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解读PPP模式,简直绝品(漫画版)


来自:正唐环保     发表于:2017-07-26 11:57:06     浏览:333次

近两年来,随着项目融资的发展,PPP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但是一直以来大家对PPP的理解是云里雾里,不得要领,而各种专家的解读又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所以小编专门整理了这篇神作,以助大家秒懂神秘的PPP。


在中国古代,商人虽有万贯家财,无奈社会地位低下。比如在秦朝时,商人不可穿丝绸衣物;唐朝时,商人不能入朝为官。然而,现代社会并非如此。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直译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我国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等主要工作,并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确保公共利益最大化。

PPP模式首先在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流行起来。主要是运用在公路、铁路、港口、医院、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上。

我们通过时间轴来看下PPP在一些主要国家的应用。

就连体育迷熟悉的美国4大职业联赛俱乐部(NBA,NFL,NHL,MLB),其所拥有体育场馆的31%都采用PPP模式来建设。

PPP模式的主要优点有:

1、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率,实现物有所值。

PPP项目可以使社会资本在项目确认、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中就参与进来,明确方向、降低社会资本的投资风险。且可发挥社会资本在建设施工、技术、运营管理方面的优势,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

2、有助于增加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资金来源。

PPP模式下,项目融资更多地由社会资本完成,缓解政府部门的资金压力,节省支出。

3、可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PPP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BOT、BOO、TOT、ROT、O&M、MC、LOT等等。

我们来说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全称为建设-经营-转让。

1、建设(B):政府部门就某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私人企业筹建项目公司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和维护。

2、经营(O):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政府许可私人部门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

3、转让(T):政府对基础设施有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BOT模式结构图如下:

对于PPP的其他模式,不再展开。

曾经凄美的爱情故事也迎来了美满的结局。

- END -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实务操作私享会】从金融机构视角看87号文|锐观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