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旅游PPP来袭,你明白该怎么做吗?


来自:高地创景观察     发表于:2017-08-23 18:45:52     浏览:236次

PPP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三个首字母,其含义为公私合营伙伴制度

 适合PPP模式的项目
传统基建项目按照项目收入能否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来分:完全覆盖,是经营性;部分覆盖,是准经营性;零收入,是非经营性。

经营性项目
高速公路
桥梁隧道
城市供水
管道燃气
城市供热
准经营性项目
轨道交通
综合管廊
公共交通
污水处理
固废处理
非经营性项目
市政道路
环境治理
生态保护
绿化管养
市政照明

此外,PPP模式也适用于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领域,以及由省级以上政府确立的其他设施和公用事业。



PPP的核心价值:伙伴、收益和风险


运作方式:公私合营伙伴制(PPP)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以特许经营权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以下运作方式为PPP项目运作的不同形式,也可独立用于其他合作模式中。

 运营商负责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因此必须具有丰富的运营、维护管理经验和管理水平。在项目运营过程中,项目公司每年都应对项目的运营成本进行预算,列出成本计划,对于成本超支或效益提高,有相应的奖罚措施。


运作方式:管理合同(MC)
政府将存量公共资产的运营、维护及用户服务职责授权给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的项目运作方式。政府保留资产所有权,只向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支付管理费。通常作为转让- 运营-移交的过渡方式

运作方式:建设-运营-移交(BOT)
由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承担新建项目设计、融资、建造、运营、维护和用户服务职责,合同期满后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等移交给政府

运作方式:转让-运营-移交(TOT)
政府将存量资产所有权有偿转让给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并由其负责运营、维护和用户服务,合同期满后资产及其所有权等移交给政府

运作方式:改建-运营-移交(ROT)
政府在 TOT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改扩建内容

运作方式: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
项目公司对所建项目设施拥有所有权并负责经营,经过一定期限后,再将该项目移交给政府

运作方式:建设-拥有-运营(BOO)
由 BOT 方式演变而来,二者区别主要是BOO方式下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拥有项目所有权,但必须在合同中注明保证公益性的约束条款

PPP操作流程
第一阶段:项目识别
项目发起
项目筛选
物有所值评估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第二阶段:项目准备
管理架构组建
实施方案编制
实施方案审核

第三阶段:项目采购
资格预审
采购文件编制
响应文件评审
谈判与合同签署

第四阶段:项目执行
项目公司设立
融资管理
绩效检测与支付
中期评估

第五阶段:项目移交
移交准备
性能测试
资产交割
绩效评价

PPP相关政策分析
政策促进、立法保障、市场自由
2000-2013年
探索阶段

   住建部、国务院等相关部门有部分条例、意见等有引导公共事业建设往PPP      方向发展的趋势...

2014年
PPP政策元年

    财政部操作指南指出PPP操作流程;发改委相关意见、合同指南指出将建设       PPP项目库规范PPP项目...

2015年
PPP促进年
     发改委发布PPP合同指南;发改委与国开行发布PPP贷款期限可延长到30年      并享受利率优惠;财政部颁布PPP物有所值论证指引...

2016年
PPP立法元年

      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法(意见稿);发改委特许经营法(意见稿);       国务院采购领导小组成立;发改委、证监会推进PPP资产证券化...

2017年
PPP自由市场

     上交所、深交所推进PPP资产证券化通知;国务院立法工作进程推进;六部       委通知禁止政府以土地抵押注入融资平台以及担保行为...

为什么要研究旅游PPP
景域集团在生态产业链闭环下的市场整合力
需要广覆盖、强关联、高协同的饱和攻击能力
需要多触角的底层渗透力和游客搬运力
需要复合式、跨界式的创新系统
需要有贯穿供应链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价值释放能力


创新整合 跨界融合 模式创新

我们需要创新模式

旅游PPP的“爆发式增长“


2017年4月,PPP项目投资额统计中,旅游PPP项目投资在非传统PPP项目中排第一,55.4亿元;历史数据对比,自2014年建立数据库起至2017年4月,近40个月的统计数据,近期旅游项目增量巨大,2017年4月当月旅游PPP投资占近三年其总体投资额的8.2%。
 

 PPP回报机制

项目回报机制指的是项目收入的来源方式,主要包括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政府付费等,由项目自身经营属性所决定。

使用者付费是指最终由消费用户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一般适用于可市场化运作,收入能覆盖成本和合理回报的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是指使用者付费不足以满足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报,而由政府以财政补贴、股本投入、优惠贷款和其他优惠政策的形式,给予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的经济补助;而政府付费则指政府直接付费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实事】西安打包推出111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