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下,PPP模式已成为各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一个重要抓手。运用PPP模式不但能够释放出社会资本的活力,缓解相关国家政府财政压力,弥补投资不足,还能提高投资效率和质量,克服原有机制弊端等。
由湖北清华天诚文化有限公司主办的“臻诚互助,企业一带一路”全国行活动致力打造最专业的PPP平台,本文将全面解读“一带一路”中PPP的相关政策和动向。
权威声音
央视财经:"一带一路"中PPP项目对基建企业证券价值起到积极作用
区域经济下政府如何部署“一带一路”建设和PPP模式推广工作
官方发声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陈洪宛:
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表示,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预计下一个五年计划“一带一路”PPP投资或超20万亿元,这将由最终的路线模式来定。
陈洪宛还表示,为了给基础设施投融资创造良好环境,发改委今年将“超常规”推进信任体系建设,这其中也包括“一带一路”信任体系的建设。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
谈及PPP时更着眼于政策和法规框架时表示实际上,PPP发挥了改革尖兵的作用,甚至带动了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焦小平强调:“传统项目最终的规划和最后的决算差额可能达到40%左右,而在PPP项目库中的项目招标价往往比规划节省10%到20%。这意味着,PPP相对于传统的非引进模式至少节省50%的资金。”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杨少林:
截至2017年3月,中国中央政府PPP项目数据库已登记了12000多个项目,涉及能源、交通、水资源、农业、林业、教育等19个行业,预计投资总额达10亿美元。
成功案例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
借助PPP项目,该市一个污水处理厂仅仅在建造环节即节省投资超过20%,如果考虑到其他周期的成本节省,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02
政策面最新动向
三部门规范PPP资产证券化 “一带一路”项目获重点扶持
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分类稳妥地推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资产证券化,鼓励项目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优化融资安排等。
通知提出,探索项目公司股东开展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除PPP合同对项目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质押等权利有限制性约定外,在项目建成运营2年后,项目公司的股东可以以能够带来现金流的股权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同时积极探索项目公司在项目建设期依托PPP合同约定的未来收益权,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
鼓励项目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优化融资安排。在项目运营阶段,为项目公司提供融资支持的各类债权人,以及为项目公司提供建设支持的承包商等企业作为发起人(原始权益人),可以合同债权、收益权等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
保监会:支持险资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投资PPP项目
为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融资方式创新,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国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支持保险资金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投资符合条件的PPP项目。
《通知》针对PPP项目公司融资特点,给予了政策创新支持。一是拓宽投资渠道,明确保险资金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形式,向PPP项目公司提供融资;二是创新投资方式,除债权、股权方式外,还可以采取股债结合等创新方式,满足PPP项目公司的融资需求;三是完善监管标准,取消对作为特殊目的载体的PPP项目公司的主体资质、信用增级等方面的硬性要求,交给市场主体自主把握;四是建立绿色通道,优先鼓励符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脱贫攻坚和河北雄安新区等PPP项目开展融资。
03
一图详解PPP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