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特色小镇:众人拾柴的盛会与迷思


来自:锦达文旅     发表于:2018-02-06 13:52:27     浏览:293次

特色小镇的势头如火如荼,但是仍有人仍不足在想,“特色小镇”的创新之处何在——那些被冠以特色小镇的,不是本来就是些很有名的小镇吗?这不就是对既有事实的确认吗?加了这个帽子以后到底会有什么不同?

看了以下这篇文章,或许您会对特色小镇有另外一个层面的认识。

  特色小镇的两极化概念  

特色小镇,是这两三年来城镇化领域非常重要,却又非常复杂的一个概念。

重要性体现在——

2015年12月底,国家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大有重要意义。浙江着眼供给侧培育小镇经济的思路,对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也有启发。”

复杂性则体现在,在不同省份的、不同批次的“特色小镇”中,有时候你很难发现它们存在什么共性或规律。

▲首批中国127个特色小镇分布 

来源:特色小镇大盘点,新华网

总的来看,特色小镇存在两种画风:

第一种画风是“强者更强”,这些小镇原本就是富贵繁盛之地,经济实力与历史文化资源都非常强,在此基础上发展一个特色的主导产业,一般在命名上还嵌入该产业名称。该类型主要位于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浙江、江苏。

宁波市:江北动力小镇、梅山海洋金融小镇、奉化滨海养生小镇温州市:瓯海时尚制造小镇、苍南台商小镇

(浙江特色小镇名单,2015)

南京:江宁未来网络小镇、高淳国瓷小镇

常州:石墨烯小镇、殷村职教小镇、智能传感小镇

(江苏特色小镇名单,2017)

▲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图片来源:新蓝网

第二种画风是“特色扶贫”,这些小镇就是那些偏远地区著名景点所在地,除了旅游业外可能乏善可陈,甚至是贫困地区,在此基础上希望把镇的综合能力加强,或者培养与自然风光相配的人文景观。该类型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区。

云南省(3个)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镇、德宏州瑞丽市畹町镇

青海省(2个)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

(中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2015)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 

图片来源:蜂鸟网王正

总之,两种画风各自极端,要么“一听就是个富地方”,要么“一听就是个穷地方”。更多省份划定的特色小镇里两者并存,南辕北辙的基础情况,却共享了同一顶政策“帽子”,也着实是种非常奇特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很大却共享帽子的现象呢?划定特色小镇的目的何在,到底是“强者更强”,还是“特色扶贫”呢?

要分析上述问题,就要从“特色小镇”的推广路线说起。

  众人拾柴火焰高  

“特色小镇”之概念与实践的蓬勃发展,是一次“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盛举。

从地方实践,上升到顶层推广,再获得了市场的踊跃参与。然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另一面,就是各方添的“柴”的规格型号未必一致——谁都希望往里加点料,于是从一个概念,形成了复杂的一箩筐。

国家视角,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补充。

在城镇化路线的大方向选择上,长期存在着大城市vs小城镇二元路线的对立与摇摆(参见:高铁+城市网络:中国在走一条全新的城镇化道路)

发展小城镇的学术观点以社会学家为主。这一派扎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对三农问题有深刻的理解,认为遍地开花的小城镇更符合中国国情。相对的,对大城市抱着一种警惕的姿态,担忧大城市化带来的各类城市病、资源承载力限制、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特色小镇,与小城镇路线是非常相符的,是这个路线下的重要举措。

部门视角,特色小镇是部门政策的落实手段。

2016年,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将浙江的地区实践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可以发现,“特色小镇”至少进入了三个部委的视野,那么它们三家的视角是完全相同的吗?或许不然。

发改委更为注产业集群的打造:“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为导向,注重将特色小镇打造为高端功能节点和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清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调研组)

财政部更为注如何打破过去城镇化中简单的土地财政形式,探索新型和多样化的资金支持。特色小镇建设是PPP的一片重要试验田,成为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合作平台。

▲浙江特色小镇2016年前三季度投资 

图片来源:浙江特色小镇官网

  实质与创新  

最后,来讨论特色小镇的一些真正关键的成功与创新因素:

第一,融入城市群

中国下一步的城镇化路线,既不是片面发展超大城市,也不是片面发展小城镇,而是发展城市群。(参见:《高铁+城市网络:中国在走一条全新的城镇化道路》)

从费孝通先生调研的江苏开弦弓村,到浙江的特色小镇,这些小城镇的发展并不仅因为它们小,而更是因为它们的地理条件优越、民风开放。最根本的,则是它们融入了长三角城市群,从交通、人口交流、产业分工、分享市场、资本流动方面,全方位的融入。

所以,并非是所有小镇都有大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是否融入了更大范围的区域分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条件。

从这个视角看,前述的两类特色小镇中,“强者更强”无疑比“特色扶贫”类小镇更有道理被称为特色小镇。

对于前者而言,强调某方面的特色,是在发挥这个小镇的“比较优势”,是市场经济下背靠大市场的合理选择,正如生物组织规模长大后的自然分工。

而对于后者而言,戴不戴这个帽子,都没有改变它地处偏远孤立发展的事实,不过是从“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小镇”等名称,换了一个新帽子。

▲浙江特色小镇地图 

来源:站酷网 蘑菇喵子

第二,产业企业的入局

这是特色小镇建设区别于过往城市化进程的一点,或许是最鲜明的特点。

此前,中国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是产业园区,挂着国家级、省级到市县的级别,动辄数十平方公里的园区,从来都是先有园区,再引来企业,又叫“筑巢引凤”。

而现在,过程反了过来——让凤凰设计自己的巢。产业企业有机会在最初阶段就参与到城镇建设中来,新松机器人、海康威视、华为……一家家产业巨头可以在小镇中应用最先进的技术探索,让小镇成为了企业最好的展览馆。

过去,我们总是批判实体企业“不务正业”地搞房地产,那些圈地骗钱的企业毫无疑问是令人鄙视的。然而,当产业发展成熟到一定程度,产业企业开拓产业空间的过程本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城镇特色。

在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更有数不清的小镇培养出了、又依附于一或几家著名企业,例如丰田、宝马,这些小镇也自然成为了特色鲜明的小镇。

▲丰田市的生态城镇探索 

图片来源:Toyota Ecoful Town

第三,创新的城镇建设模式

中国城市化饱受批评的一个问题是“千城一面”。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实验,却没有太多可以给世界同行炫耀的新型城市模式,很让人遗憾。

究其原因,一是在大干快上的时期,来不及慢下来设计;二是以整个城市的未来发展做实验,估计谁心里都发虚,一步小心就弄出来个鬼城。结果,只好按照规范、模仿案例做完了事。或许连规范本身也多年未能及时更新。

现在,特色小镇首先是很小的,我们有机会探索一些真正的创新,真做砸了,换个地方再来便是。

城市领域的众多先驱创新本来就是从小镇开始的,横跨社会创新与技术创新,探索持续至今:

全部共享产权,有何不可?(空想社会主义,“新协和村”,1824)

全镇就是一个巨大的高楼,有何不可?(巨构主义,马赛公寓,1952)

零碳排放,有何不可?(Vauban社区,2006)

共享交通、全自动驾驶,有何不可?

……

我们再来看看各大房企央企对于特色小镇的布局

▲良渚文化村开发实景图

  碧桂园:科技小镇成其新增长点  

2016年是碧桂园高质量增长的一年。从2015年合同销售1402亿,一年内翻番并跨过两个千亿台阶,突破3000亿。

除了战略布局以及合伙人制外,科技小镇对于碧桂园的重振雄风,绝对功不可没。按照规划,未来5年,碧桂园将投入千亿,按照不低于森林城市的建设标准开发多个科技小镇。科技小镇将成为碧桂园未来的新增长点。

据悉,自2016年8月,碧桂园宣布“产城融合”战略,推出科技创新智慧生态小镇计划,正式进军产业地产以来,目前,碧桂园已完成5个科技小镇布局,其中3个将于今年动工建设。2017年,碧桂园新增15个科技小镇项目,从而完成20个科技小镇的布局。

  华侨城: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本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而华侨城绝对是受益者。1985年从深圳湾畔的一片滩涂起步,华侨城如今已连续多年雄踞全球主题公园集团“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旗下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东部华侨城等景区是陪伴几代人成长的“国民旅游区”,“欢乐谷”更是国内主题公园行业唯一中国驰名商标。难能可贵的是,华侨城将产业、人口、资本等核心要素串联起来,与其他运营商形成了差异化。这是华侨城独特而有魅力的“造城”模式,它和新型城镇化一样,对区域的发展推动明显。

“文化+旅游+城镇化”是华侨城“城镇化”的战略核心,“旅游+互联网+金融”则是城镇化项目的战略支撑。在新模式助推下,2016年,华侨城城镇化项目在广东、四川、云南、海南、山西、河北等地快速落地。

华侨城甘坑新镇,位于深圳布吉清平高速与机荷高速交会处,拟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这是华侨城拟投资500亿元打造的首个“文化+旅游+城镇化”小镇,这也是深圳的首单特色城镇,被称为中国文创第一镇。

无疑,新模式让华侨城的“造城”能力推向新高。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华侨城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践行示范者率先通过PPP模式推出“100个美丽乡村”计划,构建100座具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特色小镇。如中国唯一的博物馆小镇——四川安仁古镇、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四川天回古镇、古色古香的“中国好莱坞”——四川黄龙溪古镇、中国文创第一镇——深圳甘坑小镇、民族英雄文天祥后人聚居地——深圳凤凰古镇、明清南中国海防军事要塞——深圳大鹏所城、深圳生态后花园——光明小镇等等。

  华夏 幸福:特色小镇的实践先锋者  

2017年2月中旬,河北省公布了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和培育类特色小镇名单,廊坊有6个培育类小镇入选,而其中三个均为华夏 幸福的作品。包括永清县幸福创新小镇、霸州市足球运动小镇、香河县机器人小镇。

由此可见,华夏 幸福在特色小镇的开发和运营上早就走在了市场前列。

相比于传统房企,拥有更好的产业资源、对产业地产理解更为深刻的华夏 幸福似乎更容易打造成功的特色小镇。据悉,对于特色小镇的开发和运营,华夏 幸福早已在旗下产业新城内进行试点,目前已经建立并初具规模的小镇包括大厂影视小镇、香河机器人小镇、嘉善人才创业小镇。此外,足球小镇、健康小镇和葡萄小镇根据公司公告也将陆续推出。

而走到今天,华夏 幸福正以“PPP市场化运作”为机制,依托产业集群优势,通过提供产业发展规划、全球资源整合、招商管理服务、景区化智慧化运营等全产业链服务,与政府合作共创新型特色小镇。

  恒 大:足球小镇是水到渠成  

说到恒大对中国足球的贡献,在历史上也必将是浓重一笔。如今恒 大在特色小镇的热浪下,搞足球小镇似乎一点都不出人意料。2017年伊始,清远根据规划将在现有恒 大足球学校和恒 大金碧天下两大建设板块基础上,建设“恒 大欧洲足球小镇”,拟将小镇定位为立足珠三角地区、面向全球的国际足球文化名镇,并融汇山水田园特色、人文风情,打造出多元活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按凤凰产业整理数据来看,单足球小镇,就已经有不少玩家入局。除了恒 大欧洲足球小镇,苏宁也宣布筹建南京国际足球小镇,龙湖地产也准备参与到槐房国际足球小镇开发项目中去。如今,莱茵体育也发布公告,要投资20亿元,在桐庐县建设国际足球小镇。

不少小镇在规划的时候都融入了大产业集群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特色产业是否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以及是否成熟到足以对抗行业风险。鉴于恒 大在足球和地产方面的经验,足球小镇的未来仍然可期。

  绿城:农业小镇不卖房子卖生活  

绿城跟其他房地产开发企业一样,虽然在产品力打造上独树一帜,但也有着市场痛点,造中式别墅、排屋一向是绿城最拿手的,从桃花源到四季酒店、云栖玫瑰园……太多经典项目出自绿城之手,只是一座中式院子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让普通人望尘莫及。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绿城前几年就开始了百方小别墅的尝试,2015年绿城想转型为城市生活服务商,想做老吾老、幼吾幼、老少各得其乐的全龄化生活社区,桃李春风则是一个样本,除了房子,这里更吸引人的会是那种全家庭的生活方式。

“我在去养老院以前大概还能工作5-10年时间,我希望5-10年的主体部分能够用于探索城镇化,有可能带动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造。”绿城中国董事会联席主席宋卫平也公开表示,将在5-10年里最起码做出5-10个理想小镇样板。

与碧桂园不同,宋卫平选择的是特色“农业小镇”。按他的设想,小镇距离上海、杭州等城市三五十公里,一个小镇需要三平方公里土地,其中两平方公里是农业,一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形成3万人的小镇。

农业小镇最大的特点是对基础农业的规划,靠着小镇中房地产开发建设部分获得的收益,带动周边的农业改造,建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农业基地,并将周边的农民转化为现代农业工人。未来5-10年,绿城将打造5-10个这样的理想“农业小镇”。

宋卫平认为,从房产行业转型做小镇,具有先天优势。“中国终将由城市建设转向为城镇建设、乡村建设多元一体化时代,最后做成一些唯美的、功能齐全的、非常现实悠扬、具有梦幻色彩的天堂小镇,这是下一个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一定是这样的,不可能有第二个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02月06日】全国环卫招标信息
下一篇: