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追这个剧,讲的是晚清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里面有两个PPP项目,一个陕西织造局,一个福建轮船局。轮船局的民营资本被抓住把柄治了罪,撵出了局。织造局孙俪演的周莹完美无瑕没把柄可抓,只好用构陷的方法把她抓进了牢房,交出了织造局的全部股份还不知道能不能保命。电视剧演到这里还没下文。
几大电视台热播这个剧是想揭开PPP项目残忍的一面吗?
国家和周莹代表的吴家民企签了约,但生意太好了之后国家红了眼,一心想收回民资手上的股份,所以不择手段,任何抵抗行为都是螳螂挡车。怎么可能抵挡得了国家机器。代表国家一方说,没有国家支持这个PPP这么多年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好;代表民资的这一方说,开始的时候没人陪你们玩,只有我冒这么大的风险向你们投资,初创阶段多少艰辛苦难。双方都有道理!所以PPP项目操作致命的地方就在这里。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往往利益和诉求不一致。一旦产生纠纷,只有社会资本落荒而逃。所以现在到中国来投资的外企,不是迫不得已,不会选择合资方式。
这还是在一个清廉政府的假设下,如果有巧取豪夺的权贵贪官,就像这个电视里面的贝勒爷一伙,打劫你没商量。我们现在有贝勒爷吗?
你以为晚清政府腐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我们现在的PPP项目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呢!
国内本土的民营资本在PPP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案例是福建泉州刺桐大桥的项目。1994年5月-10月间,由名流实业公司和政府授权的泉州市路桥开发总公司(市政府投资形成的公司)形成一个项目开发公司——泉州刺桐大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就是我所说到的股份制的SPV,最后是民间资本占大头,60%和40%的出资比例,公司的注册资本是8500万元。经营期限是30年。1997年通车。2000年的时候,政府安排项目公司投资4360万元建大桥的连接线,是324国道复线的公路,有6.3公里。究其原因,就是政府认为项目公司在刺桐大桥上赚了钱。到了2006年,那一届政府班子再次要求项目公司投资7800多万元,建设这个大桥连接沿海大道的互通工程项目。这两个外加的投资合在一起高达1.2亿,从企业角度说,负担非常沉重,但博弈的结果,还是不得不按照政府的强势要求,最后承担了相关的投入。200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经营性收费公路收费期限不得超过25年。而政府发文确定的特许经营权原本是为期30年。特许经营权的期限一下子少了五年,政府没说法。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收费公路的权益包括收费权、广告经营权、服务设施经营权,刺桐大桥只是收费权得到了保障。2011年开始,泉州境内跨越晋江的8座大桥中,目前只有刺桐大桥收费,其余的都免费。
所以,由于PPP项目天生的存在这个致命缺陷,PPP项目不能当主菜,只能做佐料。指望PPP能成为现在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救命稻草,可能反而加速了我们金融体系走向崩溃。民营资本会聪明的赚快钱,把政府丢在民心的高岗上。而国有企业无所谓,反正亏了有人民银行帮它印钞票抢老百姓的钱。所以民营资本,够善良的你跟上!
其实正确的道路是政府从更多的领域退出,让民营资本在更广泛的领域里面自由地竞争自由地发展!国外坦克大炮可以是民营企业制造,美钞可以是民办机构印,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一定要留这些自留地作为利益集团的提款机吗!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