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地处滇中腹地,因水得名。近年来,身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这座西南古城在国家医改当中的知名度快速上升。
2010年6月,玉溪市儿童医院由玉溪市人民医院儿科成建制搬迁到原红塔集团职工医院地址组建而成。这项工程还是玉溪市当年为缓解儿童就医难,所实施的十大民心工程之一。
但是,由儿科发展而来的玉溪市儿童医院很快就无法满足当地40万儿童的就医需求。玉溪市政府在三年多以前,就已经将改扩建儿童医院提上了日程,并在2015年11月份由玉溪市发改委批复立项。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玉溪市儿童医院PPP项目逐期完成了项目建设地勘、水保、环评、人防等前置审批工作,实施方案于2017年3月由玉溪市政府第74次常务会审批同意。2017年8月18日下午,玉溪市卫计委、玉溪医疗健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玉溪医投”)与信鹏医疗正式签署的玉溪市儿童医院PPP项目合作协议。
协议签署后,玉溪市儿童医院公立医院属性未变,但信鹏医疗基于对玉溪儿童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权,成为了玉溪市儿童医院新老院区实际中的运营管理者,30年后再移交政府。
而信鹏医疗是“中信资本集团下设的用于投资中国医疗健康的专项平台,正是张海鹏出任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之后,所组建起来的医疗投资团队(下文统称“中信资本”)。
投资启示
在职工层面,可以减少阻力。纵观很多公立医院改制的失败,与职工的反对不无关系。在张海鹏出任华润医疗CEO的2011-2014年四年间,张海鹏谈了不下40家大型公立医院,但最终谈成的只有5家。因为,公立医院股份改制并非易事,其背后利益牵扯更是复杂。例如在收购广东省高州医院上,一切已谈妥,收购协议签订之际,却因医院领导层遭到内部举报,职工的集体反对而告终。
相对来说,PPP模式更容易减少阻力。因为,PPP模式是国家认可的合作方式,公立医院属性不变、医院职工身份不变,对医院职工来讲都更容易接受。比如在玉溪市儿童医院这个项目上,虽然中信资本控股项目公司,在实际中负责医院的运营管理,但政府依然是医院的主办方,医院依然保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并且不会触及到员工利益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在政府层面,容易获取支持。对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来说,一旦公立医院改制,就失去了对公立医院的人事管辖权,而且原来所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也容易弱化。所以,在很多地方的公立医院改制上,很多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热情并不高。而推行PPP模式,公立医院公益性不变,几乎成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最重要路径,也是国家政策层面所大力推动的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模式,玉溪市对这种模式的热情也很高。从政府的角度来看,PPP模式既保障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同时又通过社会资本的引入,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为当地患者就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也帮助玉溪市把患者留在当地。
早在2015年9月,玉溪市儿童医院项目就入选了国家财政部的PPP合作示范项目库。所以,玉溪市方面对儿童医院这个PPP项目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
此外,与股份制改造不同,PPP项目中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也是有期限的。比如,玉溪市与中信资本合作的期限就是30年。而且,这种结构也更为稳定,即便出现股东因为期限等问题发生变更,整个项目的特许经营权不会受到影响,政府还可以引入新的股东进来。
也正因为此,相对于公立医院改制,政府更容易支持医院PPP项目。对很多医疗投资人来说,在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困难的情况下,不妨考虑医院PPP项目。
在资本层面,溢出效应巨大。社会资本方面可能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PPP项目中实现自身的收益。按照双方签署的协议,中信资本能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管理费收入、资产占用费,以及按持股比例参与可分配收益。
按照双方协议,中信资本在玉溪儿童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当中占有超过60%的股份,拥有控股权。据悉,玉溪方面非常“慷慨”的将玉溪儿童医院新老院区的运营管理权,都了交给中信资本与政府共同成立的项目公司。这样,中信资本团队能够对整个项目实现高度的控制能力。在此基础上,中信资本可以协调外部专家资源对玉溪市儿童医院支持和提升希望将玉溪市儿童医院建设成为滇南儿童医学中心,除了玉溪市外,还能够辐射红河、普洱等滇南各地州。
而且,这种管理还能够带来巨大的溢出效应。比如此前在港股上市的弘毅资本旗下的弘和仁爱,最主要的收入之一就是来自其旗下非营利医院杨思医院的管理费收入。而且正是有了杨思医院深厚的积累,为其后续搭建医疗服务网络建立了基础。同样对于中信资本而言,成功运营玉溪市儿童医院所能获得收益也将远远超过项目本身。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