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PPP研究中心成立国投信达项目经验优势凸显
来自:
国投信达 发表于:2017-09-12 08:34:23 浏览:326次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整个公共服务领域全面推进了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为中心的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P是一项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制度创新,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连接器、转换器、加力器和助推器,更是我国财政体制变革的重要抓手和实施工具。它不仅服务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国家战略,也服务于“四个全面”整体战略布局和“一带一路”建设。
2017年9月9日,由财政部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引领新常态,创新PPP发展理论与实践高层对话暨北京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成功召开。北京大学PPP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成为中国PPP领域权威机构的研究与咨询机构;成为中国与国际PPP领域最重要的思想库、信息库和知识库;成为中国PPP领域最富有特色的高端研究与应用人才培养基地。
(经济学家厉以宁为北大PPP研究中心揭牌)
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出席会议并致辞,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来自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国内行业部委、地方政府、科研院校、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等近4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担任大会主持。
自《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切割,中央不为地方债务兜底。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的债务进行切割,不再代政府再融资。如此一来PPP模式成为各地政府在防范债务风险同发展地区经济双重任务下的重要抓手。随着87号文的出台,PPP转向更加规范的发展阶段。规范的关键是如何运用PPP良好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在不断提高政府投资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以创新发展模式来化解存量债务,要求政府要拿出更多优质资产,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各类投资,回收资金继续用于新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实现良性循环。因此有关PPP模式的最新政策动向才是值得市场和社会各方认真解读与贯彻之要点所在。”国投信达政信金融服务集团董事长表示,北京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研究中心的成立为规范发展PPP模式、指导和帮助地方政府合理合规运用PPP创新发展模式化解存量债务提供了权威服务机构。国投信达积极奔走各方,为助力北大PPP研究院的顺利成立添砖加瓦。校企双方互联互通,在PPP项目实践领域,国投信达依托丰富的项目实操经验,为北大PPP研究中心提供数据、经验、样本等支持;在理论研究、政策解读、项目规范方面北大PPP研究中心可给予国投信达帮助和指导。
作国内首家最具权威的政信金融领军者,国投信达为地方政府提供项目全方位、金融全方位和服务全方位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中国政信金融及PPP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国产业升级、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融资机制创新贡献力量。作为PPP模式的践行者和先行者,国投信达拥有丰富的PPP项目实操经验,从2015年至今投资的项目累计达700亿元,涉及新城镇建设、城市新区开发、地下管廊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多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