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项目逐步转型,污水垃圾处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近日,财政部、住建部、农业部、环保部印发通知,对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提高政府参与效率并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污水、垃圾处理行业健康发展。
PPP合作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主要方式是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主要特点是政府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更深,企业对项目前期科研、立项等阶段参与更深。政府和企业都是全程参与,双方合作的时间更长,信息也更对称。
此次四个部门联合发文的通知要求政府在合作模式中要以运营补贴作为财政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式,也可从财政资金中安排前期费用奖励予以支持,逐步减少资本金投入和投资补助。显而易见,“运营补贴”和“前期费用奖励”成了关键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政府在环保工作中扮演的角色逐渐从资金投入方转变为项目建设、运营的管理者、监督者和评价者,把项目后期的运营利润返还给企业,大大降低政府部门在环保工作中的财政资金投入量,把钱用在刀刃上,另外也给企业吃下一颗“定下丸”,建设进度、质量、资金都有政府规范和兜底,企业可以免出后顾之忧,做好做实环保工程项目。
在国家改革的进展中,政府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倾向于提供政策服务和政策的扶持,不可能大包干,财政资金也经不起耗。为了保证环保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PPP合作模式提供了至少三点有利条件:
首先便于权责分开。环保项目的规划、建设、施工都交给企业后,政府不必耗时耗力耗钱,政府可以腾出手来实施监督和管理,从而降低工作量,企业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设计环保项目,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影响。发生的问题商量找到对策,缺少的政策、资金可以向政府申请支持。
其次是保证工程质量。环保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完全由政府透明,向民众公示,不搞暗箱操作。老百姓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供政府参考。政府再及时与企业沟通协商,解决环保项目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问题,达到三方满意,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是奖惩分明。环保工程项目最后搞得好不好,政府会给企业一个公平的评价,纳入企业信用体系。如果企业干得好,在以后的工程项目中可以重点考虑该企业;干得不好会影响企业的信用评分,在今后的工程中可能就很难在胜出了,所以对于企业来讲,认真干好每一项环保工程,都是在给自己的未来铺路。
可以想像,环保工作在ppp合作模式的推动下将再上台阶,它会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干净。生活环境好了,老百姓对政府、企业的评价自然也就高了。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