

”城发基金董事长林旭初在第二届广州PPP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投融管退”中“退”是最后一公里,不过目前PPP领域,动辄20年,甚至以上的投资期限,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6月19日,财政部、央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新规《关于规范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为PPP资产证券化指明了未来的发展道路。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加之减税力度不断加大,地方政府的“财力”大不如前,但地方升级基础设施的需求却客观存在,因此满足基建融资需求被认为是PPP的主要推动力。

“我们不是在找项目,就是在找项目的路上。”上海宝冶集团总经理陈刚称,“像我们这种承包型的企业,很想跟金融机构一起承接更多的政府项目。”上海宝冶是隶属于中冶集团旗下的施工总承包企业。

  “我们作为金融的‘搬运工’,也在思考和探讨,对于未来PPP发展,金融从业机构怎么样去深度进入。”首都建设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郭紫仪称。

 “以往我们更多的从融资的角度看问题,现在尝试用投资的角度。”林旭初称,“如果让这个领域‘可以投’的话,对财政、对社会资本,都是非常好的事。”

  不过不是所有的基建项目都适合做PPP。“市场需求大、投资金额大、技术可靠、收费相对容易、区域性强、要求明确的基建项目最适合做PPP,像电厂、交通、污水处理等。”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守清表示,“别的项目不是不能做PPP,但是难度很高。”

  今年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严监管”之年,在PPP领域也出台了不少规范措施,例如严禁地方政府利用PPP等方式违法违规变相举债,政策严格限制政府购买服务,不允许明股实债,不允许兜底承诺等。

有专家建议,在金融监管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新思路:加大存量项目PPP的力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存在大量优质资产,这些存量项目具有稳定现金流,且项目本身具有客观的经济效益或是未来可预期的经济效益。在这些存量基础设施领域加大PPP的推广力度,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的良性循环,或许会是下一阶段推广PPP的重要方向之一。“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新建项目上,把存量项目盘活了才能更好的推进新建项目。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转型从融资到投资打通“投融管退”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