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农业部牵头组织,筛选了农业领域第一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试点项目,湖北、河北、江苏、安徽等省份的20个项目入围。
在政策支持方面,两部门明确,通过前期费用奖补、政府补助、贷款贴息等形式,支持项目实施。
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国PPP入库项目总投资额已超过16万亿元,PPP项目需求还在持续加大。漫画一副,看下农业PPP到底什么鬼!
引入PPP模式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用于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
从投资现状看,县级及以上政府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投资一部分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绝大部分投资是由乡镇及以下政府独立承担。据2014年国家审计署报告统计,全国有346.5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负债水平远远超过乡镇政府承受能力,单单依靠财政投资的做法已不现实。
二是多元化融资渠道不畅。
一方面,农村和农业项目投资一般具有投入大、生产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回报率低的特点,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不高,另一方面,农业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融资能力极为有限。由于手中缺乏土地产权、技术专利等抵质押品,在申请小额贷款时尚且需要担保等条件,更缺乏直接融资的渠道。
三是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具备准公共产品性质或盈利性较差的农业项目,由于项目的受益指向比较广泛,因而容易造成经营管理责任缺失、重建设轻管理的状况,如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等等;而盈利性较强的农业项目也可能因为项目管理或资金管理不到位而导致项目运营效率的降低 从现有实践情况看,目前PPP产业投资基金依照发起人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由政府财政发起、金融机构发起或实业资本发起,具体到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这三种运作模式各有利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文件强调,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便是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为PPP的未来规划出一片新蓝海。我们该如何更好的拥抱农业PPP?
对于社会资本而言,农业农村PPP项目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领域。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农业农村领域将会出现一个非常大的PPP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对于咨询机构而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于农业农村PPP项目,经验可能不足,管理咨询人才可能缺乏,从而影响到咨询质量。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为农业农村PPP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金融工具,如何保证资金的安全,是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对于地方财政部门而言,首先,要进行事前的项目准备和筛选。其次,农村有一些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等等,应当盘活这些资产增强财力。最后,就是做好资金的预算和中长期规划,对PPP项目进行长期支持。
来源:北京报道、中国财经报、中国农业信息网、农业引擎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