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历史的进程,对PPP模式的看法


来自:海论天观     发表于:2017-07-22 18:58:00     浏览:318次


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怎么实现?说句大实话,除了利诱,还要“威逼”。本质上就是因为资本是不自由的,因为任何国家都不会允许资本完全自由活动。


利诱当然是项目的回报,实际上现在的PPP项目回报一般都能够在6%左右。比起前些年动不动百分之十几二三十的回报,那肯定是低了,但是以这两年的风险释放情况和低利率大环境其实也不算差。毕竟整个项目是安全的,回报稳健。另外就是一系列的对你资本的制约和驱赶。


现在重点说一说制约和驱赶的问题。第一是投向的问题。空对空的金融套利和资本套利,被斩断。首先政策上宣示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然后是监管上打击。空对空的金融套利和资本套利,以诸多“大鳄”为祭旗,足够震慑。


其次转出境也不可能。国家外汇管理有自己的使命,不允许资金任意自由跨境流动,事实上,你的资本是出不去的。走地下通道的风险过大,面上的大资金没有必要铤而走险。所以,逃也逃不掉。


第三,既然不能空对空套利又逃不掉,那就龟缩不投,放着。每年11%到12%的M2增速,让你放着也心慌慌。所以,摆着不动也不是办法。


第四,我自己去玩我自己的小生意,不跟着国家政策混。那用营改增来约束你的产业方向,变身税率孤岛,就一定要承担过重的社会成本,享受不到产业链的红利。


最后,上面的几板斧砍下来以后,开一个PPP的口给你突围。好了,讲到这个层面足够了。如果你们是民营资本的所有者,你们会不会投?就不是想不想投的问题,而是无路可走,只能这么投了。


因此,国家的政策对整个社会的资源的配置有着非常大的主导作用,具体到混合所有制改革、PPP项目和供给侧改革调动社会资本,手法就非常清晰。增加持有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不准随意转移,禁止数字套利。在国家层面上让这一部分的资源既不能闲置不用,也不能乱用。把这部分资金既围又打,逼到弹尽粮绝。此时放出一条生路,那还不夺路而逃?可焉知这一条生路,不是有人故意设计的乎?所以民营资本想抽身事外,成一独立王国是不可能的。你必须得要参与到这个国家的建设进程当中来,不但必须要出钱,而且必须要按照国家意志规定的形式出钱。如果意识形态不认可,那么,这个钱出的当然是不乐不意的。反之,真正都出了钱的,这个国家用GDP帮你做保,最后也亏不了。用资本自由换国家认可利润,这个生意其实非常好。


下一步逻辑就是稳定投资收益和良好社会效益的优质PPP项目是资产证券化的首选,因为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个模式做烂了的话,那么这个模式就不会有更大的效应出现。因此在这个模式实行的早期所拿出来的项目,一定是有着非常好的现金流项目。遇到的问题是,如果一个项目有非常好的现金流预期,那么,参与方为什么要急着做ABS?


逻辑往下走,那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用优质PPP项目来做ABS只是药引子,目的当然是让市场看到,这两者相加会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良好的现金流,已经保障了头三年五年的收益。然后再进行资产证券化,收回本金。从短周期来看,这样的投资当然非常不错。而且早期由政府投入的一些资金,也可以抽回来了。这不单为政府资金解了套,而且壮大了PPP模式。


所以我反复说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你一定要参与这个市场大潮当中,跟着政府的导向往前走。而且一定不能心急,要做长期投资者,要成为中国这个国家发展的伴随资金。最好是落地生根,伴随个五十年八十年,与整个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可见,真正聪明的民营资本都会察觉到这需要从意识形态上去认识问题,然后通过信仰选择,最终完成市场化甄别。在这个过程中,不信的会很痛苦,因为每次决策都以失败告终,但又很难认识到问题所在,最后只能亏到归零,淘汰出局。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与REITs相结合的创新融资模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