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联合发力 下半年PPP资产证券化项目批量落地可期
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记者 汪文品)7月13日,财政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在京举办首期PPP项目专题业务培训班。记者获悉,此次由中国PPP基金承办的业务培训班是为贯彻落实6月19日《财政部 人民银行 证监会关于规范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三部委相关业务部门主管领导及业内有关专家,对PPP资产证券化发展、实践与创新情况以及有关政策规定、工作程序、操作要点等内容作了详细讲解。预计今年下半年,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案例或将批量产生。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在7月13日的培训班上表示,当前形势下开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盘活存量资产,扩展资本市场发展空间。同时,通过资本市场更为谨慎、理性、严格的约束,进一步推动PPP项目规范运作。
孙晓霞表示, 财政部金融司、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证监会债券部这三部门将进一步密切合作,遵循“分类实施、强化监管、规范流程”原则,从三方面规范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工作:一是抓紧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PPP资产证券化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二是加强PPP项目全过程信息披露,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进一步提高PPP项目质量,从根源上防范PPP资产证券化风险。
6月19日,三部委联合发布的《通知》明确收费权、合同债权、股权3类基础资产可开展PPP资产证券化,符合标准的PPP项目在建设期也可探索进行资产证券化。这一措施局部解决了PPP项目融资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盘活PPP项目存量资产,降低原始权益人的债务杠杆,提高投资人的持续投资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
专家表示,在资产证券化后,PPP项目资金供应方置换成了侧重中长期资金配置的产业投资基金、不动产基金以及证券投资基金等战略投资者,这既可以纠正早期PPP启动与推进过程中金融资源与实体项目的期限错配,更能够使PPP获得持续而稳健的融资能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在肯定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提出,要在放宽社会领域投资方面取得新突破,拿出更多以优质资产设立的PPP项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入库项目13132个,入库项目所需投资金额为16.39万亿元。
中国证监会债券部主任蔡建春在培训班则表示,证监会内部已专门成立PPP证券化工作组,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部门协作,建立联席工作机制,明确业务流程,细化业务分工,监管好市场,提供好服务。此外,证监会将加快推动REITs等能有效支持PPP项目建设的创新产品落地,统一PPP证券化的监管标准,夯实制度基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稳步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有效实施。
尊敬的蔡建春主任,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本次PPP资产证券化培训班,我谨代表财政部PPP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第一,当前形势下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具有多重意义。一是能够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金融工具的优势,推动实体项目与资本市场对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从根源上破解PPP项目融资难题。二是有利于盘活PPP项目存量资产,提高流动性,进一步拓展社会资本发展空间。2017年我国迎来PPP项目落地高峰期,至6月底,全国已落地项目2021个,总投资额3.3万亿元,存量资产空间较大。三是有利于丰富资产证券化市场产品类别,扩展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四是有利于规范PPP项目运作,通过资本市场更为谨慎、理性、严格的约束,推动PPP项目各参与方规范运作、严格履约,提升项目实施质量。
第二,要认真学习,切实领会政策精神,确保工作方向不偏离。本次培训既有三个部门的政策讲解,也有来自金融机构、业内知名专家的项目实操分析和经验分享,是一场PPP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践交流的“盛宴”。大家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全面掌握相关政策要求、工作流程、具体步骤等内容,深入思考,增进理解,提高认识,切实把握好政策定位和工作方向。一是注重“规范发展”。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相关主体,应该着眼长远,立足于“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监管部门划定的政策框架内开展PPP资产证券化。二是注重“正本清源”。资产证券化是项目再融资和提高资产流动性的手段,应坚持在确保实现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推进,不能让PPP资产证券化成为社会资本的快速“退出”渠道。三是注重“防范风险”。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是一种独立于主体信用的市场化融资工具,强调“资产支持”的本质,应坚决避免本应完全依赖项目未来现金流收益的PPP资产证券化产品,将偿付责任向政府延伸,“绑架”政府刚性兑付。
第三,要学以致用,规范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工作。大家在“学好”的基础上,要扎实“做好”下一步工作。一是要认真领会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作通知精神,遵循“分类实施、强化监管、规范流程”原则,正确把握政策实质,消除认识误区,推进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近期各地要按照要求,抓紧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PPP资产证券化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二是要加强PPP项目全过程信息披露,确保项目实施和资产证券化业务公开透明、有序实施,接受社会和市场监督,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奠定坚实基础。三是要进一步提高PPP项目质量,防范PPP资产证券化风险。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根源上依赖于PPP本身的健康发展。要坚决防范由PPP项目运营风险蔓延到投资人风险。各地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管力度,纠正“完全兜底”和“伪装上马”的“假PPP”项目,强化财政承受能力论证10%“红线”的硬性约束。
同志们,资产证券化是我国PPP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探索,实现PPP和资产证券化深度结合、相得益彰,需要各方精诚合作、不断创新、努力开拓。财政部、人民银行、证监会将继续密切协作,与PPP各参与方一起,共同推动PPP事业健康发展!最后,诚挚感谢人民银行、证监会长期以来对我部PPP工作的大力支持!同时,对承办单位中国PPP基金、与会专家和媒体朋友们的辛勤劳动致以衷心的感谢!预祝大家学有所得,满载而归!
谢谢大家!
由北京大学专家领衔设计,前瞻性的全面系统思维。
随着私募基金新规的推出,私募2.0时代大幕正式拉开,过往1.0时代以“募资”为核,以“投资”为主的私募经营模式已全面退出资本市场,新私募资本模式倒逼投资人必须具备全新的产业资本投资理论,才能实现“投”的好,更要“退”的好的投资核心;
◎致力于产业投资的实业企业家
◎拟融资或拟上市企业董事长、总经理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的项目负责人
◎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机构负责人
◎主管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
北京大学 招生办公室提供校内外住宿信息,学员自主选择,费用自理。
(以实际上课通知为主)
学制一年,每月授课一次,每次 2 - 3 天,共计 9 次
学费:9.8万元/人(本期特惠学费 2万!)
(含1年的教学、教材资料;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收费方式:入学前由北清智库商学院财务部统一收取,学费到帐后统一开具发票。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