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用好PPP金钥匙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衡阳市PPP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来自:衡阳通讯杂志     发表于:2017-07-19 09:19:20     浏览:358次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PPP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作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抓手,PPP模式已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城镇化推进加速,公共服务需求增大,资金缺口加大,迫切需要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投入。目前,PPP模式已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运用,用好PPP这把金钥匙,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为推动我市PPP模式持续健康发展,我局就PPP工作开展了相关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公共服务领域PPP工作全力推进, PPP项目进展顺利。

      (一)项目推进情况及主要特点

      1、申报成功率高。近年来,我局大力推进市级PPP项目库建设,积极征集项目,目前全市累计入库备选项目65个,总投资额682亿元。参加财政部共三批、省财政厅共四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先后推出20个项目,有16个项目入选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示范项目,入选率达80%。其中市本级推出6个项目,3个项目入选财政部示范项目、1个入选省示范项目。

      2、分布领域广。我市现有财政部示范项目3个(市本级3个),省级示范项目16个(市本级4个、珠晖区2个、衡南2个、耒阳8个),总投资额156亿元,项目涉及生态环保、旅游、片区开发等8个领域。

      3、示范效果好。市本级示范项目总体推进顺利,部属三个示范项目已全部签约,积累了项目运作经验,示范效果逐步显现。

     (1)衡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总投资5.68亿元,于2016年8月投产运营,昔日臭气难闻的填埋场如今变成了一座花园式工厂。此项目得到了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高度肯定,获得财政部中国清洁能源基金6980万低息贷款和财政部5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

     (2)污水处理工程(含铜桥港二期、酃湖、角山、松木四个子项)。总投资8.86亿元,已全部完成社会资本方采购,铜桥港二期于2016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并通水试运行,其余三子项现已开始征地拆迁,年内将全面开工建设。

    (3)松亭污水处理厂存量项目。采用TOT模式,总投资7.33亿元,2016年4月完成社会资本方招标工作,中标社会资本方以5.14亿元获取70%股权,市水务投持有30%股权。此项目是融资平台存量项目转换为PPP项目成功案例之一(目前全国仅两个获财政部存量项目奖补),对存量项目转换为PPP模式,减少政府债务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协调,理顺机制。为了理顺工作关系,按照“职责明确、程序统一、项目共享”的原则,完善我市PPP推进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常务副市长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明确牵头单位,增强牵头单位主体责任。三是简化工作程序,建立联审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四是统一工作流程,避免项目单位在操作中无所适从。

      2、设立机构,健全制度。2016年2月,我局率先在全省市州中成立了PPP办公室,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衡阳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操作流程图》,制定了《衡阳市PPP财政综合信息平台项目信息录入操作手册》,初拟了《衡阳市PPP政府性基金实施方案》等。

      3、加强培训,提升能力。我局多次组织投融资公司、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参加财政部、省财政厅举办的PPP专题培训和学习,提高各方对PPP的认知和操作能力。2016年5月参加省政府在北京举办的PPP项目推介会,全面推介我市PPP示范项目情况;2016年12月,邀请财政部PPP中心负责人对县市区、投融资平台主要领导进行了PPP知识专题培训,增强与会人员对PPP模式的认识。

我市PPP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

      推广PPP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创新工作,国内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各方对如何操作也不熟识,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申报项目数量少。目前湖南省已推出四批共316个示范项目,总投资额4847亿元,我市仅有16个示范项目,在全省示范项目占比为5%,明显偏低。

       2、项目落地难。大多数备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未编制完备的实施方案,操作性差,造成项目推进迟缓或社会资本方中途退出。如衡山科学城科技孵化基地项目原社会资本各方股权均等,没有控股股东,最终造成大股东变更后不再符合PPP模式,现申请退出省级示范项目。

      3、民营资本参与率不高。由于部门在观念上难以转变,民营资本权益保障不足,加上民营资本自身承接能力有限等因素,目前我市民营资本参与PPP的积极性不高。如酃湖公园属非经营性项目,难以满足合理回报,社会资本中途终止。

      (二)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政策学习不全面,职能配置不到位,推选项目不规范等方面。二是相对于BT项目的建设移交,PPP项目操作流程太过复杂,存在畏难情绪。三是职能部门观念转变难。在PPP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一些部门思想观念转变难,既得利益难以打破,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部门以PPP项目的审批程序多、准备时间长,政府把控能力弱等为由,对推出项目不积极主动。四是投融资公司积极性不高。我市投融资公司在资金市场供应宽松,融资方式灵活的情况下,更倾向自建自营。

      2、推进机制不顺畅。推进PPP工作需多部门形成合力,目前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等审批工作在发改,项目推出和具体实施在各部门和投融资公司,财政主要做好宣传、发动、指导服务、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工作,如果部门积极性不调动起来,财政、发改等部门的被动状态难以改变。

      3、项目开发欠均衡。目前市本级除在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两个“强制”领域实施PPP模式成效明显外,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停车场、养老、教育产业等领域进展缓慢。

      4、支持体系不完善。一是用地政策待完善。PPP项目可否无偿划拨用地,作价出资用地可否二次开发等都未作明确规定。二是市场发育不完善。普遍存在国有资本热,民营资本冷;建设环节热,营运环节冷;银行资本热,自有资本冷的现象。三是融资支持待完善。目前信贷政策仍强调抵质押物,依旧希望政府担保,银行短期贷款与PPP项目长期融资的期限错配问题比较突出,融资需求难以满足。

加快推进我市PPP工作的建议

      今年是我市发展之年,也是项目建设之年,要建设“五个新衡阳”,实现投资增长目标,加快推进PPP工作十分必要。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推动PPP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抓手高度来认识,必须坚持必要、合理、可持续的财政投入原则;必须妥善处理好规范实施和加快发展的关系。为此,必须找准公共服务领域短板,大力推进PPP工作,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深化PPP理念认识。PPP模式既是一种融资模式,更是一种营运管理模式。PPP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是共治理念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体现,牵引行政体制、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改革协同推进。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契约观念、市场观念、大局观念,开始从公共服务的管理者、提供者,转向监督者、合作者,开展平等合作,把“放管服”落到实处,激发释放社会资本活力。要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合作基础,发挥PPP作为效率工具的作用,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充分论证,让该做、能做PPP项目做PPP,让PPP倡导的项目运作理念落地。以改善公共服务供给为合作目标,通过绩效付费安排,强化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结果导向,解决重建设、轻运营,重投资、轻服务等问题。

      (二)做好项目筛选识别。根据市十三五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结合国家投资重点,通过提前谋划,筛选一批边界比较清晰,需求迫切项目推行PPP模式。对污水和垃圾处理两个领域实行“强制”推行,对其他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强制进行PPP识别论证,选出一批项目充实项目库,列入分期开发目录,实现有序开发,滚动开发。

      (三)强化项目包装策划。通过将非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捆绑”,增强非经营性项目可操作性;针对“小散”项目进行整体打包,采取整体招标、整体签约、整体设计、分期实施的办法形成规模优势,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对投融资公司存量项目通过TOT、ROT等模式转换成PPP项目,减少政府债务。力争在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公用事业、重大社会事业等方面策划一批投资规模大、示范带动强的项目,提高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四)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进PPP工作,关键还是要做出项目,让PPP模式的优势得到彰显,从而带动更多项目启动。重点推进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的污水处理工程、来雁新城A片综合开发项目年内落地开工;大力推进我市教育“三通两平台”、城区共享单车、智慧城市、医养结合、十三五农村安全饮水提质工程等PPP项目启动。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加强项目协调和服务。充分利用有影响力的媒体、网站等向社会推介项目,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市PPP项目建设,对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市联席会议进行协调处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五)落实项目保障机制。一是完善投资回报机制。统筹安排公共资产和资源,积极挖掘项目本身的商业价值,作为投资回报的主要来源,将政府付费责任纳入财政中长期预算,让社会资本吃下定心丸,构建PPP项目合理回报机制。建议设立市级政府性PPP基金,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对我市PPP项目进行股权、债权投资,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在土地、价格等方面,量身打造适应PPP需要的配套政策,支持项目建设。二是增强金融支持。配合金融机构开发与PPP项目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对特许经营权质押、收益权质押、资产证券化等提供政策指引,创新项目融资方式。积极争取向政策性银行融资,以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解决商业银行短期贷款与PPP项目长期融资期限错配问题。三是简化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项目流程,实行联评联审机制,项目签约后,必要的手续可并行办理,提高审核效率。

      (六)推动项目规范运作。按照科学、规范、透明的要求推进PPP工作,在符合PPP制度框架下,允许因地制宜对PPP的具体形式进行创新,以便PPP项目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禁止通过固定回报、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借PPP之名,行变相融资之实。二是在绩效考核规范方面,按照激励约束相容原则,探索制定明确细化的分行业绩效指标体系,覆盖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确保全程有监督、有考核、有验收。三是进一步推动项目实施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发展”的原则,依托PPP综合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项目实施方案、合同、实施情况等信息,接受公众监督,确保项目实施公开透明,有序推进,保证项目实施质量。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六部委促交通与旅游融合鼓励PPP模式,2000亿优惠贷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