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包头市九原区万亩生态林智能滴灌科技养护现场观摩会在九原区梅力更景区召开。该项目的落成意味着我市生态建设工作历时十余年“植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正式完成了由“植绿”到“保绿”的转变;同时也代表了我市的生态建设工作由“经验型”向“科技型”的战略转型。
据了解,九原区万亩生态林智能滴灌科技养护项目,为以色列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包头市的首次大规模应用。在此之前,已由天龙生态在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进行了为期数年的小范围实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在严谨的前期调研、长期实地观察之后,由包头市委市政府指导、九原区委区政府牵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天龙生态进行落地实施,共同引入了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所研发的智能滴灌养护系统,拟以此项目为起点,逐步完成包头市节水型、科技型生态建设与“保绿”、“护绿”的全面改造。
会议中,天龙生态董事长崔贵明具体介绍了包头市九原区率先引入该技术的始末,并着重说明了养护对于气候恶劣、立地条件极差的内蒙古西部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强调了科技对于当地保绿工作的重要意义。崔贵明表示:“采用中以合作科技养护,天龙生态要帮助九原区实现节约70%的水源,收获98%的保存率,年增加50厘米的生长量,用科技型和节约型落实投入少、保绿强、增绿高的新目标。”
据悉,九原区此前在“保绿”的速度、科技、模式及效益等层面均下足了功夫。行业专家称,引入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天龙生态公司,融合三方保绿理念、人才、品牌、资本等优势,是用先进科技的力量保住了九原区绿化成果。
林业专家表示,该项目的落成是包头市林业与以色列科技的首次合作,将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层面发挥巨大的作用。生态效益层面,国际先进智能养护科技的引入,不仅是节约型绿化的重要助力,更是科学保绿、增绿的重要助力;经济效益层面,以色列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广泛应用,势必牵动中以双方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商业往来,而PPP模式的应用则将使得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社会效益层面,该项科技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可以完全解决农林用水矛盾,另一方面,由保绿而来的绿色延续将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起到极大的作用,而成片的绿色也将成为民生绿水蓝天的生态保障。
九原区万亩生态林智能灌溉科技养护项目的落成,是我市生态建设工作的新起点,以此为节点,包头市生态建设工作正式揭开科技型、节约型的新篇章,绿色包头的实现近在眼前。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盈悦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