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专家话养老】江立勤——PPP模式在医养融合中的运用


来自: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     发表于:2017-09-05 07:36:14     浏览:379次

       本期的养老专家话养老栏目,小编为大家带来江立勤先生关于“PPP模式在医养融合项目中的运用和探讨”的演讲相关内容。

       毕马威中国企业融资与并购服务主管合伙人。

       江立勤先生参与了一系列国内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和投资基金进行合作的项目,帮助国内企业与外资进行谈判和提供策略方面的建议。

       在首届京津冀医养结合高峰论坛上,江立勤先生从“PPP模式”以及“国家出台的支持PPP模式的法律法规”入手,通过实际案例分享了PPP模式在医养融合中的运用以及获得的有益经验。

PPP模式的概念

       江立勤先生在论坛上介绍了PPP的概念:三个P代表的英文单词分别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统称“公私合营”。这个概念诞生于80年代的英国,目前在欧美国家已经形成非常成熟普遍的模式。中国2014年开始实行这一模式。以国发42号文到财政部113号文的发布为标志,“公私合营”开始逐渐在国内推广。政府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的模式,叫作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模式的立足点

       通过社会资本参与,让以前由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能够获得一个合理的回报。同时能够帮助政府减少公共事务性开支,通过社会资本运营帮助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产品,提升服务质量。PPP模式并不是简单的融资模式,而是通过社会资本的参与,帮助政府提高公共产品服务质量途径。

PPP模式的现状

       截止到2017年2月份,全国各地进入财政部的PPP项目库,包括医疗和养老项目的数量在内,总共有292个,医疗卫生项目513个,目前进入采购和执行阶段只有82个,其中超过10亿投资额以上的项目只有10个。大部分项目目前还处在识别和准备阶段。实际上,大部分项目是单体医院,或养老院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

PPP模式的有益经验

       江立勤先生在论坛上分享了在协助政府落实PPP项目过程中的一些有益经验。

       去年2016年3月份,毕马威团队接受长春市民政局的委托,帮助长春市规划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PPP项目。该项目的方案在2016年9月初步通过,2017年3月份完成社会资本的招标采购。该项目应该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通过PPP模式做采购与实施落地的综合性养老项目,也是财政部第二批PPP重点示范项目。

       关于项目的收入来源的问题,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盈利性。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使用者付费。养老机构包括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收费的。但养老行业本身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团队经过测算后发现,整个项目在运营期的收入无法覆盖社会资本合理的正常投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最终还是要提供一个基于可用性的服务收费,主要针对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以及考虑到社会合理回报的要求,提供一个可行性缺口的补助。根据现在政府财政部要求,可行性缺口补助需要进行绩效考核,包括对设施本身的建设期可用性的考核,也包括对整个运营期里提供的服务质量考核。

PPP模式的运用

       在项目运营的初期会经历较为漫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社会资本没有任何政府方的支持,独立运作养老项目成功率非常低。养老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可以预见PPP模式在将来十到二十年时间里,在医养结合和养老产业里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会成为一种比较主流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资本怎样理解政府政策,运用好政府的政策,PPP模式显得至关重要。对政府来讲如何在支出责任里,通过PPP模式平衡政府需求和支出也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应当更多地理解与解读相关政策,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购买《北京养老产业蓝皮书》

        《北京养老产业蓝皮书》是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不仅在于透析产业发展现状,更在于为产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指引。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旨在推广先进的养老理念,推介最新的养老产品和服务,发布权威的产业资讯,构建养老产业交流互动平台,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购买请戳:

https://weidian.com/?userid=1021406582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干货!7个关键点,让你一次性掌握PPP产业基金!(建议收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