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副部长:重点把握好PPP工作的“四条线”


来自:巴彦淖尔招商局     发表于:2017-08-03 16:57:02     浏览:314次

中国证券网讯据财政部消息,731日上午,财政部PPP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部长史耀斌在京主持召开进一步推进PPP规范发展工作座谈会。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

史耀斌认为,PPP发展不规范可以归纳为四个问题

一是支出责任固化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快上、多上项目,通过BT、政府回购、承诺固定投资回报等明股实债方式,实施PPP项目。一些政府付费类项目,通过工程可用性付费”+少量运营绩效付费方式,提前锁定政府大部分支出责任。实际上都是由政府兜底项目风险。

二是支出上限虚化问题。对于PPP项目支出责任不得超过预算支出10%的规定,一些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把关不严、执行不力,还有些地方政府能力不匹配,对当地财力和支出责任测算不准确,导致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流于形式,失去了安全阀功效,很可能加剧财政中长期支出压力。

三是运营内容淡化问题。PPP项目要以运营为核心,发挥社会资本的优势,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但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参与PPP项目的多为施工企业,既不愿意承担运营风险,也不具备运营能力,主要通过施工获取利润。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更看重上项目的短期目标。两方一拍即合,导致部分项目重建设、轻运营的倾向仍然严重。

四是适用范围泛化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将房地产等纯商业化项目拿来包装成PPP,借助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对PPP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审批和融资,会绕过相关产业政策监管,影响宏观调控效果。

史耀斌在会上强调,进一步推进PPP规范发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下一步,各级财政部门在坚持规范发展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PPP工作的四条线

一是要严控红线要强化财政承受能力论证10%“红线的硬性约束,统一执行口径,加强信息公开。所有项目都必须在PPP综合信息平台中,及时公开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及有关数据。未按规定公开的,要从项目库中清退。各地要建立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统计监测体系,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接近或超出10%红线的地区,要进行风险预警。

二是要守住底线要落实财预〔201750号文要求,严禁各类借PPP变相举债的行为。要审慎开展完全政府付费的项目。对于不包含运营内容、无绩效考核机制、社会资本不实际承担项目建设运营风险的项目,不得安排财政资金。

三是要搭好天线要全面了解掌握本地区PPP项目总体情况,对于项目总量、财政支出责任总额及占比、规范实施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这里的项目不仅包括入库项目,也要包括未入库的项目,真正做到全口径统计。

    四是要明确界线对于不属于公共服务的纯商业化项目,以及仅涉及建设、无运营内容的纯工程项目,要准确界定,从识别、论证、入库等环节严格把关,不能继续任由其打着PPP的旗号混淆视听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模式”如何助力特色小镇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