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BigBang与PPP


来自:寒门随笔     发表于:2017-07-19 20:08:29     浏览:332次

工作的时候,有很多人跟我说英国PPP的繁荣有很大程度是因为英国的big bang,但是自2016年底开始,中国金融机构不断上涨的成本和严厉的监管,PPP项目将受到很大冲击。我怀着“怀疑的”态度写这篇文章供大家讨论一下。


英国第一次Big Bang 由撒切尔政府推动的以金融综合经营为特征的金融自由化。开始时间 19861027日。

 >全面摧垮了英国本土及英联邦国家金融分业经营的体制,促进了商人银行业务与股票经纪业务相融合,以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相互结合。

>英国的商业银行纷纷收购和兼并证券经纪商,逐渐涌现出一批超级金融机构,业务领域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个方面,成为与德国相类似的全能金融集团。

第二次 Big Bang 布莱尔政府推动的以统一金融监管为特征的金融整合(想一想近来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议: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最最最特别的一个是成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这意味着一行三会各自为政的终结)

起因:

> 1988年,英国的国际贸易与信贷银行几乎破产。

>1995年:英国的老字号巴林银行因新加坡分行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发生重大投资损失而陷入破产边缘,后被荷兰银行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

>由央行监管银行的金融活动有一些固有的弊病:英格兰银行的主要责任在于货币政策的稳定,客观上存在着只注意货币政策而忽视监管银行金融业务的可能,尤其是当货币政策与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之间产生目标冲突时,更为突出。

>银行业务拓宽后导致的银行间的竞争升级

手段:

>将英格兰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出来,使其专注于货币政策,同时成立英国金融服务局(FSA),逐步将分散的金融监管职能集中到FSA

>颁布了《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取代了以前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统一了监管标准,大大提高了金融监管效率;


我们看一下,两次Big bang中有没有PPP的身影?

1992-1996年,PPP第一阶段:试验阶段,撒切尔政府在水、电、天然气等领域推行私有化以缓解财政压力。1992PFI(私人融资计划)模式营运而生。这个时期政府决策所使用的原则为1994年所使用的“普遍适用原则”:英国地方政府和各中央部委在开发公共项目时,必须首先考虑利用私人和社会资本的可能性(Spackman,2000,就是说能利用社会资本方的情况下尽量利用社会资本方,准入门槛相对莱利法则来说较低。

1997-2008年,PPP第二阶段:发展阶段,布莱尔政府大力推广PFI模式,并加强了法律保障,1998年设立了独立的永久性的公司合资公司PUK(中央政府部门与巴克莱银行等合资组成,私营部门占51%

2009-2011年,PPP第三阶段 成熟阶段,由于金融危机爆发,银行借贷率骤降80%,融资成本急剧上升,私人投资受到重创。为了帮助PFI项目融通资金,英国财政部设立了基础设施融资中心, 为市场提供补充。如果PFI项目从市场融资遇到困难的时候,由TIFU提供临时、可退出的援助。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使得PPP模式推行与管理核心步骤,政策,实践操作细则标准化和规范化。截止到2012年,英国PPP项目数量超过700个(占到目前总PPP量的一半以上)。

2012年至今,PPP第四阶段:转型期,由于PFI的项目的全部运作是由私营部门完成,政府的参与度不足,债务加大导致政府偿还压力增加,2012年推出PF2,提高政府资本金比例,并将融资限额从之前的90%降到80%,抑制过度投机。

   我们看到PPP推动的整个进程中,英国政府除了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成立了一个基础设施融资中心以外,几乎没有相关的金融政策配套。而PPP的发展和成熟阶段在英国的第二次Big Bang 前后,第二次big bang为英国金融市场带来了开放竞争的环境,并且为伦敦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作为国际领先的基金管理中心,2005年,伦敦管理的资产达到了2.25亿元。(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脑子灵光一现,第二次big bang 带来了大规模资金流入。。。),本来我最想找的数据是PPP参与方的情况(诸如投标人、金融机构等),PPP融资方式。可是查询了英国财政部网站以及其他网站(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webarchive/),虽然有部分PPP信息,可惜的是它的相关数据统计仅仅包含项目类型,区域、运营期及金额。我只能大概联想一下,根据IJGlobal数据库显示, 2014年项目融资79%来源于贷款,12%来自于股权投资,9%来自于债权。那我是不是可以认为英国PPP的融资有大部分来源于贷款?(如果有数据渠道,这个可以再做证实)。到此,我可以间接证明PPP跟金融市场环境有关,英国第二次Big Bang带来的是大量的资金流入,银行贷款利率以及金融环境对PPP产生的正面的影响?Hardcastle,C,Edwards,P,J以及Akintoye,A.and Li,B (英国PPP/PFI 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因子分析法,2015年)认为成功的PPP/PFI 5个关键因素:有效的招标(22.5%),项目执行力(17.7%),政府担保(英国PPP居然还有担保?)(10.8%),有利的经济环境(10.4%)以及可用的金融市场(7.8%)。金融市场对PPP有影响,但不是最最最主要的。我们现在工作中碰到的PPP难落地是不是就不用让金融机构背锅了?2017年中国金融工作会议刚刚落幕,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终结了一行三会的强大的权利地位,剩下的只有政策执行部门地位。。。。,我们看到了如英国一般统一的监管体系开始的端倪。但是还没有看到开放的金融环境,资金的流入,低利率等有利因素。PPP推进是不是需要再靠靠别的因素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高燊咨询】PPP迈向深水区——盘活存量资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