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基金与城投债、PPP模式的比较私募基金基础知识,你知道多少?


来自:丰途社     发表于:2017-08-31 11:45:46     浏览:439次

城镇化基金与城投债、PPP模式的比较




(一)城镇化基金的特征

  1.名股实债,更像优先股

  在城镇化基金中,社会资本表面上以股权的形式加入,实际上大多由政府约定股权到期回购以实现退出。而且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银行等基金合伙人一般都有隐性的担保条款,并且提供土地、房产、上市公司股权等抵质押物,若基金投资的本息远高于未来的现金流,地方政府也承担相应的回购责任。因此社会资本的收益率可预期,城镇化基金更类似于优先股。

  2.市县级为主体,多为公益性项目

  截至2015年4月底,各地已披露成立的城镇化基金共有16项,其中市县级政府建立的基金13项,占比约为81.3%。基金的用途均是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等公益性项目。一般来说,信用级别较高、财政实力较强的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相对通畅,经营性项目可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相比较而言,市县级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比较弱,此前城投债是其主要融资渠道,但如今43号文限制了城投平台的融资功能,同时公益性项目难以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因此转而以城镇化基金提供隐性担保的形式进行融资。

  3.银行是资金主要提供者

  目前我国城镇化基金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除政府财政出资外,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通过理财资金认购城镇化基金进而提供资金,在有限合伙型和契约性产业基金两种交易结构中,这些理财资金均以优先级进行认购,政府优先保障其收益。银行也是城镇化基金的主要社会资本参与者。

  4.或出具纳入财政预算的承诺函

  在城镇化基金运作过程中,政府会出具纳入财政预算的承诺函,但这样的承诺函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实质上只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社会资本会将其作为一种收益保障,仍未摆脱之前城投债中政府隐性担保的思路。

  5.杠杆效应,募集方便

  在城镇化基金模式下,政府通过注入资本金来撬动银行信贷和社会投资。在山西省灵石、襄垣和武乡三县的城镇化建设基金中,财政基金可发挥两轮杠杆效应,第一轮政府出资10%,能带来90%的社会资金,资金被放大 10倍;第二轮是在基金设立后投资项目时,财政出资作为资本金能够拉动3倍的银行贷款。综合来看,通过杠杆效应,财政资金被放大了30倍。当后续仍需募集资金时,只需在母基金下设立子基金,这将为地方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筹集更多资金。

  (二)城镇化基金与城投债的比较

  融资平台的最大风险在于政府的隐性担保和债务的无序扩张。城镇化基金表面上不增加政府债务,但股权回购条款实际上增加了政府的或有负债,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银行等基金合伙人一般都有隐性的担保条款,并且提供土地、房产、上市公司股权等抵质押物,若基金投资的本息远远高于未来的现金流,地方政府也承担相应的回购责任。因此偿债来源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出,背后仍捆绑了政府信用。

  城镇化基金与城投债的唯一区别是举债主体由融资平台变成了基金主导的市场主体,城镇化基金实际上成了“影子平台”,主要体现为城投平台与地方政府角色的转换。当然,由于一般需要财政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同时银行作为参与主体也会审慎考察所投项目,因此相较于城投债模式而言,城镇化基金会有利于遏制债务的无序膨胀。

  (三)城镇化基金与成熟PPP模式的比较

  1.政府承担的风险

  PPP模式的核心在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但在城镇化基金模式下,社会资本一般为优先级受偿人,地方政府还约定股权到期回购和提供土地、房产、上市公司股权等抵质押物进行隐性担保,承担了主要风险。

  2.社会资本的角色

  在PPP模式下,社会资本深度参与项目公司建设运营。而在城镇化基金模式下,社会资本作为股权投资方参与,更多承担的是财务投资人的角色。

  3.纳入财政预算情况

  PPP项目需经过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由政府承担的支出全部纳入财政长期预算;而城镇化基金中的支出能否纳入预算存在不确定性。在城镇化基金运作过程中,政府会出具纳入财政预算的 “安慰函”,但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仍待评估,有可能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但是社会资本投资时会将其看作一个保障。

  4.存量债务压力缓解程度

  PPP模式可通过TOT、MC等运作方式化解存量债务压力。但城镇化基金多用于项目建设的启动资金,其资金需求更多是用于新项目建设,而非借新还旧,而且基金运作过程中的政府股权回购和隐性担保更是增加了政府的或有负债,对于缓解融资平台存量债务压力的作用有限。华资盟整理编辑



私募基金基础知识,你知道多少?



什么是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又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种新高端集合投资模式,在国内特别是大中城市发展很快。根据《私募监管办法》的规定,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

关于资金募集,通常有五条底线:

一是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公众传播媒体、报告会、短信、微信、散发传单和张贴布告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二是不得向投资人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

三是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基金进行风险评级,向合格投资者说明;

四是对投资者提出要求,要求如实填写风险调查问卷,如实承诺资产或者收入情况,提供虚假信息的,要承担相应责任;五是投资者确保委托资金来源合法,不得汇集他人资金投资私募基金。

发展私募基金,国家是否支持和鼓励?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企业和政府新型创新融资模式,是国家支持和鼓励的高端集合投资行为。今年以来,国务院“新国九条”、“保险业国十条”及有关部委多次出台文件,要求各地支持鼓励发展私募投资基金,支持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私募集合理财产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各类私募投资产品,以此作为激活民间资金、社会资本的重要政策手段。

私募基金运营有哪些主体参加?

私募基金主要构成要素:

一是投资人,即认购基金份额的出资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业法人、社团组织、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银团等机构。

二是管理机构,即基金管理公司,既是投资人之一,又是其他投资人的服务机构、投资管理专业团队;

三是托管银行,具体负责投资资金的暂存保管、执行支付令、承办投资人收益及本兑付,确保投资人资金安全;

四是中介服务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在基金管理公司的统筹安排下,负责投资前项目及项目公司尽职调查、法律审查,为投资人事前把关。

私募基金成分由哪些部分构成?

私募基金综合成本通常由三部份构成。

一是投资人收益(类似于贷款利息),根据所投资项目、项目公司资信状况、盈利能力、风险状况、社会资金平均价格、投资人及被投企业意愿等多重因素,由基金管理公司与投资人和拟投项目公司协商确定。

二是基金管理费,一般为到位资金总额年1.5—3%左右,是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服务费用,主要用于人员工资、中介机构服务费用;

三是银行托管费用,一般为千分之三左右。

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有哪几种?

主要有公司制、契约制、信托制、有限合伙制。国内私募基金一般采用有限合伙制,即投资人(出资人)共同组建有限合伙企业(一般称为投资中心),由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无限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全权承担资金募集、管理、本金及收益兑付等日常工作,其优点是组织灵活,避免投资人和合伙企业所所得税双重税收。

私募出资方式

私募基金投资人资金到位:方式灵活,各意向投资人与基金管理公司签订认购协议,明确认购额度后,可按投资进度的实际需求量,分期出资到位,以减少资金闲置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此,私募基金是出资人、拟投项目公司共赢模式。但投资人一旦签订认购协议必须无条件刚性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延迟注资或少注资。

私募基金如何投资政策?

坚持全体投资人一致同意原则、自愿意投资原则。即在保证项目真实可靠的前提下,投资人自主决定最低或最高投资额度,自主决定作为优先、中间级次,自主判断项目风险。以当期基金为单元,全体投资人(出资人)取得共同的情况下,才能依照《合伙企业法》共同组建有限合伙企业,履行出资义务,分享投资收益。

私募基金拟投项目的遴选原则?

私募基金的投资项目必须贯彻“三真原则”:即真项目、真运行、真法人。也就是说,拟投资项目一般应当通过法定审批或备案,法律手续齐全,保证项目合法;项目法人、项目实际控制人必须真实可靠,不得虚拟甚至伪造、空壳;项目运作必须是真实建设、真实生产、真实运行。否则,就不能获得投资人的信认。私募基金管理人只有准确判断投资项目,对投资人的利益真正负责,按期兑付本金及收益,指导帮助投资人获得高额高额、稳定、可靠的回报,取得投资人的高度信认,逐步形成品牌,才能不断拓展资金募集渠道。

私募基金投资“门槛”如何?

私募基金投资人认购份额有较高的起点,即私募投资人有较高的门槛,不是普通人或公众型投资方式。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按照行业操作掼例,一般个人投资私募基金认购(投资)起点200万元以上,法人认购(投资)起点500万元以上。这样将不会让不具备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的公众投资者卷入其中,进而引发非法集资。

私募基金是不是非法集资?

有无投资风险?私募基金绝对不是非法集资。因为每只基金投资人数有限额规定,一般为2—50个。同时,投资人通过组建有限合伙企业实现有组织的投资,并由基金管理公司委托管理,负责所投项目日常运营监管,因此私募基金所投项目一般经过基金管理公司组织专业人员、专业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对投资人来讲,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私募基金投资人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

私募基金如何控制投资风险?

一是基金管理公司作为专业管理团队,公司及其高管人员必须和普通投资人一样,对投资项目实行跟投,同时作为劣后级投资人,最后分配利益,确保与投资人利益和风险共担;

二是可以根据需要引进审计、评估、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和专业团队进行专业调查和风险评估,帮助投资人了解和分析拟投企业和项目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真实情况。

三是通过使用拟投项目或企业股权、应收账款质押、土地、房产质押、动产质押、法定代表人或项目实际控制人家庭成员无限连带责任主动声明、第三方担保、结算账户和财务监管、产品监管等综合性配套措施控制风险,增强流动性。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一张树状图让PPP法律体系“一览无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