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的现状与展望


来自:冶金传媒     发表于:2017-07-24 18:17:35     浏览:350次

目前,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投融资机制,自2013年底作为新生事物得到大力推广。随着3年多的发展,我国PPP模式进入发展快车道,全国各地热情高涨,都在积极试点和推广,这让PPP项目模式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经济的热门话题。 

PPP模式运作与传统模式相比较,优势何在? 

PPP模式的优势很多。第一个优势是,缓解了建筑市场份额递减带来的压力。就目前建筑市场来说,供需是不平衡的,如果以传统模式公开招标,那么可能将有几十家的竞争者。但是,通过PPP方式投标,作为央企的中冶集团所属企业,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和综合施工能力,可以说PPP模式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第二个优势是,作为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虽然企业只占资本的一部分,但是作为发起人,企业直接就成为了总承包方,以总承包方的身份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第三个优势是,资金有保障。虽然PPP模式前期运作时间较长,但毕竟是政府主推、社会资本方投资、政府以特许经营及财政补贴的形式进行担保的新兴模式。只要签订合同,相应的预付款、工程款都能及时到位,资金上是有保障的。最后一点,既然是政府类项目,那么与一些私营开发商开发的项目相比,从尾款回收到整个项目运作的风险都比较小。 

目前,PPP模式推广初期忽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弊端何在? 

从2013年底我国大力推广PPP模式以来,已经走过了3年的时光,PPP市场也经历了冷淡期到热情期。随着项目的大量落地实施,PPP模式推广初期忽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问题一是,目前PPP项目没有完整的法律约束,各地政府都有自己的政策和制度。可是追根到底,无论是政府方还是施工企业、社会资本,谋求的都是各自合理的责任。但是缺少了法律的约束,合同约定在确定性和完整性上的缺失导致PPP合同的执行力不强,使得政府方的延迟审批、不协调其他部门等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约束。问题二是,前期运作时间长。有的企业做过分析,一个PPP项目从发起到中标大概需要84个工作日,这还是最短的时间。问题三是,存在不稳定因素,即使是政府担保的项目,到最后政府能否顺利担保,以及政府人员变更后能否履约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相关企业在参与PPP项目时,要紧盯两个方面:一是必须要有两个报告,即财政可承受能力报告和物有所值报告,意思是政府本身推出的PPP项目必须是合法的;二是还款计划和特许经营文件要列入中长期的财政预算作为保障。 

针对现阶段我国PPP模式发展存在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第一个是合理辨识,分辨项目是真PPP项目还是假PPP项目。如果是真PPP项目,就会有政府出具的各类文件,而且真PPP项目会列入财政部的监管,会控制它的投资和可行性方案等。 

结合我国PPP模式发展现状,对PPP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展望? 

PPP项目在中央政府力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情况下,会是未来建筑行业的主流模式,特别是政府类、公益类、民生类项目都会逐步采用这种模式。第一个是降低政府负债,第二个是盘活社会资本,第三个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从一方主导到多方参与,大家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各自获取自己的利益。 

从政府层面来说,要降低负债,兼顾民生,打造公共项目;从企业层面来说,要取得相应的合同额,保证相应的产值,赚取充足的利润;从社会资本方层面来说,现在投资渠道较少,民营企业风险较大,股票与房产市场逐步压缩,PPP项目将成为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从这三个层面考虑,下一步PPP的发展应该是大有作为。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PPP模式在我国将再次掀开崭新的篇章。虽然暂时还有些困难,但冶建企业也要迎难而上,为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联合体投标-注意事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