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调研:引入PPP模式建设与经营龙虬庄遗址项目的可行性探析


来自:徐之标读书笔记     发表于:2017-07-27 10:25:14     浏览:315次

高邮古龙虬庄遗址有七千年文化底蕴,素有“文明之源出龙虬”的美誉,日前,龙虬庄遗址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准。高邮市力争将该遗址打造成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但是政府财政支持有限,资金缺口较大。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通过政府与私人组织伙伴式合作,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采取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等方式,共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某种公共产品和服务。将PPP模式引入龙虬庄遗址项目建设与经营中,就是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与政府财政合作注资,在一定经营期间,遗址经营收入归投资方所有,待经营期满所有的资产使用权和所有权全部留归龙虬镇政府所有。

1、组织有保证,政策有扶持。一方面,高邮市委、市政府和龙虬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打造龙虬遗址文化。今年龙虬镇围绕“以龙虬文化为灵魂,以生态文明为根本,把龙虬建设成里下河地区精致特色乡镇”主线,启动“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启动年”,注册成立了“龙虬庄遗址建设有限公司”,举全镇之力创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信心很足,组织措施得力,为PPP模式的运用和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另一方面,我省遵循《省政府关于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85号)精神,设立2015年省级旅游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重大旅游项目贷款贴息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并于3月底前全额拨付省级财政对市县专项转移支付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1.9亿元。龙虬镇龙虬庄遗址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审批,具备申报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条件。

2、区位生态好,招商基础实。一方面,龙虬的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对外地客商极具吸引力,位于高邮城区东北部,西邻京沪高速公路、省道237,龙虬大道年内通车,打通龙虬庄遗址西入口,交通极为便利。加之,龙虬庄遗址文化、无公害罗氏沼虾特色水产久负盛名,在全国旅游名册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时,受高邮经济开发区的辐射和带动,清水潭温泉度假村与之隔河相望,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为PPP模式的尽早启动提供了难得的内因和驱动力。另一方面,龙虬镇近年来“五指着力”,围绕产业、盘活存量、园区招商,主动出击,开展“飞地”、小分队招商,筑巢引凤,项目建设对镇财力贡献大。

3、基础建设不断推进,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高邮市委、市政府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龙虬庄文化遗址公园,其中基础设施建设4965万元。目前,已经成功流转土地600多亩,完成成片林绿化60多亩,建设了园内2条道路、3座桥梁、1座泵站以及污水处理系统,遗址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雏形。另外,在此基础上,正加速推进完善公园内的绿化、桥梁、供配电、给排水、河道疏浚、安保消防、通讯、垃圾收集转运等配套设施,重点打造游客接待中心、文化研究中心、遗址现场展示区和中国稻米博物馆(省科技厅已立项)等项目。

二、引入PPP模式存在的问题

1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我国关于PPP模式的先期探索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医疗、通讯、能源、水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且存在较多失败案例,而遗址保护与开发作为PPP模式的新兴领域,更难觅成功案例作为参考。龙虬庄遗址项目引入PPP模式,需要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建设做配套,包括利益分配的协商机制、公共服务的评估机制、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及问责机制等。缺乏完备的体制、机制,为项目的运营带来难度。

2项目盈利与遗址保护存在利益矛盾。龙虬庄遗址项目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投资,更重要的是遗址合理开发与保护的成本较高,这必然导致后续运营成本增长,运营的风险提高。当运营利润远低于投资回报预期的时候,民间投资方存在弃资风险。

三、PPP模式与项目精准对接的建议

1、借力PPP模式试点政策,为项目建设与运营“抢抓机遇”。PPP模式是一个崭新的融资模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最近,国家发改委推出1043个PPP项目,总投资1.97万亿。我省系PPP模式首批试点省份,最新公布107个PPP项目,总投资达1217亿元,通过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助力转型升级,政策的持续向好为龙虬庄遗址建设打开极大的发展空间。在民间资本尚未到位的衔接期,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先期资金投入,抢占发展时机,力争项目盈利与遗址开发保护“双赢”。

2、吸引民间资本,为项目建设与运营注入“新鲜血液”。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扶持,同时,拓宽建设思路,围绕“走出去,请进来,携手共建”的大框架,将有意投资创业的优秀客商请进来。“愿意来”还要“留得住”,以前期投入和国家明确投入的财政资金为“定心丸”和吸引力,本着合作共赢的宗旨,给以优厚的落户待遇,以建成后的商业开发收益换取遗址规划区资产的增值,在带动龙虬服务业税收增加的同时,为保护龙虬庄遗址做出贡献。

3、健全体制机制,为项目建设与运营“保驾护航”。深入研究PPP模式的成功案例,探索更为符合龙虬庄遗址项目的合作体制机制。必须把握的原则是客商的准入必须设定一定的门槛,一是要有诚信;二是实际注资不得少于1000万元;三是在一定的经营期内(可暂定10年)不得抽逃资金,自负盈亏;四是必须承诺经营期满所有的资产无偿无条件地完整无损地留给龙虬镇政府。同时,基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龙虬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着眼长远,放弃眼前利益,在积极协调客商的建设开发矛盾的同时,做好优质服务,在经营期内所有的经营收入全部归由投资方,不得违背协议重分配收益。

四、PPP模式运用前景及展望

PPP模式在我国及高邮地区尚属新生事物,是一个崭新的融资模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目前龙虬庄遗址规模太小、学术味太浓,难以调动普通参观者的热情,加之资金未能实现大手笔、持续投入,成为多年来制约遗址开发兴旺的瓶颈和软肋。笔者从龙虬镇政府负责人处进一步了解到,龙虬庄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一系列规划由省政府最终批准、立项、财政资金的专项投入还有待时日,但2016年底前开建展示区,新建稻作文化博物馆已经板上钉钉,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依赖上级政府的无偿投入,既杯水车薪又远不能满足遗址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而且,最关键的是龙虬人民的强镇梦想也让我们等不得、等不起,天时地利人和催促我们放手一搏。为此,只有充分利用PPP等多种形式,全力引进民间资本,全方位、高强度启动遗址开发建设,从而使我镇龙虬庄遗址的辉煌伴着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龙虬大道更加璀璨,成为“江淮地区的文明曙光”,以江苏省著名文化品牌和沉甸甸的文化名片充分验证PPP模式的深刻内涵和推广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国开行蒋志刚:PPP必将成为主导融资模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